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趣谈(音频)| 邱登辉:话说福州谚语“打赤膊吃蛤”(福州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10-27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方言趣谈| 话说福州谚语“打赤膊吃蛤”

(福州话)


        福州依江傍海,水产品非常丰富,一年四季都给人们提供各种美味的河鲜,海鲜,所以福州人口福不浅。我们知道,各种生物都有不同的生长周期,不同季节呈现口感相差甚远,有时丰腴肥嫩,有时瘦小干瘪,甚至有的季节会放出毒素。例如,“九月十九开蛎门,二月十九关蛎门”,这表明每年的深秋到仲冬,是吃海蛎的最佳季节。为什么要“关蛎门”,因为过了这季节,海蛎“曝肚”,不能吃了。在欧美说要在英语单词中,带R的月份里吃蛎(即当年9月到来年4月,这几个月单词都带R)。中西饮食虽相差甚远,但在吃蛎方面都不约而同地达成了一致:水越冷,蛎越肥!



      要吃时令的水产品,我们聪明的福州先人在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一些规律,写出若干谚语。例如,“春鳗冬带,好食当卖带(挡不住)”。说春天的鳗鱼与冬天的带鱼都有挡不住的美味。是这样吗?说说鳗鱼吧,因为在我印象中鳗鱼有分河鳗与海鳗,它们不仅口感不同,价格也相差甚远。为了证实古人的说法,我特地采访一位养鳗场的人。他的第一句话,让我大跌眼镜,他说:鳗鱼统称为鳗鲡,是分为河鳗和海鳗。其实河鳗就是小海鳗。每年产卵季节海鳗洄游到河里产卵,我们把小鱼苗捞起来,放在养鳗场淡水里圈养,经过生长,就成了河鳗。可能福州谚语说的“鳗”应该是“溪滑”。它是野生在小河溪里的。冬天里为了抵御寒冷和为繁殖季做准备,这些“溪滑”皮下蓄积了厚厚的脂肪,所以到了春天,口感自然醇厚肥美。最经典的做法是用老酒炖,古人说“鳗鱼头,鸡腿柄”(鸡大腿), 就是说鳗鱼头特别好吃。但有一点要提醒:在“好食当卖带”的背后,是它的含胆固醇相当多,含脂肪量也极高,多吃了会"补过头”,福州话是"食zo"了,年老久病的人要慎食!


      “六月鲎,爬上灶”,夏天是鲎繁盛的季节,也是鲎最好吃的季节,鲎肉白、卵黄、脚黑各具滋味。这时鲎有大量卵,口感极好,嚼鲎卵,外壳坚硬的圆粒在牙齿间啵地爆响,溢出一股近似炒黄豆的香味。鲎卵鲎肉它们异体蛋白含量很高,这是它美味的来源。现在鲎是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鲎的美味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冬天和夏天吃不同的东西,我们最经常听到的就是这一句:穿棉袄吃蟟(蚬子),脱塔塔(打赤膊)吃蛤。



     “凉水蟟,热水蛤”。蚬子在天气凉的时候最肥,而夏天6,7、月份时的花蛤的肉却是最肥最丰满的。它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物美价廉等特点。


      但是现代日益发达的交通系统,使古老的谚语受到了挑战!我门口市场卖蛤的依姐讲,现在福州一年四季都有美味的蛤供应。她说寒冷的一,二月份虽然本地没有蛤卖,但远在几百里之外闽南漳浦蛤会运来,现在漳浦蛤刚“落季",本地的福清蛤又接上来了。当两者都没有的时候,就是“八月廿三过,蛏蛤没底厝”(不能进房子), 因为八月廿三以后,蛏蛤没味道了。这时几千里之外,同样高质量东北辽宁蛤又来了!


      真是落后的交通限制我们先人的想像力,蜂拥而至的各地货源,让我们坐拥福州,吃蛤还等“脱塔塔”(打赤膊)吗?






往期回顾:

方言趣谈丨 我愿追随风赵:新兴话中的乐与怒[转发]

方言趣谈 | GQ实验室:北京人已被气疯【转发】

方言趣谈 | 厉害的哟!这个“洋网红”的重庆话6到飞起~【转发】

方言趣谈丨史上最全的北京"黑话"!"混北京"必备![转发]




撰文、音频|邱登辉(任职于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

本期编辑|朱晓琳

本期审读|王雅茜

责任编辑|老甘

投稿邮箱|jnufzx@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