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非遗(音频)丨曾俞晓:情思寄书鼓韵中——澧州大鼓(常德澧县话)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湖南有四水:湘、资、沅、澧。澧水穿城而过,澧县便因河而得名。荡舟澧水,波浪间起伏着悠扬而有力的船工号子,水花起溅,如同澧州大鼓,鼓声铿镪顿挫,水路愈北,韵味别致的荆河戏如涟漪泛起,一圈一圈久久不散。澧县曲艺众多,大多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千百年来澧县人民的日常。
◐◑◒◓◔◕
什么是澧州大鼓
澧州大鼓是一种湖南省湘北地区的特色传统说唱艺术,原名丧鼓,孝鼓,曾名湘北大鼓。
演奏道具通常为一面大鼓,在演出特色曲目时会外加铜锣、铜钹、唢呐、月琴、小三弦等伴奏乐器。唱词基本结构为七字句,后来发展为十字句等。澧州大鼓有三种演唱形式:孝鼓、说书和寿鼓,以孝鼓为主,寿鼓并不多见。红白喜事时,澧州大鼓是必不可少的部分,白事演出孝鼓,一般遵从“请歌郎-劝亡-送歌郎”的内容,而在平日里,茶社中打书则多演的是历史故事,或是结合时事编写的新本子。
澧州大鼓传播范围较广,以澧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东到安乡县,南到常德、桃源县,西到张家界慈利县、桑植县,北到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石首市。
2012年,澧州大鼓被列入湖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澧州大鼓历史
澧州大鼓的起源已无历史可考,但流传着一个传说:相传周孝王为孝母,常陪伴母亲左右,边敲桌子,边给母亲讲故事。民间为此孝行大受感动,并纷纷效仿,后来,敲桌子又演化为敲竹筒、敲瓦盆,最终发展成孝鼓,到庄子时已形成了丧鼓。至今,澧县艺人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周公治其礼,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从现有资料来看,起码有400年以上历史。
澧州大鼓传承
澧州大鼓在澧水流域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是澧县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澧县赢得了不少荣光。澧州大鼓曾多次在央、省、市电视台播放。艺人中有周子房、李金楚被纳入中国曲艺家协会,周召学、刘清斌、王方、刘静等22人加入了湖南省曲艺家协会。澧州大鼓艺人在宣传党的各项中心工作、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从2006年起,常德市宣传部等单位每年联合举办湖南省常德市鼓王擂台赛,在澧水流域引起了人们对澧州大鼓的进一步认识和关注。目前澧州大鼓已经成为澧县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尽管如此,年轻人中能够喜爱澧州大鼓的已经很少很少,因此,笔者与友人就澧州大鼓传承保护现状做了一次调查,提出了问题及对策建议。
澧县人民办婚丧嫁娶,必定会请上一班子说书人,热闹时鼓声甚至会连绵三天三夜。而农村每逢农闲,人们大多会聚在茶社里听打书,有时一听就是一天。澧州大鼓有时说的是子女的拳拳孝心,有时说的是历史长河的沧桑巨变,澧县人就在声声鼓书中成长,明事理,辨是非,知善恶。
版权说明:
文字:曾俞晓
音频:曾俞晓
编辑:曾俞晓
本期审读:朱晓璨
责任编辑:甘于恩
封面&插图:来源网络,侵删
往期回顾:
1.方言与非遗(音频)|郑依滢:“无丑不成戏”之潮剧的丑角艺术(饶平黄冈话)
2.方言与歌谣(音频)| 刘熹蒨:吊吊手(湖南常德澧县方言)
4.方言与非遗(音频)| 段若琳:许昌神垕钧瓷(河南许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