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美食(音频)|苏斯婷:粤西小吃——簸箕炊(广东高州市根子客家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10-27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Parkのone



◆ ◆ ◆ ◆



簸箕炊,顾名思义,用簸箕炊熟食物。听老人讲其传说,旧时先民避乱粤西,以五谷杂粮捣碎磨粉,加入馅料,用簸箕煮熟食用。“炊”是指烧火做饭。簸箕炊,旧时作为一餐饭,而现演变成一种小吃。而“蒸”是指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食物加热或变熟。



 
 

簸箕炊是广东省粤西地区传统小吃,在茂名,电白,高州,化州,湛江,廉江等地比较流行。走在大街小巷上,巷子里便会传来一声一声吆喝声,“簸箕炊噢~簸箕炊~卖簸箕炊噢!”声音绵延却又带一点爽快,正如簸箕炊的口感一样,糯糯的,却又不粘牙,在牙齿间却又充满了弹性,Q弹爽口。


这种小吃是以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作为炊具而得名。簸箕是用竹篾编织而成,篾丝柔软如麻,坚韧不断,可以使用多年,同时它容易清洗,加热很方便。这是簸箕作为炊具的原因吧!苏东坡有一句诗:“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然而,竹子散发天然芳香,与米浆醇厚的气息碰撞在一起,便会有不一样的灵魂!


 
 

◆ ◆ ◆ ◆



 
 

蒸簸箕炊的原材料便是大米、生粉、清水,白芝麻(黑芝麻)。蘸料:蒜子泥,辣椒酱,香油。而簸箕炊的灵魂在于香油。香油要用土榨花生油,配料要用香蒜,生葱,韭菜,黑豆酱油,加之慢火煎熬制成。以前磨米浆用到的是石磨,浸泡好的大米和清水比列是1:1.5,一勺米一大勺的清水倒在石磨中间的小孔里,不过,这勺水并不是一次倒完,分几次倒。边磨边倒水,牛奶般的米浆便涓涓细流。随着科技进步,现在大多数用的都是电石磨,但是在口感上会稍逊于古老的石磨,没有人工石磨的质感爽滑。正是因为人工石磨磨得慢,而且石磨比较重,在重压下,浆液水分均匀,水粉的饱和度高,在蒸的时候不会那么容易水粉分离,蒸出来的相对来说不会过于松软。

 
 



 
 



 
 


在蒸的时候,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控制火候,在一些乡村里,他们会用柴火蒸,蒸的过程中一定是猛火,否则也会影响簸箕炊的口感。在蒸的过程中,不是一次性倒满簸箕。而是一层一层地蒸,细水长流,在火与热的交融中,水蒸气穿过篾丝,钻进米浆中,冷与热的碰撞中,米浆分子由闲散肆撞,进而紧紧地抱住彼此,逐渐形成一张张地晶莹透剔的皮。然而多次地叠加米浆继续蒸,水蒸气穿过地不仅是篾丝,更是一张张地米皮,当水蒸气接触新的米浆时,米浆既不会过于泡软蒸好的米皮,又可以很好地衔接在一起。蒸好的簸箕炊洁白如雪,掀开锅盖,一阵浓郁的米香扑鼻而来,是一种眼未见其物而闻其香的砰砰心动之觉。


簸箕炊出炉之际,不宜立刻动刀,要等其完全冷却凝固了才可以吃。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冷却之后,用刀剐成格子状,在上面撒上芝麻,蒜子泥,香油,酱油,即可吃。簸箕炊洁白,一口下去,软滑,却又带有几分傲骨的气息,Q弹有韧性。吃完之后,唇齿留香。


 
 

文字音频|苏斯婷

                  方言点|广东省高州市根子镇

本期审读|甘于恩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回顾


方言与美食(音频) | 陈东英:记忆中的味道——簸箕炊(广西北流白话)

方言配音秀(视频)| 朱晓琳:会说信宜话的一禅(茂名信宜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张璐:剪牛腩(茂名化州白话)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