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家文化 | 罗鑫:AA制【转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米鴿 Author Law Him

“打鬥聚”,也有的方言说是“打鬥叙”“打平伙”。“打鬥聚”的原意并不是指平摊费用,而是各自尽自己所能拿出一点吃的来,大家凑成一桌,吃顿丰盛的。




“鬥”现在是“斗”的繁体字,但它和“斗”本来没有什么关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汉字。客家话作为古汉语的活化石之一,有很多字只能用繁体来表示,否则不能明确地区分意思。所以我们使用繁体。




“鬥”是“凑”的意思,我们也可以说,“凑”的古音就是“鬥”。客家人说一个学习不认真的小孩写出来的字偏旁与部首间隔很大时,会说他“鬥都毋揪”。“鬥”的这种用法,传承自古汉语,见唐朝诗人李贺写的《梁台古意》:“台前鬥玉作蛟龙,绿粉扫土愁露温。”在成书于明代的古白话小说《金瓶梅》中,我记得也有“鬥分子(凑份子)”这样的说法。可见,迟至清代以前,“鬥”的这种用法还是相当普遍的。




在梅州客家话中,“鬥”在“打鬥聚”一词中出现音变,读作“打吊聚”。不过,这属于摇摆音,读哪个都可以。
顺便一提,“鬥”在客家话中还有“争取”的意思,多用于小孩的无理取闹,含贬义。如“鬥糖儿食”就是“哭闹着要糖吃的”的意思。




“聚”的意思,一目了然,聚会嘛。
至于“打鬥叙”,民间不少人写作同音的“打鬥四”。我觉得“叙”比较恰切,因为直到现在我们不还经常有“茶叙”嘛。叙,就是叙旧、畅谈的意思,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说到这,还有个较为生僻的字“醵”。这个字的意思,是指凑钱饮酒。见《礼记·礼器》:“周礼其犹醵与!”按理说,“醵”也非常符合客家话AA制的说法。不过,古韵书对“醵”的注音是“其虐切”“极虐切”。也就是说,“醵”是个k入声字,而且它的声母也是k。当然,我们不排除“醵”在客家话中也出现声母颚化、入声韵尾消失的可能性,但为何独此一字这样哩?似乎又有点说不过去。


本文转自“老米鸽”公众号

相关链接
客家文化 | 罗鑫:讲去就百零两【转发】
客家文化 | 罗鑫:狗嫲蛇和鸡的故事【转发】
客家文化 | 罗鑫:有关客家女性的称谓【转发】


本期编辑 | 李   娟

本期审读 | 宋依琳

本期责编 | 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语言资源快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