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媒语言 | 甘于恩:本土生活的生动写照——广东地区传媒方言词语运用漫谈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10-27

汉语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是汉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粤方言作为汉语方言中最强势的、最具创新性的一种,在传媒中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粤语有不少诙谐生动的用语和说法,改革开放以来对标准汉语有很大的影响,如“生猛”、“爆棚”、“埋单”、“搞掂”、“冲凉”、“炒鱿鱼”、“炒更”、“一头雾水”等,都已被规范汉语所借用,也被近年出版的语文词典或新词词典所收录。有些粤语语词,反映的是地方的经济、文化、民生的实况,难以简单地对译为普通话语词。因此,适当地运用方言词语,既有必要,也应允许。

民风民俗  自然体现


粤语通行于两广地区,这一地区存在着与其他次方言(尤其是北方方言)不同的风俗习惯,地理、气候条件也差异甚多,这些差异自然通过粤方言词反映出来。广东地区的传媒,在报道地方新闻或研讨地方文化时,必然会使用这类词语。例如:



·今年龙舟水特别猛(南方都市报2008年6月4日A1版)

·广东凉茶“鸡蛋”香(羊城晚报2004年5月30日B2版)

·水浸街分四级,应急抢险有预案(羊城晚报2008年8月7日A10版)

·“回南天”,气象上叫“濛雨”。(广州日报2009年2月25日封2版)

·美食派最爱一盅两件(新快报2008年10月16日X4-5版)

端午节前后,南方暖湿空气活跃,北方又还时有冷空气南下影响到江南和广东,冷暖空气交绥,往往会出现大量降水。加上4月以后,雨水明显增多,江河水位较高。此时适遇天文大潮或台风暴潮的顶托,使江河排水速度大大减慢,甚至发生海潮倒灌现象,水位迅速上涨。故凡在端午节前后下暴雨,使江河水位上涨,甚至出现洪涝灾害,即称为“龙舟水”。广东地区气候炎热,“凉茶”便应运而生,饮凉茶也反映了居民的养生习惯。“水浸街”更是反映了广东雨水充沛、洪涝多见的地域特色。类似反映广东地域生活特色的词语还有“回南天”、“热气”、“冲凉”等。粤人讲究饮食,反映这种生活习俗的词语大量见诸报纸,如“饮茶”、“老火靓汤”、“糖水”、“肠粉”、“碟头饭”、“煲仔饭”、“打边炉”,举不胜举。

广州凉茶

独特语词  彰显粤味

粤语中有不少独特生动的语词,活跃在百姓的口语中,新闻报道适当运用这些词语,能增加所报道事件的现场感,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如:



·这小利便越来越少,帮衬的人也就越少(羊城晚报1997年1月23日17版)

·电白查扣“三脚鸡”(广州日报2001年1月21日A12版)

·女人濑尿赶快医(新快报2004年7月13日C3版)

·美国热辣女“蛙”阿曼达·比尔德(信息时报2008年8月12日T24版)

·国庆各大公园有嘢睇(南方都市报2007年9月30日A39版)

·喂猪、做饭、凑仔

·阿Sa好辛苦(南方都市报2007年12月22日B10版)

·羊城街头,人们的着装春夏秋冬不分“乱晒龙”(乱了套)。(羊城晚报2009年2月4日A7版)

“打蛇饼”、“大阵仗”也是颇具粤地色彩的方言词:



 货车蟹行占道  跟尾车打蛇饼(广州日报2004年12月5日A18版)

故伎重施  当年大阵仗唬住狱警(南方都市报2009年2月24日A39版)

此外,粤语还有许多重叠式的形容词,如“圆辘辘、静鸡鸡、蒙查查、白雪雪、擒擒青青”等,也有助于强化语言的形象性,如:



·单程票圆辘辘  捏手里拿稳啦(羊城晚报2005年9月16日A10版)

·“静鸡鸡”卖楼(羊城晚报2008年1月8日B9版)

·蒙查查挖断煤气管   雾茫茫吓煞满街人(羊城晚报2007年11月28日A9版)

有的粤语词属较少用的一类,但在一些地方色彩较浓厚的版面(如“城事”、“美食”)也可见到:



·美味“了能”佳肴(羊城晚报2007年12月8日B13“美食”版)

内文对标题做了适当的解释:“其实‘了能’是粤语方言,相当于‘刁钻’的意思。”这就照顾到了外地的或非粤语的读者对文意的准确理解。

广州老城步行街

古词风韵  珍藏于斯


粤语定型于唐宋之间,保留了许多中古汉语语词,如“行”(走)、“衫”(衣服)、“平”(便宜)、“落”(下)、“抵(值得)”等,这些古语词亦不时在报上出现。请看下列例子:



·警方提醒:花街看紧孩童  冲凉时注意通风(羊城晚报2005年2月8日)

·撞?No Way!(南方都市报2007年6月16日C4版)

·价钱过商场,月饼网上热卖(羊城晚报2007年9月18日A6版)

·住酒店“单”遭强收“房差”  唔(羊城晚报2009年2月12日A9版)

有的说法字形虽然变了,但源头仍是古汉语,如“点”是中古汉语的疑问词“底”的变形:



·睇睇政府今年使钱(南方都市报2009年2月24日AⅡ 1版)

广州话保留古汉语词,当然不仅限于单音词,不少双音词如“宵夜”(夜宵)、“卒之”等也是直接承继于古汉语的。

传统文化  追寻记忆


语言中的词汇其实是一个一个时代词语的层叠,粤方言也不例外。有些粤语词沉淀了早期经济、社会、文化的记忆,如“出粮”(发薪水)、“西关小姐”、“骑楼”(街廊,靠里则是店铺)、“镬耳屋”(广东地区的一种旧式建筑)、“飘色”(一种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被]卖猪仔”(原指华人劳工被骗卖至美洲大陆做苦力,后泛指上当受骗)、“自梳女”(珠三角尤其是顺德一带某些终身不嫁的妇女群体)等,在各地新闻或史实追踪中都可见到。例如:



·周薪、月薪、年薪  多久出一回粮?(羊城晚报2002年6月29日C6版)

·“西关小姐”参选者  九成以上高学历(南方日报2007年10月26日C3版)

·摄影发烧友  聚焦骑楼街(新快报2007年7月9日A4版)

·镬耳屋,这里仅剩两间(羊城晚报2007年9月21日A20版)

·全国飘色沙湾大巡游十万激情观众齐喝彩(广州日报2008年10月12日A4版)

·打的去深莞  中途被“卖猪仔”(南方日报2007年9月11日C4版)

·自梳女建筑被纳入拆建范围 观音堂,拆还是保(南方日报2005年9月8日)

报纸在涉及粤地特有的文化现象时,如粤剧、粤菜、岭南建筑、民间文学、民间技艺等,也大多直接使用方言词语或术语。还有的标题引用了本土文学作品的语句,显得粤味十足:



·广东严密关注稻田“虫虫飞”(羊城晚报2008年5月12日A9版)

“虫虫飞”一语来自广府儿歌《虫虫飞》。

广州灰塑

特殊现实  词中反映

广州地区报纸还经常出现一些描写港澳特殊社会现实的词语,有人称之为“社区词”。这些港澳首创的词语从广义上来说也可以视为方言词,如:



·“大耳窿”瞄向大陆客(羊城晚报1993年5月23日7版)

·马浚伟为“狗仔队”鸣不平(羊城晚报2002年11月30日B1版)

·深圳边防抓获5“蛇头”(新快报2008年6月20日A24版)

·“走鬼”捅刀险夺城管一命(羊城晚报2007年9月26日A7版)

“大耳窿”指的是“港澳地区高利贷者,尤其是赌场上的高利贷者”;“狗仔队”指“海外或港澳专门打探名人负面新闻的小报记者”;“蛇头”原指“通过非法途径组织大陆居民偷渡至港澳地区的头目”,后也指“非法运送大陆居民至境外的头目”(如“北京首都机场等12名内部工作人员与国际蛇头协同作案”,羊晚2009年2月11日A6版);“走鬼”一词则指“街边的无牌小贩”,亦来自香港粤语,“鬼”的原意是“外籍警察”(早期香港警察不少由外国人特别是印度人担当)。类似的词语还有“六合彩”、“港督”、“无厘头”、“报料”等,现在广州传媒皆设有“报料热线”。

民间俗语  闪耀智慧

由于粤方言书面语较为发达,使得许多语言表达逐渐凝固化,出现大量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惯用语、谚语等,十分生动形象,这是群众智慧的体现。这些语言形式也是粤地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例如:



·置业置出了“一身蚁”(羊城晚报1997年1月3日3版)

·“咪霸”鲁开垠  连饮“头啖汤”(羊城晚报2009年2月13日A5版)

·供楼成本是他们的重要考虑,物价上涨百上加斤,若暂时有栖身之所,将就勉强过着算了。(广州日报2008年1月7日)

·至此,新时代元气大伤,从原本资可抵债变成了资不抵债,“咸鱼”难再“翻生”(南方都市报2009年2月24日A5版)

·小小气球却“冷手执个热煎堆” (羊城晚报1997年6月3日7版)

·母亲多是自言自语道:“次次来都是滚水渌脚(急匆匆)咁!”(羊城晚报2009年2月14日)

·销售小姐……马上鼓起如簧之舌:“利息很快就要涨25%啦,还是赶尾班车吧,快有手慢无啊!”(羊城晚报2007年10月2日A1版)

“一身蚁”、“头啖汤”、“百上加斤”、“咸鱼翻生”皆属粤语成语,“冷手执个热煎堆”则近于俗语,而“滚水渌脚”是省略了解释部分(急急脚)的歇后语(作者用普通话同义词“急匆匆”来解释),“手快有手慢无”形容凡事要抓紧机会,是方言惯用语。

广府庙会

行业用语  添姿增彩

有些粤方言词语乃是来自某些行业的隐语、秘密语、行业用语等,如“爆棚”原为戏剧用语,指“观众太多,超出负荷”,“大哥大”则是黑社会用语,指“头目”,后指“移动电话”,“笋盘”则是建筑行业用语,现在在粤语的通用语词中都已占有一席之地了。见下例:



·广州公厕“爆棚”(羊城晚报1997年1月12日2版)

·百六台大哥大拍卖(羊城晚报1997年6月14日2版)

·我即上网搜索,始知“笋盘”即指质优价廉的楼盘。(羊城晚报2007年9月11日B4版)

新新人类  创新语言


标准语有流行语、新词语,而方言同样也有流行语、新词语,这些词语大多数是年轻人在求新求异的心理状态下的独创,具有生动诙谐的特点,但使用面较为有限。例如:



·搵工有杀错冇放过

·特困人员招聘会

·挤进很多应届生(羊城晚报2009年1月14日B8版)

有人把这类流行语称为“双句俗语”,亦有人称为“粤语三字经”,其他如“侧侧膊,唔多觉”。这类词语在副刊出现的几率比较高。

媒体使用方言词语历来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地方传媒只要把握好一定的原则,是应允许使用方言词的。这些原则归纳起来就是:语词通用、语义明确、场景恰当,语词通用就是方言词已被多数人所接纳了;语义明确就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无歧义,不会造成读者的误解或阅读障碍,必要时应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达到语义清晰的目的;场景恰当就是语词必须因应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版面作出适当选择,比如正规场合和重大的新闻报道,提倡使用普通话及其书面语体,非正规的场合和一般报道,既可使用标准语,也允许适当使用方言,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与亲和力。

 

(原载《羊城晚报通讯》2009年4-6期,有改动)


作者近照



往期精彩回顾

学术探讨|甘于恩、邵慧君:广东四邑方言词汇特点

专论 | 甘于恩:潮汕方言与潮汕文化

讲义 | 甘于恩:广东方言与岭南文化

学术探论 | 甘于恩:岭南方言中的避讳文化


本期编辑:马沛萱

本期审读:和树美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