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非遗(视频) | 邓凯华:南海醒狮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1-12-03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2018年,一部《醒·狮》舞剧序幕拉起,一个以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为背景、讲述两位舞狮少年的成长、抗争的故事呈现在世人眼前。


醒狮

醒狮,是中华传统狮舞的一脉,融合了武术、舞蹈、音乐等多种元素。汉代,已有舞狮记载;唐代,有被称为“太平乐”的宫廷狮子舞;五代十国,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也传入了岭南地区,成为“南狮”(泛指流传于南方的舞狮,分为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明代,醒狮在广东南海县出现,是为“广东醒狮”。自此,醒狮文化在广东生根发芽,且影响日益扩大。舞剧《醒·狮》即是以南狮为基础进行创作的。

如今,广东醒狮广泛流传于广东(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及粤西地区)、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逐渐成为南狮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2006年5月20日,广东醒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醒狮”之名,有这样的传说:远古时,广东南海一带曾发生严重的瘟疫,死人无数。这时一只神兽出现,其所到之处,瘟疫便会消失。为报答神兽,乡民们用竹篾和纸,扎成神兽的样子,并配合鼓乐舞动,以表示感激与礼祀。因神兽的模样酷似古代传说中的狮子,乡民们又称之为“瑞狮”。但“瑞”字在粤语中与“睡”字谐音,“睡狮”听起来并不吉利,为了避讳,乡民便将“瑞狮”改为了“醒狮”。





非遗:南海醒狮(采青技艺)




《醒·狮》舞剧中所展示的是广州醒狮。而在发源地佛山南海,醒狮文化一样闻名。

2012年,南海醒狮(采青技艺)被列入南海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南狮动作大而威猛,造型夸张浪漫,讲究神韵,两脚着地,狮头和狮尾分开,各由一名演员摆弄,配以大锣、大鼓、大钹等,鼓乐雄壮。

传统的南狮技艺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采青”的难度较高。采青分为采高青、地青、水青、蟹青、凳青和桥青等,其中采高青又名“企膊”(站在肩膀上),难度最大。“采青”后来发展到在2米多高的梅花桩上跳跃,一边舞一边耍动作,直至将挂在桩上的“青”采下来。在清末民初,南海有一狮王独创出“飞跎采青”、“竹梯青”、“蟹青”等技艺,开创了南狮技艺的先河。

佛山祖庙醒狮表演

与其他地区的广东醒狮一样,在佛山,醒狮亦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是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而在西樵,每逢大仙诞、松塘村孔子诞等传统活动,或是店铺开张等喜庆之日,必定少不了醒狮的出场。

西樵大仙诞醒狮表演

有人曾说“无醒狮 不西樵”。的确,在西樵,醒狮之闻名足以成为西樵文化的代表之一。而醒狮在西樵如此闻名,有一个人的功劳万不可被忽略。

这人,便是上面所提到的狮王——黄飞鸿。

黄飞鸿是南海西樵岭西禄舟村人。飞鸿是洪拳大师、是岭南武术界一代宗师、是济世为怀的著名中医,此外,他亦善于舞狮,有狮王之称。黄飞鸿将醒狮进行挖掘、整理、刻苦训练,在原有的南派醒狮技艺的基础上,吸收融入武术舞狮的技艺,由高桩醒狮、民间武术梅花桩与南派民间醒狮套路相融合,并汇入当地民间风格特色,技艺高难,编排巧妙,融舞蹈、武术、杂技、力度、美学于一体,形成新一派醒狮。

《黄飞鸿·狮王争霸》剧照

关于黄飞鸿与舞狮,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年逾六十,黄飞鸿仍热衷舞狮表演。在一次表演中不小心掉落布鞋,正好击中了在台下观看的19岁的莫桂兰,为表达歉意,黄飞鸿事后专门登门道歉,却因此成就了黄飞鸿与莫桂兰的这桩老少姻缘。

如今,在佛山祖庙,有黄飞鸿纪念馆,定时有舞狮表演可以观看。在西樵山,更有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除展演功夫、舞龙、舞狮等传统项目外,还传授黄飞鸿的狮艺、武术等。

西樵山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西樵·醒狮


如今,在西樵,醒狮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西樵最突出的文化元素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西樵镇的31个村居和社区,每个村居社区都有自己的醒狮队。

在我童年时,每逢春节有远方亲友拜访时,家人总会带我们到黄飞鸿狮艺武术馆看一场醒狮演出。

在初中,也有专门的威武龙狮队,队员们会经常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

近几年,每逢国庆,西樵山天湖公园便会举办“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

2014年,黄飞鸿醒狮队携手西樵民乐小学学生组成南狮表演团,亮相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表演大头佛+醒狮的《佛宝闹狮》节目。西樵醒狮作为地方性民俗文化,从此真正走向了全国。

《佛宝闹狮》





自2003年起,西樵镇便在逐渐打造每年的“黄飞鸿杯”中国南北狮王争霸赛以及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两大赛事。至今,西樵山狮王争霸赛已成为世界狮艺比赛规模最大、参赛狮队水平最高、观众人数最多的体育旅游品牌。


《舞狮曲》

清(顾瑗)

鸡娄大鼓声渊渊,南村北里车骈阗。

神去神来送迎毕,广徵戏具娱新年。

寻橦缘曲走长索,吐火吞刀相继作。

陡然变出狻猊形,一啸长风振林薄。

盘旋上下声咆哮,寒光凛凛拳金毛。

锯牙磨厉地欲裂,铜头𥈭视天为高。

一狮倒曳一狮走,郁怒追逃气犹吼。

兴酣直欲吞万牛,目中久已无三狗。

吾闻狮子产大秦,波斯品类尤威神。

国初远略振殊俗,重译贡作天家珍。

如今沧海方腾溢,杀到角端都骇逸。

越南驯象久无闻,何处瑶光呈异质。

春镫闇闇动征轺,逆旅光阴不自聊。

乡中狮子乡中舞,谁辨黄超与白超。


     今天看来,清代诗人顾瑗写下的这首《舞狮曲》,用以描写狮王争霸赛,也十分适合。


西樵山狮王争霸赛

 

从上世纪90年代的《黄飞鸿之狮王争霸》到如今的狮王争霸赛,西樵醒狮文化及其所代表着的南海醒狮文化早已超越了地域文化范畴,成为了世界的共同文化财富。



编辑 | 邓凯华

审读 | 吴婉嫦

责编 | 老   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回顾】

方言与非遗(音频)|苏斯婷:高州鬼仔戏(高州山美白话)

方言与非遗(音频)| 常俊丽:左权小花戏(山西左权话)

非遗展示(视频)| 邓凯华:佛山高明花鼓调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希望各位通过打赏来支持我们的事业,谢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