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人 | 张屏生:龙虫并雕的理想与现实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0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张屏生:龙虫并雕的理想与现实

我从1992年开始进行台湾地区方言调查的田野劳动,所撰写的都是偏向学术研究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记得有一次在澎湖和当地的文史工作者讨论澎湖方言语音特点的趣味,我用很学术的语言来描述,例如湖西人讲话常把一般闽南话/ɔ/韵的例字念成/io/韵,他们觉得这样叙述并不容易让阅读者感受到湖西方言的特殊性,他们建议我是否可以用比较通俗的方式来表述,例如“湖西人把‘天乌乌’thĩ33ɔ33ɔ 55,说成thĩ33 io33 io55”,这样不懂音标的人就看不懂,倒不如写成“湖西人把‘天乌乌’,说成‘天腰腰’”,这样或许能让更多人认识。当时我很不以为然,因为我写东西的对象就设定在有相当语言学基础的人,因此对于他们善意的提醒并未认真的对待,也没有调整我写作的策略。后来在2001—2004期间我担任《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编辑委员兼副总编,这个工作牵动了我整个学术研究工作的倾向,我努力地思考我是否还要继续躲匿于自己学术研究的象牙塔,或者要让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通过更浅显易懂的描述来让一般的社会大众瞭悉,这是出自治学历程中所蓄积经验的反省,于是便开始也撰写一些社会大众容易看懂的学术论著。但是要将艰深的学术内容“深入浅出”实在不容易,我曾努力过,但失败得更多。大陆学者王力的论文集叫作《龙虫并雕斋文集》,他说的“龙”是指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给专业人士看的学术论文,而“虫”则指那些内容比较浅显的普及性文章。虽然这是他早年谋划生计的一种手段,但这也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也算是对我另外一种形式的策励。说来也幸运,在我研究闽南话的道路上认识了萧藤村老师,他早已建立一个可以终生持守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且始终保持一贯的态度。他一直想要独力编纂一本《台湾闽南语辞典》,但是他认为词汇的收集,不能光靠田野调查,还应该从闽南话文献中去寻觅;而我听了他的想法之后,也提供可否从传教士编纂的闽南话辞书中来查找,因此从2014年开始,萧老师和我、董育儒、吕茗芬将一系列的闽南话辞书建立成语料库(目前已经整理10本),方便日后数字化的运用,在整理过程中也摘录了不少有用的词汇。其次就是“歌仔册”的整理,因为“歌仔册”就是个挖掘闽南话旧有词汇的大宝矿。目前萧老师和他的义工打字团队已经键入两千多本的歌仔册内容,并经由他缜密精勤的校对,然后再进行文本的解读工作,并接续未来的研究。我建议他先挑一部歌仔册做个样本,让社会大众试读看看。《韩文公祭十二郎歌仔册解析》(底下简称《韩文公》)就是他初次试作的样本。在撰写之前,萧老师就明确了“雕虫”的写作目标,他设定的主要阅读对象是一般社会大众,不是术业有专攻的专家学者;因为歌仔册原本就是通俗浅显的民间文学,如果把它过度学术化,反而会降低读者阅读的兴趣,这也是萧老师一贯的写作思维。


歌仔册《韩文公祭十二郎》原书书影(厦门尾头文山书社1930年第一版)

由于歌仔先的用字逻辑是要读者能够“望字生音义”,有时候明明就有确切的汉字,歌仔先却要使用自己的“生僻造字”,因此常被误解成毫无学术根柢的“现代仓颉”,向壁虚造出一些自以为是的“通俗字”,有趣的是这些字居然能够在“通行既久”的传播使用之后,也能“约定俗成”,虽然这些“通俗字”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在当时的学术环境,能够选用这种别出心裁的“创造性通俗字”来书写,也是一种不容否定的贡献,学界必须从正面积极的角度看待歌仔先的用字策略。而且正确解析歌仔先用字的学术构思,是看懂歌仔册的必要步骤;萧老师在“俗字”单元将“通俗字”的不同属性做了充分的说明,让读者能够对《韩文公》的用字策略有概括的认识。其次要读懂歌仔册得有相当程度的闽南话语感,语感的培养主要还是要有闽南话使用的环境,并且能够实际交谈,很多词汇的意思得要通过语境,才能有相应的理解。萧老师是拥有闽南话深厚语感的佼佼者,他就像一部活辞典;有一次我向他问了一个词“□”tng3,意思是“稀饭煮好之后,先让它放置一段时间,让米粒和稀饭汤更好的融化,这样稀饭的口感会更好。”我原先写了一个替音字“顿”,后来有机会问了大陆闽方言研究的学者李如龙老师,李老师提供了“涨”;但是萧老师通过“涨”联想到了“胀”,李如龙老师表示“胀”更合适。凡是我在闽南语研究上碰到的大小问题,在第一时间总是请教他,他也总是不厌其烦,毫不保留地分享他的学术心得。

歌仔册《韩文公祭十二郎》原书内页(厦门尾头文山书社1930年第一版)

《韩文公》经由萧老师的解析后,读者应该更能够读懂《韩文公》一书的内容;更可贵的是萧老师深通“文学的本质在语言”的道理,他认为经由语言的考察认知,并运用精确量化操作的研究统计,才能将《韩文公》的内容做出优质的文学赏析,因此他在语言形式和修辞手法这个部分做了多视角的全面分析,让读者可以更深入了解地方文学之美。《韩文公》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歌仔册研究的导读”,看完此书对于歌仔册这种文学体裁将会有更进一步的熟稔和欣赏。2022年3月于屏东驽马斋


本期编辑 | 丁俊钦 

本期审读 | 杨玉婷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文章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学人 | 张屏生:这是一件苦差事,但总得有人去做 (《台湾闽南语网络词典》前言)

行走田野杂记 | 张屏生:有目标的人,才能走得远——《台湾话俗谚汇编》序

学术探论| 张屏生:高屏地区客家话次方言的词汇差异

人物 | 古三:行走田野  品味人生——访台湾著名方言学家张屏生教授

行走田野杂记 | 张屏生:一旦你决定开始,你就得坚持下去(《金门方言研究》后记)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有养成打赏的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