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彩津门(音频)| 田佳平:天津古文化街(天津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1-12-03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导言 


一眨眼,又快要过年啦!

每个城市都有那么一条街承载着历史和热闹,北京有南锣鼓巷,西安有回民街,天津的那条街就是古文化街。

今天就来跟着小编一起逛gai吧!



天津古文化街




新年祈福




从古时到现在,每年过年,天津人都喜欢到天后宫求平安,祈求一年的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天后宫建于1326年(元泰定三年),原名天妃宫,又名娘娘宫,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群,也是中国三大妈祖庙之一。

元时京城每年需北运大批粮食,先从海路运抵天津,然后再转河运至京城。元政府为祈求航海安全,便将护航女神崇为天妃,并在沿海城镇建起天后宫。这护航女神传说是福建人,经常驾船出海搭救遇难的人,所以海滨城市都敬她为神。

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娘娘的生日,围绕着诞辰百姓们举办一系列的酬神庙会活动,船户、信众、商贾云集,于是就形成了古时天津最繁荣的商业街——宫南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




过年的仪式感







古文化街现在作为旅游景点,天津本地人平时是很少去的。如果什么时候朋友圈里的本地人都去古文化街了,不用问,那一定是过年了。

因为那里年味最浓!

刚过了小年,各家小铺子就把各种吊钱、窗花、对联,铺在大大的白色幕布上。

各式各样的,有传统的,也有新潮的,从街道旁远远望去就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年味扑面而来!

虽然现在网购越来越方便了,但小编还是喜欢在线下去逛一逛遛一遛,淘到好看的窗花,再心心念念的等到腊月二十九。

新的一年总是带着美好的期待。


到了古文化街,必不可少要被画糖画的吸引。

小时候师傅只会画转盘上的,转盘一转,指针指到哪个就画哪个。未知、期待、惊喜,这大概等于抽盲盒的快乐。

依稀记得有一年,转到了大龙,花了60元大洋,拿到以后小心翼翼,胳膊都举酸了也不舍得放下来。快溜完街时,不小心被行人撞到,大龙的尾巴掉了,地上稀碎的塘渣儿正如我的心,扎心了。

不过好在,还有来年。




舌尖之味





俗话说“京油子,卫嘴子”,天津人好吃,也会吃。

古文化街传统小吃数不胜数,百年老字号就有耳朵眼炸糕、崩豆张、狗不理包子、石头门槛包子铺......

但小编最喜欢的还是挤在人群里喝一碗热热的茶汤。

别瞧这小小一碗茶汤,还有不少历史傍身。明朝初年,(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设光禄寺为礼仪祭拜之地,为了祈福江山社稷,光禄寺研制了一个以稷(小米)为基底的粥,命名为茶汤。茶汤于明末传入天津,并在天津生根发芽,“杨巴茶汤”更是凭借杨巴的一张好嘴,将天津茶汤发扬光大。


小编觉得一碗茶汤要想喝出美来,得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天得冷:

因为天足够冷,你才会有捧着一碗热的东西的想法,进而实施。

2、喝的次数:

需得一年一次,才能品尝出粗粮的美味。

3、得排队:

就像等喜茶,排队的时候顺便欣赏沏茶人的大铜壶和沏“茶”手艺。

大铜壶金光锃亮,壶身铸有游龙,壶嘴龙头造型,龙头上面系着两朵丝绒花球,因为盛水的大铜壶有40公斤重,冲茶汤的手艺人不仅要有劲,而且要有熟练的技巧。从端壶到冲水,一套流畅动作,完美得像看完体操转体三周半。

冲完茶汤,立马把碗反过来朝下,茶汤挂碗不下坠,这才是好茶汤。(原来发明这套活儿的,不是DQ,而是咱天津人。)




音频/撰稿/排版:田佳平

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审读:刘若书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美馔新语(音频)丨田佳平:天津煎饼果子(天津话)

津门饮食文化(音频)| 张文萱:欢迎您了来哏儿都逛逛(天津话)

方言与民俗(音频)| 唐荣钊:天津宝坻:不一样的天津地域风俗(天津宝坻话)

津门饮食文化(音频)| 张文萱:欢迎您了来哏儿都逛逛(天津话)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的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