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趣谈 | 罗鑫:面称与背称【转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米鴿 Author Law Him
无论是兴宁的围龙屋、下洋的圆楼,还是龙南的方围子,给现代人的感觉都是:以前的客家人好像特别喜欢聚族而居。其实,与其说是喜欢,毋宁说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条件使然。加之生态好、老人家健康长寿,后辈结婚早、多子多孙等原因,传统客家家庭成员庞杂、四世甚至五世同堂的现象数见不鲜。这就直接导致客家话亲属称谓繁多而细致。
亲属称谓有个特点就是分面称和背称。“面称”即当面的称呼,即没有第三方、直面当事人时的称谓;“背称”就是背面称呼,即当事人不在现场、只是作为话题中的人物出现的时候的称呼。有时候面称与背称完全一致,如“舅公”,当跟人聊起自己舅爷的时候,可以说“吾舅公”如何如何;见到舅爷来了,也可以当面叫他“舅公好”。
有时候面称与背称并不一致,例如“家娘”是做儿媳妇的对婆婆的背称,当着自己婆婆的面不能直呼“家娘”而要跟随丈夫叫“阿嫲”。再有,“阿哥”是对哥哥的面称,背称哥哥时要把前缀“阿”去掉,比如说“吾哥旧年儿结婚矣(我哥哥去年结婚了)。”
再有,“阿伯”现在多用来称呼陌生的中老年男性,对于自己的伯父通常要根据他的长幼顺序称之为“大伯”“二伯”“三伯”,以此类推。注意,最小的伯父也比自己的父亲辈分大,所以没有“细伯”这样的称谓。同样地,最大的叔父也比自己的父亲辈分小,所以不能称“大叔”,而要依据其长幼顺序称之为“四叔”“五叔”直至“细叔”。
客家社会的传统家庭都是以父系为主导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子女都是跟随父姓。母方的亲戚对于父系家庭而言属于外人,所以小孩子要管妈妈的父母叫“外阿公”“外阿婆”或“姐公”“姐婆”。注意,“姐”在客家话中保留古义,不是“姐姐”而是“妈妈”的意思(《说文·女部》:“蜀谓母曰姐。”)。所以有的方言也管母亲叫“阿姐”。
同样地,姐妹的子女叫做“外甥”“外甥女”而兄弟的子女叫做“侄儿”“侄女”——“侄”通“殖”,“殖”就是“祖上繁衍下来”的意思(“且”字的本意是男性生殖器),而“外甥”的本意是“外家生的男孩”,“外家”即“婆家”,个别地区如梅县音变唤做“妹家”。
每个客家传统家庭都有堂号,如罗姓的“豫章堂”,黄姓的“江夏堂”,刘姓的“铁汉堂”等。堂号与姓氏、族谱以及字辈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均属于父系家庭文化的特许专卖。因而,父系的同侪叫做堂兄弟姐妹,而母系的同侪叫做表兄弟姐妹——“表”也是“外”的意思,“外表”。
传统社会,客家人还有个文化就是关系越亲近的成员(通常是父母和子女)之间越是要叫得疏远一点,好让距离产生尊重与美丽,带来和谐与平安。所以老一辈人有管爸爸叫“阿叔”,管妈妈叫“阿伯”的。父母对子女,一般也不面称“赖儿”“妹儿”,甚至不直呼其名,而是唤之以乳名。
乳名的选择五花八门,以家畜命名特别是带狗的名称为主流,如“细狗儿”“阿狗牯”等。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家犬比较容易生养,希望小孩能像狗一样无灾无病、健康成长,无需父母过多操劳;另一方面狗寓意兴旺,希望小孩长大成人之后能够兴旺发达、光宗耀祖。没取乳名的,则多用“阿妹”“阿弟牯”来取代子女名字。
本期编辑|博雅
本期审读|小寒
责任编辑|老甘
1.方言与美食(音频) | Lam:心心念念的故乡味——闽南卤面(福建晋江话)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