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人 | 丁邦新:《汉语方言论文集》序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汉语方言论文集》序


    研究汉语方言的人利用一套语言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应该能就地取材,遇到什么方言就加以记录研究。既要能收集基础语料,发表报告,又要能在理论方法的层面上有所发明;既要能深入研究单一方言点的内涵,又要能广泛研究大方言区的概况;既要能耐得住寂寞,从事个别的研究,又要能起考验,主持大型的计划。在汉语方言学界这样的人才不多见,而詹伯慧先生正是这种典型的一位学者。

(丁邦新先生2018年4月26日在南方科技大学做有关诗词格律的学术演讲)


    詹先生研究过的方言包括闽语、粤语、客家话和官话。从海南岛的万宁方言、广东的潮州话到饶平的客家话、湖北的浠水方言,他都做过调查,发表过论文或专著。近年来和张日升先生合作,主持珠江三角洲以及广东西江、北江流域的方言调查,发表几百万字大部头的调查报告,成为研究粤语的必备参考书。在汉语方言学界,袁家骅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1960)是一本经典之作,无人不读,其中粤方言和闽方言两章就是由詹先生执笔的。在这个基础上,詹先生出版《现代汉语方言》一书(1981),把当时汉语方言研究的情形加上自己的看法作一总结,涵盖面既广阔,个别的讨论也深入。没有深厚的学养是无法撰写这种著作的。这本书在1983年即由日本樋口靖教授译为日文,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




    中国文化中的一个优点就是尊师重道,詹先生是王力先生的及门弟子,在日本《中国语》上发表过《王力先生——经历和业绩》的文章。现在詹先生的弟子们——包括1984年起训练的硕士和1991起培育的博士——在他66岁华辰的时候,出版《汉语方言论文集》作为给老师的贺礼,这份贺礼是隆重而有意义的。其中张晓山先生写的《詹伯慧教授对汉语方言学的主要贡献》是一个全面的介绍,正因为有这样一篇文章,我就找到一个良好的借口,在这篇序里提到詹先生学术成就的时候容许我有“挂一漏万”的自由。


(詹伯慧教授2003年与丁邦新等教授在香港科技大学)



    认识詹先生近二十年了,从神交到通信,从初谙到熟识,正是海峡两岸同行学者交往过程的一个例证。要我给这样的书写序,在二十年前是不可思议的事。所以还是让政治的归政治,学术的归学术,做学问的人总是有共同的语言,永远愿意为中国的学术进展携手合作。在詹先生的著作目录里,发现他在1966到1979之间没有正式著作发表,初时深感讶异,但稍一思索已明其理。在执笔写此文时,深深盼望中国的学术界再也不会遭受那样的摧残,如果历史能够改变,那么像詹伯慧先生这样的学者,在他光辉的学术生涯里就不至于损失宝贵的十年了。



(丁邦新先生演讲后为南方科技大学题词)


丁邦新谨序

                          1997年4月5日于香港科技大学


(原载《恭贺詹伯慧教授六六华诞汉语方言论文集》现代教育研究社出版,1997.7香港)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导读  

学人:詹伯慧

学人丨南方智库:语言学研究“拓荒者”、“詹家军”领军人物——著名语言学家詹伯慧[转发]

学人 | 左鹏军:讲台上和书斋里的詹伯慧先生

学人 | 邵敬敏:《汉语动量结构补位与状位句位选择机制及跨语言比较》序

学人 | 邵慧君:怀念复旦 不忘恩师



本期编辑丨戴玉敏

审读人员丨陈燕辉

责任编辑丨老   甘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