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音山水(音频)丨龙祉均:在海珠探寻“黄埔村”(广州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2-12-22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的谅解!


广州黄埔村


千年古村落


广州有哪些“令人迷惑”的地名?

黄埔大道(天河区)→暨南大学就在这里!

海珠广场(越秀区)

白云路(越秀区)

海珠路(越秀区)

北京路(不在北京,在越秀区哈哈哈)

那……“黄埔村”在哪里?

海珠区哦~~

古港遗风

黄埔

黄埔村,位于海珠区琶洲岛上、黄埔涌北。这个繁华尘封的千年古村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黄埔村就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贸易港口。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间,登陆停靠过黄埔村的商船有5107艘,黄埔古港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平台。昔日繁华、古港遗风,令人惊叹!赫赫有名的黄埔港和黄埔军校,其得名就源自这个与它们隔江相望的黄埔古村。

黄埔村因水而生,因港而兴,是广州千年商港的典型代表村落之一,又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一口通商”的外贸名港,也是中美贸易开端等中国对外交流贸易重要见证的泊地。黄埔村的村落格局彰显着典型广府多姓宗族村落的特点,保留了港口小镇的地道风情。走在黄埔村的街巷之中,你会发现,麻石街、趟栊门大屋、古砖墙等古村面貌都保存得不错。

2009年,海珠区政府正式启动“黄埔古村历史文化景区改造项目”。经过多年的修缮改造,黄埔村从昔日的“商船打卡点”变成了各地游客来穗旅游的“网红打卡点”,古朴街巷、历史文物、传统美食、文艺小店、农家乐等各有卖点。当然,古村活化后的发展机遇难免会损失掉一些古村本应该有的宁静和生活气息。

黄埔村内的历史文物建筑众多,今日就来说说“惇慵街10号”的故事。

冯佐平故居位于黄埔村惇慵街10号,俗称“日本楼”,建于民国14年(1925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冯佐平到日本求学时认识了日本天皇裕仁的侄女,不久之后,他们结为夫妇。民国13年(1924年),40岁的冯佐平携妻儿一家4口回黄埔村定居,民国14年(1925年)兴建了这座富有日本风格的小洋楼,是中日友好交往的实物史证。日本侵华期间,有一队日军闯入黄埔村。眼看村民即将遭受屠杀,突然,冯佐平的妻子出现在日军面前,亮出了一把宝刀。日军见刀后放下军刀,崇敬地向刀拜了拜,然后退出了黄埔村。抗战期间,日军从未到黄埔村扫荡。

除了“日本楼”,村内还有海傍街、姑婆屋、黄埔直街等特色景点。

讲完故事,村内的美食亦是令人回味。艇仔粥、姜撞奶、双皮奶、芝麻糊、芝麻糖、花生糖、咸酸等,数都数不完,另外,还经常有村民摆地摊售卖杨桃、香蕉、番鬼荔枝等水果。

总之,来黄埔村,边逛边吃,一大乐事!

本期编辑:龙祉均

诵读:龙祉均

图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本期审读:区淑妍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回顾

乡音乡情(音频)|冼奕希:老街记忆——中山六路(广州话)

方言与景点(音频)|曹海曼:小巧玲珑的余荫山房(广州番禺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丨何倩欣:广州艇仔粥(广州话)

方言与景点(音频)| 龙祉均:广州中山纪念堂(广州话)

扫码关注我们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有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