查看原文
其他

品味民俗丨吴婉嫦:潮汕工夫茶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记得听这首好听的闽语歌哦~)

 

(图片源自网络)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潮汕工夫茶” (也叫"潮州工夫茶",但名称中的"潮州"不是指现时行政区域中的潮州市,而是指潮汕民系发祥地,包含揭阳、潮州、汕头以及丰顺县中的一部分组成的潮汕地区),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潮汕人,小编也是从小听到大哦!但是小编小时候,总以为“工夫茶”是一种茶的名字,是潮汕的特产,所以才会叫“潮汕工夫茶”。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何为工夫茶?

所谓的工夫茶,并不是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与茶具的结合。“工夫”二字,在潮汕话里的意思是“做事考究、细致用心”。而之所以会叫“工夫茶”,是因为它的冲泡方法极为讲究。“潮汕工夫茶”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并且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足以见得它的存在是何等重要。

 


冲泡方法

既然说到工夫茶的冲泡方法极为讲究,那到底是有多讲究呢?止观居士翁辉东在《潮州茶经》写道:“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法。”潮汕工夫茶的烹法,最常见的便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把烹制功夫茶的具体程序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说到“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就有趣了。小编曾见爷爷演示过这样的冲茶方法,那可真叫一个惟妙惟肖!提着冲罐(潮汕话称“茶壶”为“冲罐”),往茶盘上用热水烫过的热气腾腾的小茶杯里来回洒茶,而这只冲罐就好比关公,茶盘和茶杯就好比城池,巡逻指的就是来回的提壶洒茶,“关公巡城”就由此得来。既形象,又生动,还道出了这一动作的连贯性。这一目的是为了使各个小茶杯中的茶浓度均匀一致,使每杯茶的色泽、滋味、香气尽量接近,不会出现同一盘茶里有的浓有的淡,这样既美观,也表达了平等待客、一视同仁的意思。又因为留在茶壶中的最后几滴茶,往往是最浓的,是茶汤的最精华醇厚部分,所以要分配均匀,最后还要将茶壶中留下的几滴茶汤,分别一滴一杯,滴入到每个茶杯中,所以这就叫“韩信点兵”。

 

(图片源自网络)

自古以来,潮汕人都是非常热情好客的,而以茶待客也是当之无愧的潮汕人的最佳礼仪。品一壶茶,聊人生百态,聊家长里短,那是潮汕人一天最悠闲的时光。如今随意走进一户潮汕人家,你都会发现在他们的客厅里,一定会有一套茶具。即使是在外,只要是潮汕人,就会有茶的影子。就连小编来广州上学,都会捎上一大罐茶叶,没事便在宿舍泡茶,虽然没有上文提到的那么讲究,但是这一杯茶下肚,清香入喉,一天的疲劳仿佛在这一瞬间都消失了,顿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最后,小编想和大家分享潮汕地区知名的潮剧大师张云华先生(广东省普宁市燎原镇泥沟村人)的一首《潮州工夫茶歌》

闽粤地相接,姻娅不断绝。

五娘适陈三,荔枝为作伐。

山水相连系,名茶并英发。

饶平岭头白,溪茗铁观音。

嫩芽化齑粉,条索窈窕褐。

一斤四十泡,三杯无余缺。

潮人无贵贱,嗜茶辄成癖。

和爱精洁思,茶道无与敌。

水火器烹饮,茶艺至精辟。

薄锅沸清泉,泥炉炽榄核。

罐推孟臣小,杯取若深洁。

西湖处女泉,桑浦龙泉液。

四指动飞轮,涤器净且热。

柔条围细末,首冲去浮沫。

关羽巡城流,韩信点兵滴

罐干茶云熟,饮尽不见屑。

一冲号为皮,流香四座溢。

二三冲为肉,芬芳留齿颊。

四冲已云极,清风生两腋。

脑海骋奇思,胃肠清宿食。

匪独疗干渴,夏兴冬不息。

不可一日无,百郁俱辟易。

潮人多远游,四海留踪迹。

偶逢故乡人,同作他乡客。

共品三两杯,互通乡消息。

乡思起莼鲈,乡情如胶漆。

因知工夫茶,最具凝聚力。

昔人开其端,历代有增益。

乃成茶文化,世世沐膏泽。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方言与民俗(音频)丨揭阳过年的“拜祖”

方言与美食(音频)| 潮汕美食“翻砂芋”(谢若秋)

方言与美食(音频)| 奶奶的菜头粿


图文编辑:吴婉嫦

图文审读:林羽仪

责任总编:老   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保护母语方言,你我共同努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