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田野杂记 | 林伦伦:重返溪西【转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林伦伦方言茶话 Author 林伦伦
本文转发自公众号“林伦伦方言茶话”
五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和太太、溪西小学校友阿红等一起回去了一趟溪西,想看看1974年9月-1975年7月间在那里代课的溪西小学,看看那个还来不及留下深刻印象的乡村现在到底是什么模样。
我在那里代课的时候,溪西乡属于澄海县十五乡公社的一个村(也叫大队)。它坐落在韩江北溪的西南,故名。
那时候的溪西村,是个人口不足2000的小村庄,全村土地面积大概也就一平方公里多一点吧。全村居民的姓氏倒有40多个,其中人数较多的是林、陈、张、刘等。这次回到溪西小学旧址,才记起原来它就是一间“林氏宗祠”。
摄影:阿红
旧时农村里的小学,大多办在祠堂里。我的印象中,这所乡村小学,学生也就有两三百名,教师也只有十多位吧。不少老师是语文、算术都能教的,当时叫唱歌(音乐)、画画(美术)和体育的老师们也都是非专业的老师兼任的。现在开玩笑时喜欢说:“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这在过去的村校里,那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倒过来说:“你的体育/唱歌/画画是算术/语文老师教的”,那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是一间公办的乡村小学,但民办老师比公办教师多。民办教师如果干得好,年份够长了,说不定也有“转正”成为公办教师的机会,就能捧上铁饭碗、吃上皇粮了。还有第三类教师——代课老师,就是班级多了,老师少了,有些课找不到老师上课,就临时找些人来代课:这是学校里等级最低的教师了。我那时候刚好高中毕业,尚未就业,随当小学教师的母亲到了溪西小学。校长一看,天上掉下来个“十八岁的哥哥”,学校里正找代课老师呢,就把我给聘用了,也算是学校捡了个便宜。
摄影:阿红
我教的是小学二年级的算术,挺容易教的。乡村学校的校风,十分淳朴。那时候的教师,尤其是民办教师,本身也都是农民。不少老师上课前刚干完农活,把粗桶、锄头等农具往教室外一撂,从后裤袋或者浴布包里掏出课本和备课本就上课了。老师们还有管教学生的习惯,学生一不听话,轻则大声训斥,重则教鞭(小棍子)伺候。学生回家也不敢向家长告状,我倒是看到过家长提溜着孩子来到校长室求老师帮忙收拾孩子的桥段:“老师,个早死囝过痞(pai2),我呾伊唔听,你个我相辅管教。伊唔听话你做你拌(buan6)拍,拍死就歇!”想想现在的孩子们,家长们宝贝着哪,老师哪敢动他们一指头。嘿,今年番薯唔比旧年芋,一时一局(此一时彼一时)也。
我在学校里还有一份美差。周六晚上校长和其他几位老师喜欢聚集在校长室打牌消遣。大概到九点来钟就会喊我去“关顶”(与隆城乡共享的集市,就在北溪大坝的一个水闸附近)买粿条。用一只竹篮,里面放着一只30公分直径的“轻铁锅”(铝锅)。那时候,素粿条大概也就是一毛来钱一碗,一人一碗,都盛在锅里。老师们一再交代要我跟店铺老板说多放些“葱珠朥”(爆油葱花)。老板看在常客的份上,每次都颤抖着手,加了几小勺在锅面上。有时候,还加买了一碟一块来钱的卤鹅肉,就叠放在盛粿条的锅上。那鹅肉飘出来的香味,通过鼻孔,直抵喉咙,我的口水自然而然就往外淌了。真的是有过偷吃一片的冲动,但再一想,咱多少还算是个老师——虽然是代课的,哪能偷吃呢!就咽下口水,把想吃的欲望强忍下去了。
我对溪西小学值得一说的贡献,不在于教书,而在于为溪西和十五乡公社创造了一项体育运动比赛的记录。说来也巧,就在1975年上半年,澄海要举行全县的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我在溪西小学的时候,空余时间经常打乒乓球。在公社教育组帮忙的溪西小学林培声老师知道我乒乓球打得不错,就把我推荐给了公社。我们以溪西小学跟我打球的几位学生为主力,再从十五乡中学和隆城小学等学校挑选了几名队员,组成了男女两支球队。我当教练,培声老师当领队。于是,教书之余,我就跟队员们“打成一片”了。没曾想,十五乡公社的这支名不见经传的乒乓球队男队,居然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四强。在四进二的半决赛中,输给了在城队,得了个并列第三名。十五乡公社在全县体育比赛中,从来也没有得过这么好的成绩,此后“十五乡”改名为“莲华”。所以,这项体育比赛记录也就“空前绝后”了。
摄影:阿红
溪西村中心有一座建于乾隆十三年(公元1749年)很袖珍的寨楼,称为“闳远楼”。寨楼呈四方型,寨楼长、宽只有约40米,楼墙厚约半米,属贝灰土建成的单层寨楼。寨内共有40间房子,寨前有一小池塘,也仅150平方米左右。在这个很“迷你”的“寨内”,一位叫“阿年”的年轻人在省文化厅、村委会和社会有识之士、志愿者的帮助下,办起了义务教育的“国学养正馆”。从2011年,至今已经坚持了10年,据说已经办出了一些名堂和影响,不但莲华镇各村有孩子来学习,附近的东里、溪南、盐鸿、莲下各镇,甚至连潮州市的铁铺镇也有家长送孩子们来这里学习。这真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也使我对乡村振兴看到了希望,因为村里面的交通、卫生、教育条件改善了,人民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在乡村的文化振兴方面,这个不起眼的小小“国学养正馆”就起到了播火、传薪的作用,正是“阿年”及其小伙伴们的坚持,才使这乡村有了文化的滋养园地,孩子们在这里养成了喜欢阅读经典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勤学慎思的学风。
突然,我想起了已经闲置了的、年久失修的旧小学遗址——林氏宗祠,如果能修缮一新,作为乡村里的蒙学、国学培训之地,文脉赓续,不亦宜乎!
溪西小学旧址林氏祠堂前面,是一片水稻田和菜园子,黄澄澄的谷子已经快熟透了,稻杆被沉甸甸的谷穗压完了腰。从稻田穿过去走不远,就上了北溪大堤。
登上大堤一看,真有点喜出望外,原来大堤顶已经修成了三米宽、几公里长的绿道,穿过了整个溪西村。汽车严禁进入,只供乡民们散步和跑步,附近的东里镇等地的居民也慕名而来。大堤内连接稻田、菜园子的水塘里,农民们养了“三鸟”(鸡鸭鹅)和淡水鱼,有的就在水塘边办起了“农家乐”饭店,还有茶寮。跑累了、玩累了就到茶寮、饭店里喝喝茶、吃只“走地鸡”、尝条“上水鱼”,现抓/捞现宰,肉质鲜美,口感弹牙。大堤外面一侧水岸边大约50米宽的湿地已经修成了珠链形的公园,除了原有的摩云擎天的木棉树和遮天蔽日的老榕树之外,新添的黄花风铃木、美丽异木棉等树花儿正开得正欢:一簇簇,一片片的金黄,一束束、一丛丛的粉红,把北溪大堤打扮得分外妖娆。草地上安置了儿童玩的滑梯、秋千等游乐设施和供大叔大妈们健身的压腿、展腰等器材。据说,周末这里很热闹,都是一家一家来的。
【延伸阅读】
3、糜 之 恋
【照片说明】
本文配图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本文作者所拍摄。
本期编辑:黄夏东
本期审读:黄夏东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回顾: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