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 | 饶芃子:《尼罗河的馈赠》序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埃及
AI JI SHOU JI
手记
《尼罗河的馈赠》序
读完陈晓锦的散文集《尼罗河的馈赠——一位中国女学者的埃及手记》,我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喜!这个集子里汇聚了晓锦两年来旅居埃及的许多见闻,还有不少关于异族文化生态的细腻描写。近20年来,我曾多次出国,却没有到过埃及,阅读她的这个集子,在书中神游,有如经历一次尼罗河畔的“人文之旅”。
(作者在埃及进行文化考察)
2004年9月22日,陈晓锦作为中国教育部公派的汉语教师,飞赴埃及开罗,在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担任客座教授,为期两年。在那个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她不仅认真执教,还利用业余时间驻足埃及的名胜古迹,参加民间活动,了解异国风情,与周围的人们对话、交流,并在此基础上,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见闻和感觉。这一“额外”的收获,既来自埃及文明的神秘召唤,也源于她自幼的文学梦想。当陈晓锦离任归国之际,她不但出色完成了教育部公派的使命,还捎回这么厚厚一摞见证自己两年旅埃生活的实录。
不久前,晓锦告诉我她将把这些文章结集出版,并约我为其作序。我和晓锦认识已三十多年了,她是上世纪70年代我在华南师范大学执教时的学生,后来又成为我在暨南大学中文系的同事,兼之彼此出身、教养有不少相似之处:我们祖籍都是广东潮州,父辈都是20世纪30年代走出潮州、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作为老文化人的后代,我们都从小就接受文学氛围的熏陶,内心深处有一种文学创作的情结。也许正是这种内在的、长期的“关联”,使晓锦乐意让我充当她第一部散文集的“接生婆”。
在我所熟悉的海外华文文学版图中,埃及还是一块少有人开垦的生荒地。晓锦这本散文集的出版,正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扇眺望埃及全貌的个性化窗台。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沙漠占全国96%以上的面积。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首,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具有七千年的文明史,是人们公认的一生中必须去的地方之一。也许是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等的巨大差异,华人的移民潮尚未波及该地,至今在埃及居住的中国人只有两万多。晓锦在埃及担任客座教授,比其他游客有更多的时间“品味”埃及,但要进入与本民族截然不同的异域生活并非易事,要解读、讲述异国的经历,则难度更大。语言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些日子,晓锦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努力向这个陌生国度的历史和现实敞开触觉,书中所记包括埃及的古迹奇观、环境气候,宗教传统、国情民俗,衣食住行、高等教育等等,可谓“埃及面面观”。
晓锦对埃及生活的观察和记录,有自己独特的视点。作为一位高校的语言学者,她有田野调查的丰富经验,因此在考察埃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时,总会追本溯源,既借助相应的文献资料,又随时向身边的同事、学生和华侨求教,所以文章中不仅有个人对埃及的种种感觉,也有该国历史文化知识的展示,这就使她的埃及之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她的这些散文,文笔轻盈、精准,灵活有趣,一篇短文就开启一个窗口,而且深入浅出,彼此呼应。
在书中,晓锦不止引领我们参观埃及的标志性景区,如金字塔、尼罗河、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等,还到那些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地方,像萨拉丁城堡、塞得、迈阿迪、卢克索等,在我们面前展现扑朔迷离的埃及神韵。更重要的是,她特别注意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态,让大家欣赏到许多风景区外的“风景”,如“斋月”生活,“开斋节”、“宰牲节”等庆祝活动。对埃及有关中国的一切,如尼罗河畔的中国节日,中国驻埃使馆与中国侨民和留学生的生活,埃中友协的教学活动,埃及大学中的“学汉语”热潮等等,也都有生动、亲切的写照,从中可以看出中埃两国共建人类美好家园的真诚愿望。
晓锦在感受和讲述这些异族的文化生活时,常常以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家的文化作为参照。她从自己熟悉的背景和视角出发,通过各种各样比照,让我们更清晰、深切地认识埃及,还对自己所处的、见惯不怪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产生新的体验、思考。
人们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晓锦则说,尼罗河给了她灵感和激情,这部埃及手记圆了她多年的“文学梦”,也是尼罗河对她的一种馈赠。常言“一沙一世界”,晓锦的这些散文如同一粒粒来自埃及的金沙,每粒都让我们看到一个异趣盎然的人文世界,将它们结集出版,必然能显示出它那种“聚沙成塔”的文化力量。记得台湾女作家三毛曾以北非生活为素材,创作了“撒哈拉沙漠”系列故事,其作品因富有异国情趣和传奇色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大陆。在这里,我预祝晓锦《尼罗河的馈赠》一书的出版,也会引发一番关注非洲、走进埃及的新热潮。是为序。
2007年5月17日于暨南园
END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导读
学人 | 周娟: 《汉语动量结构补位与状位句位选择机制及跨语言比较》后记
图片来源丨网 络
本期编辑丨戴玉敏
审读人员丨陈燕辉
责任编辑丨老 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