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 | 张屏生:《嘉义县东石乡闽南话研究》前言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嘉义县东石乡闽南话研究》书影)
《嘉义县东石乡闽南话研究》前言
我在2001年在姚荣松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投入《闽南语常用词辞典》的编纂工作,初期是负责编纂体例的撰写,到后来包括收词、定音、以及词条释义、用字、词性、方言差的调查……全部都得参与,当时本土语言教育的施行,刚在起步的阶段,对于台湾闽南语辞书的编纂,有强烈的需求和期待,我深深觉得个人的学术成就固然重要,但是对于社会将会有重大贡献的闽南话辞书编纂工作,更要有“舍我其谁”的自觉,因此当时做得很投入。
我从1990年开始从事台湾汉语方言的调查工作,除了花莲、新竹和嘉义之外,台湾每一个县都曾调查过。为了弥补这个缺憾,2005年4月我到嘉义调查方言。当时我只是想找一个嘉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方言来调查,整理出一本生活语汇,以便日后做比较研究之用。我向来都是做传统方言的调查,这种调查远比社会调查和专项调查要困难复杂得多,因为调查者本身要懂得比较多的基础语汇,询问的方式也要能够随机应变,这样记录的语料才能够提供各种不同学术研究的需求。当时我请萧藤村老师帮忙,因为萧老师当时已经退休,而且潜心研究台湾闽南话,他的主要兴趣是台湾闽南话书面语和口语的记录研究,和我的学术兴趣相吻合,所以他很乐意协助我。我原先只想选一个嘉义县的方言点来调查,但是萧老师从严格的学术角度来思考,他帮我找了全嘉义境内各乡镇的发音人来让我调查,我想这样也好,我就每一个乡镇都先做一份简表,之后再选择嘉义市和东石乡做传统方言学的调查。
东石乡闽南话接近泉州腔,和鹿港腔有点相似,比较少听到,调查起来比较有趣。东石乡是台湾牡蛎的重要生产地,在台湾大部分卖牡蛎的人都会标榜自己卖的牡蛎是东石出产的,当地居民每天都在家门口路边“剖蚝” (把生蚝的壳打开,取出里头的蚝),卫生环境比较差。在东石调查调查最大的困难就是中午没有地方可以午睡,所以下午就会问得很挣扎,我到了中午如果无法睡午觉,下午就常常会问到自己打瞌睡,这样就会影响调查的质量。比较庆幸的是东石的发音人配合度都很高,各种知识都很丰富,其中还有读过私塾、懂得读书音和呼八音的发音人,所以调查得特别有成就感。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一天晚上我在东石当地调查,刚好有一个老人在剖蚝,他同意让我调查,我就蹲在路边一座灰暗的路灯下面,发音人一边剖蚝,一边回答我的问题,突然间觉得手臂上有一阵蚊虫叮咬的刺痛,就随手一拍,发现手上留下一滩血迹,拍死了几只蚊子,这才发现蚝壳附近有成堆的蚊子,嗡嗡地飞来飞去,但是发音人却浑然不觉,这是我在东石调查比较特别的经验。东石的发音人除了一般基础语汇的调查之外,还调查了《三字经》、《千字文》,文读音和渔谚,语料相当的珍贵。
本书能够完成,首先要先感谢东石当地热心的发音人吴庆堂、吴文远和吴丁丑,他们愿意接受我磨缠式的询问,而且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盎然的兴致。其次是要感谢萧藤村老师的指点和带领,才能在东石找到优质的发音合作人,让调查工作进行得更有效率,特别是他所编纂的《台湾话俗谚语典》,是我谚语解释的重要参考数据,尤其是渔谚方面。另外也要感谢吕茗芬多年来以始终如一的精审态度参与了编辑与校对事务,降低本书的错误率。虽然本书完成之后后续的增补、校对工作一直在做,但是错误总还是有的,我们很期待热心的读者能够不断给我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让我们“知错能改”,毕竟“知音的反对要比外行的同意更教人高兴”。
张屏生 2022年3 月于屏东驽马斋
(《嘉义县东石乡闽南话研究》,张屏生著,2022年4月版,本刊编辑部对个别文字有改动)
(张屏生教授2019年8月在田野调查中)
本期编辑:吴雯欣
本期审读:吴雯欣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相关推荐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希望各位点进广告或通过打赏来支持我们的事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