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音频)|翁楚钿、詹晓悦:潮州歌册教学经验漫谈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是公众号的管理者,原作者将在文末标明,敬请谅解!
潮州歌册是以潮汕方言传唱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曲调简朴、自由,曾一度受到潮汕地区人们的喜爱。然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潮州歌册开始走向衰落,于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今天的“潮汕文化”栏目,我们邀请到两位参与潮州歌册教学的人物——潮州歌册传承人翁楚钿与华南师范大学学生詹晓悦,为我们分享潮州歌册“方言文化进课堂”的教学经验。
潮州歌册剪影
(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1
潮州歌册市级传承人翁楚钿多年来致力于潮州歌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以文化馆、幼儿园和“潮韵艺苑”为培训基点,为海内外的潮州歌册爱好者提供免费培训,传授歌册的演唱技艺。对于歌册这一方言文化的教学经验,翁老师有自己的心得:
先教传统唱法,再教创新唱法
歌册有传统唱法和创新唱法。但是在教的时候,我还是从传统教起,再慢慢教学员创新唱法。因为以前歌册是不用和着曲子唱的,如果先教学员唱创新唱法,容易引起学员的误会,所以我的想法还是尽量先传承一些传统的东西,然后再教给学生一些新的唱法。
在马来西亚柔佛八邑会馆演唱潮州歌册的翁楚钿老师
因材施教
我的学员年龄跨度很大,有来自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七八十岁重新找回旧日青春记忆的爱好者。在教潮州歌册的时候,我会针对年龄的不同来选择教的曲目题材。比如说小朋友,教他们《园丁之歌》,赞颂老师的辛勤付出、教育小孩应尊师重教;另外也教些有趣味性的,小孩易学易懂,比较喜欢。年龄较大的学员,在选材方面我选择了一些故事类型、写景类型的歌册去教,如:《潮州新八景》《诚信姻缘》《爱民法官千秋颂》等等。
另外,传统歌册虽然没有和着曲子唱,但是对传唱者的声形也有要求,所以我还会针对不同人具有不同的声形,因材施教。逢人就教相同东西,是没有效果的。
方言文化传承从儿童入手很重要
传承最好从儿童入手,现在很多方言文化进校园活动都在开展,我建议可以让潮州歌册进校园,有以下原因:
(1)儿童的可塑性强,接受速度更快,处于学习潮州歌册最好的年龄时期。
(2)儿童的传承周期比中老年人的跨度要长得多,如果能继续培养下去,他会在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传唱,影响周期大大延长。
(3)儿童到培训班学习歌册,极有可能带动整个家庭学习歌册,营造一种学习氛围。
2
詹晓悦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2018年夏天以“潮起云扬”三下乡队伍队员身份赴潮州市江东镇某小学支教,负责四、五两个年级的潮州歌册课堂教学。
与翁楚钿老师传授演唱技艺不同,她将教学重点放在潮州歌册文学、历史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在了解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又立足于当代社会特征,思考潮州歌册走向没落的原因。从师范生角度来讲,晓悦认为在“方言文化进课堂”的教育背景下,潮州歌册教学经验有以下方面:
促进学生对方言文化态度的转变
我在课后与学生的交谈当中了解到,由于潮州歌册的产生、发展环境与年轻一代的成长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部分学生认为潮州歌册是一种很“土”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首先需要改变学生对潮州歌册的认识,让学生树立起学习意识。
晓悦给学生介绍潮州歌册的趣味故事,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来源:“潮起云扬”公众号)
重视方言文化教学与学科的融合
如果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平时所学,学生便能运用平时的知识积累解决课堂上的问题,产生自信心。如将歌册与历史结合在一起,学生运用平时学习的历史知识来思考、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学生就有可能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歌册除了能与历史学科结合,还能与语文学科结合,如可以通过课堂的歌册阅读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概括与分类能力;通过歌册的写作手法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或挖掘歌册中有趣的方言字、词,解读其意义与变化,从语言角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方言字、词。歌册还可以和民俗学相结合,纳入潮汕文化系统,以潮州歌册文字内容,借助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感受潮汕地区的民风民俗。
与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相结合
潮州歌册进课堂活动,可以采用“导师制”的教学管理模式,由歌册传承人负责特色课程的开发(如演唱、写作、表演),学校教师负责协助教学。
另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具备一定思考能力的高年级学生走出校园,调查潮州歌册的前世今生,宣传方言文化的重要性,让学生将课堂的所思所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变为真实,会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实际意义。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方言文化在中小学教育当中的推进工作,重视对下一代进行方言文化的“活态传承”。虽然“方言文化进课堂”活动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由于潮州歌册本身的独特性,其在当地中小学推广仍有很大的难度。相信在未来,可以通过后来人不断地创意与尝试,共同推进潮州歌册在下一代的传承与发展。
往期精彩
潮汕文化 | 林伦伦:潮汕方言是潮汕文化自觉的重要手段【转发】
特别鸣谢|翁楚钿
图文编辑|詹晓悦
本期审读|林诺舟
本期责编|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