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音的故事(十四)| 朱晓农:咝音与虎跳峡(连载)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0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是公众号的管理者,原作者将在文末标明,敬请谅解!



 咝音与虎跳峡

虽然人的上声道很长,但是可以利用来产生具有区别的语音的部位并不是很多。人的调音器官由两部分构成,从双唇到上齿到上齿龈后面的硬腭、软腭,以及后面的咽腔壁,因为不能大范围移动,所以都被称为是被动调音器官。而我们的整条舌头,从前面的舌尖,到后面的舌面,舌根,由于可以灵活移动,因此被称作是主动调音器官。发音的时候,主动调音器官向被动调音器官靠拢,两者紧密配合构成阻碍。我们一般就是用发某个辅音所需的主动-被动调音器官来定义这个辅音。


人的舌头虽然很灵活,但是灵活的部位主要在舌头的前端。人的舌尖可以轻而易举地与口腔中的很多部位发生接触,但要移动舌面后部和舌根,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了。舌面后部可以作简单的上下运动,靠拢软腭、小舌,但是无论在运动上还是感觉上都比较迟钝,无法与口腔中其余部位进行接触。读者可以自己试一下。因此,分别语音的重任主要就落在了舌冠上(包括舌尖、下舌尖、舌叶)。虽然舌冠部分只有那么一点儿领地,但却能调制出很多有精细差别的语音。当舌尖放在上下齿之间时,就可以发出齿间音;放在上齿龈后面时,就可以发出齿龈音,而当舌尖上卷时,又可以发出卷舌音。不仅如此,舌尖后面的那一小片又可以和被动调音器官有各种组合,发出汉语中常见的j [ tɕ]、q [tɕh]、x [ɕ],以及英语中常见的ch [tʃ] 来。所以,虽说舌冠只占整个舌头的那么一小点儿,但他的调音功能是最大的。

上一节我们讲到过擦音。擦音其实可以分成两类。这两类就是按照其主动和被动调音器官的部位来分的。在舌冠与齿背到龈后接触的那块范围中的擦音,从齿龈音 [s] 开始一直到舌面龈腭擦音 [ʃ] 、[ʒ],都叫做咝音;而剩下的那些个擦音,包括位于咝音之前的唇齿擦音 [f], 齿间清擦音 [θ],以及位于咝音位置之后的舌根软腭清擦音 [x],都叫做呼音。从听感上来说,咝音比较高,比较尖锐,摩擦也强;呼音比较低,比较圆润,摩擦比较弱。当然,发咝音的时候也比较用力一些。

为什么只有在齿-龈区域内的音才会具有咝音特征呢?我们先带大家去参观一下云南丽江的一处名胜——虎跳峡。在虎跳峡上,两山夹峙,中间立着青黑色的虎跳石。金沙江从两侧越过断崖,凌空跌落,以雷霆万钧之力冲向崖底,又弹跳而上,形成万朵雪白晶莹的浪花,断崖之下,波涛回旋翻滚。有一位清代诗人曾经这样描写虎跳峡:“劈开善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这首诗实际上已经揭示了虎跳峡的壮丽景象形成的原因。由于两边都是绝壁,峡口很窄,因此,水流到了这里就以很快的速度冲出,而高速前行的水流却又被江中的虎跳石所阻挡,水石相激,就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形成了壮丽的景象。


事实上,咝音的原理跟虎跳峡一样,是口腔的生理构造导致的结果。从齿龈处向外冲出的高速气流,一下子就被上齿挡住了。气流与上齿的冲撞,撞出了强烈的空气湍流,表现在听觉上就是强烈的摩擦。而呼音则不存在一个在气流高速冲出之后的阻碍,因此听上去则平稳柔和多了。可见,语音的变化是与物理规律相吻合的。


(原载《叫我如何不想她——语音的故事》,朱晓农、焦磊著,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一版)

END

往期推荐:

语音的故事(一) | 朱晓农:语音有什么可研究的?(连载)

语音的故事(二) | 朱晓农:发音弹琴:语音学研究些什么?(连载)

语音的故事(三)| 朱晓农:什么是元音(连载)

语音的故事(四)| 焦磊:丹尼尔·琼斯和保尔·帕西(连载)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刘怡

审读  |  唐榕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投稿邮箱 | jnufyzx@163.com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