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民俗(音频)丨谢虹虹:及元宵,喜相约(茂名信宜池洞话)[转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汉语方言馆 Author 谢虹虹

及元宵

喜相约

     回忆儿时,爷爷最爱带我去看戏,特别是元宵节,我们会早早地把晚饭当下午茶来吃,只为了去看信宜“飘色”的巡演。记忆里,看“飘色”的人很多,爷爷会把我放在他的肩膀上坐着,只为了能让我比别人看得更清楚一些。爷爷第一次带我去看时,我凭着以往的认知,坐在爷爷的肩膀上双手抓着爷爷的耳朵说“他们怎么会站在天空中?他们都不唱歌的。”接着爷爷就会给我讲每一个“飘色”演的是什么,其实那时我也听不懂。 

简单来说,“飘色”是呈现戏剧或者故事中某个片段的一种表演艺术。它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在不同地区有飘色、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

信宜飘色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但当地艺人有这样一种说法: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粤西一带禁演粤剧,粤剧艺人就想出了将粤剧某个片段制成造型,在元宵节时由人抬着游街欢庆。从历史源头说,飘色也是农民祈求保平安的一种求福活动。飘色的造型多取自于历史典故和传说中的故事及人物,它往往都是表现农民的惩恶扬善的朴素愿望。

飄色以“板”为单位,每一板飘色由色台、色心、色脚和色梗组成,混合成一体。飘色一般由三至四人,推着一张长二米、宽约一米、高约零点八米的色台游街,色台上凌空飘起由小孩扮成的各种人物或动物。几个小孩仅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犹如腾云驾雾般出现在观众面前,画面非常的空灵。

信宜飘色




“色仔”“色女”是飘色的亮点,他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年龄只有8岁左右的容貌俊俏的小孩。他们不仅要克服被凌空抬着的恐惧,还要在表演时展示出人物应有的神情。

色梗是支撑“色仔”“色女”的支架,也是飘色的核心。其一般由经过精心伪装过的钢枝制成,不仅能营造出“飘”的效果,而且能够保持“色台”的平衡,并能巧妙地安排好“色仔”“色女”的布局。


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游街的形式表现故事片段。信宜飘色打破了飘色的传统制作工艺,以其庞大的飘体、磅礴的气势、高超的技艺、栩栩如生的表演,连夺两届中国民间飘色展演最高奖“百花奖”,列为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民间民俗一绝。


信宜飘色

每至元宵,飘色的游街表演会走遍家乡的每一片土地,家乡的新闻也会同时联播,仿佛在告诉离家打拼和学习的人,信宜在越变越好。

观赏飘色,其实是信宜人对元宵的一种仪式感,是我和爷爷的专属约定。



图文转载自公众号:汉语方言馆

本期编辑:龚婉婷

本期审读:廖婷婷

责任编辑:甘于恩

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有养成打赏的习惯,提出提倡每个月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