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资源 | 容慧华:阳春市的语言资源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阳春市的语言资源



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撤销莫阳县,改设阳春郡并置阳春县,这是以“阳春”名建县之始,意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1994年5月5日,撤阳春县设县级阳春市,由阳江市代管。




01

阳春地处云雾山脉、天露山脉中段与河尾山的八甲大山之间,漠阳江中上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1°50′36″~22°41′01″,东经111°16′27″~112°09′22″。东与恩平市相接,南与阳东区、江城区、阳西县、电白县相连,西与高州市、信宜市接壤,北与罗定市、云安区、新兴县为邻,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91公里。全市总面积4054.7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面积第二大的县(市)。辖15个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 ,市政府驻地在春城街道。

2017年末,阳春市户籍总数300678户,总人口1209183人(据阳春市公安局统计数据)。全市常住人口887397人(阳春市统计局数据)。2000年“五普”时,阳春市汉族人口为83.2万人,占总人口98.99%;33个少数民族人口为8531人,占总人口的1.01%。2017年,阳春市有少数民族成分35个,少数民族人口2.1万人,约占阳春总人口的2%。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世居本地的瑶族,约1.2万人,大部分居住在瑶族村委会中,全市冠名“瑶族村委会”的村有10个:永宁镇的横垌、铁垌、坡楼、马山,河镇的云帘、大竹,春湾镇的三乡、山中间,松柏镇的云容,圭岗镇的小水。

其他34个少数民族约有0.9万人,人口较多的依次是:壮族、苗族、侗族、黎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







02


阳春境内方言主要的有阳春白话、阳春话和阳春瑶语三种。这三种方言同属汉藏语系。


阳春白话

属粤方言音系高雷小系中的一种次方言。它以春城白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7.7%。境内不同地域的阳春白话又稍有差异,大致可分为春中白话、春北白话、春西白话和春南白话四种。

春中白话以春城白话为代表,分布地域有春城街道、合水镇、陂面镇、圭岗镇、马水镇,以及阳春话区域的永宁、潭水、三甲三个镇内的部分村庄,基本属唐春州阳春县(包括并入阳春县的流南县)所辖区域。寻根溯源,这一方言的形成,则是历代派至阳春的驻军官兵所操的各种广州音系方言(主要是高州和西江一带的方言),与先后从高要县境迁来的大批移民所操的高要方言互相影响融合的结果。至今,春中白话的发音(尤其是声调)跟高要话的发音依然十分接近。漠阳江流域水上居民也操春中白话。他们有的是福建移民的后代,其祖先是先在阳春、阳江陆上定居,其后人才分居水上;有的则是西江流域水上居民移民的后代。

 春北白话以春湾白话为代表,分布区域为春北的春湾镇、松柏镇、河镇、石望镇。此区域为唐春州铜陵县境,南朝时属新宁郡。春北地区与新兴县接壤,两地人民来往密切,故其方言与新兴话互相影响,发音相像。

 春西白话主要分布区域为春西的八甲镇、双滘镇、三甲镇的部分村庄。这三个镇大多数村庄通行话,区域内的白话与话相互间有一定影响。但春西地区与高州县相邻,春西白话与高州话属同一方言音系,部分操春西白话居民的祖先又是高州县的移民,因此,春西白话与高州话互相影响也很大,发音也较像高州话。

 春南白话以岗美白话为代表,分布区域为春南的岗美镇、河口镇。两镇均与原阳江县境连接,人民交往密切,方言互相影响更大,故春南白话的声调与阳江话的声调基本相同(如上声不分阴阳),但声韵结合则与春中白话相同。

至于这4片白话的使用人口,甘于恩(2014)说:“粤方言是境内最大的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67.7%,可分为以下4片:(1)春中白话,通行于春城、合水、陂面、圭岗等镇,以及永宁、潭水、三甲镇的部分村庄,使用人口约30余万;(2)春北白话,通行于春湾、松柏、河塱镇以及石望乡、卫国乡,使用人口约17万;(3)春西白话,通行于西部的八甲、双滘镇以及山坪乡,受境内客家话影响较大,使用人口约5万;(4)春南白话,通行于南部的岗美、河口两镇,使用人口近7万。”


阳春

汉语言客家方言的一种次方言。明末清初乃至晚清年间,大批客家人先后从福建、东江和信宜等地迁入阳春聚居,他们所操的客家方言,因说“我”字的音调为“”,故称为话。因客家人迁徙的起点地域和迁入阳春的年代不同,阳春话中的福建、东江移民话和信宜移民话稍别。但两者只有个别语音和词汇上的差别,福建、东江移民的话接近河源紫金方言,信宜移民的话相当于信宜客家方言。操阳春话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2%。

 福建、东江移民话主要分布在潭水河以南的春西、春南地域。潭水、三甲、八甲、双滘、河口等五镇的大部分村庄的居民操这种话。这些区域,唐代为春州罗水县境(包括西城县并入),明清两代,大批福建、东江客家移民到这里定居。后来迁入而讲其他方言的移民人数较少,与原居民共处日久也改说客家话。在圩镇办公事和交际则通用阳春白话。

信宜移民话主要分布在阳春西山边沿和春中、春北漠阳江两岸平原地带。明末清初经多次剿瑶战事,晚清又经客家军、天地会、三合会反清战事,阳春境的永宁山区、西山边沿及漠阳江两岸的一些村落化为废墟,人口锐减。后来,原属外来信宜的客家人又大批迁移到该地域建立村庄定居。客家村庄与原有操白话人的村庄参差错落,交往中,客家人能讲白话,操白话的人能听懂客家话,但不讲客家话。


阳春瑶语

永宁镇横垌村落群,是阳春至今仅存的一个保留瑶语的瑶胞聚居点。杂居各村的瑶胞均为赵姓家族。今横垌瑶胞对内通用“过山瑶”语,对外则讲话、白话;铁垌少数麦姓老瑶民则能讲“排瑶”语。境内绝大多数瑶民已不讲瑶语,而改操白话、话。

参考文献

1、甘于恩,汉语南方方言探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2、百度词条:阳春市。

(本文即将刊于《语言资源通讯》2019年第1期)


作者:容慧华

单位: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往期精彩:

招募令 | 寒假返家乡 寻根访母语

语言资源 | 吴语学堂:奉贤方言的内部差异【转发】

行走田野杂记 | 陈晓锦:《东南亚华人社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后记



编辑 | 赵雪羽

审读 | 甘于恩

责编 | 甘于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