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山水(音频)| 魏艳:接三湘通九派之汉江(湖北襄阳话)
接三湘通九派之汉江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地理环境
汉江,又称汉水,是长江的一个支流,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襄阳以下又称为襄江、襄水。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个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注入长江。汉江长1577km,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
汉江为襄阳的母亲河,城因水而生,水再繁荣城。襄城与樊城,在汉江的哺乳下成长至今。从1969年以来,桥梁,开始替代密集的舟船。汉水,变得更加宁静秀美,襄阳,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化源头
汉水是楚文化、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的源头,最值得一提的是它是神话文化的源头。经相关专家学者考证,中国神话中最古老的故事在汉江流域都能找到它的原型,并且在民间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很多历史研究表明,汉江流域在殷商之前,就崇拜鬼神。如,战国末期屈原的《离骚》等许多作品中可见一斑。直到今日,在汉水流域民间还存在崇拜鬼神的普遍现象,尤以上游为盛。如《白蛇传》、《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后羿射日》等,都起源于三千里的汉江流域。从东汉到北宋近千年时间里,湖北乃至长江中游的政治、文化中心长期在江陵与襄阳之间摆动,江汉地区一直是风云际会、人才荟萃之所。
历史地位
我国历史上有过很多的“国家级”军事重镇,徐州算一个,襄阳算一个。南北分裂时期,南方王朝欲与北方王朝抗衡,一般来说有三个战略防御体系:东部的淮河防线、中部的汉江——襄阳防线、西部的汉中秦岭防线。襄阳往东南是长江中下游的重镇武汉,由武汉可向南通过湘江进入湖南、广东,由武汉可向东顺长江东下至江南,这是南方王朝国都所在地区地。南方王朝的防御体系就像一条蛇,东部地区是蛇的头部,西部地区如巴蜀是蛇的尾部,而据汉江中流的襄阳则是蛇的腰部。襄阳或者说是汉江,是南方王朝防御北方进攻的中间防线,守住汉江防线则南朝无忧,守不住,则遗患无穷。
对于北朝来说,只要拿下汉水和襄阳,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南朝大门的钥匙。如,西魏(北周)得襄阳,元朝得到襄阳,南梁和南宋三线防御体系则被打乱。汉水承载着太多的悲壮历史,由西向东最终在武汉汇入长江,席卷入海。
风景观光
古代时,人们逐水而居,码头渡口是人们交通的中转站,如今码头成了这片江域的地标风景点。现在依然留存的码头风景,著名的有小北门码头、檀溪码头、鱼梁洲码头、官渡码头、千福码头、梯子口码头、林家港码头、隔江相望的大码头等。
1970年襄阳汉江大桥建成,襄阳人习惯称为汉江一桥,是公铁两用大桥。整个铁路桥长892米,公路桥长812米。1992年襄阳长虹大桥建成,南起襄城檀溪路与环山路交叉口,北接樊城大庆西路与长虹路交叉口,全长约2187米,微呈拱型的桥面宽约22米。2013年9月襄阳卧龙大桥建成,北端位于樊城区,南端位于襄城区,桥长4581米,塔高122.5米,主跨310米,成为汉江桥梁史上,最长、最高的桥,被誉为一座小型的“桥梁博物馆”。
汉江两岸,生活继续,并在前行的路上,追寻历史足迹,细数着岁月历史,分享着眼前的美好!
(方言点:湖北襄阳)
往期回顾:
本期审读 | 叶祎祎
本期编辑 | 魏艳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投稿邮箱 | jnufy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