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郑定欧:谈编纂《澳门特有词词典》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
编按:郑定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半年。本刊机缘巧合,找到郑先生八年前发表的有关澳门方言词典的宏论。编纂方言词典,是保存地方传统文化的好方法。我们也借此机会,呼吁广东省重视各地方言词典的编纂,虽然工程浩大,但做好这件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特别希望各地的企业家和善心人士,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从而留住方言,留住母语!善哉善哉!
//
提 要
本论文旨在给二十年前即构思之澳门特有词词典作示例说明。从文化上说,澳门见证了四百多年来中葡相互交流,由此出现了大量因应其于各个发展阶段的特有词。这些从社会语言学意义来说的特有词,有些已经消失,但不少仍见于当代之语言生活。该词典计划收集1200—1500个条目,涵盖澳门当代社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算起)的各个主要方面。本论文提供相关的示例。
关键词
文化特有词 澳门之社会语言环境 文化词典
澳门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外国人(葡国人)长期管治的地方,也是第一个对外通商的口岸。近五百年来,中西语言文化的沉淀非常丰厚。编纂《澳门特有词词典》(下称《词典》)的构思源自二十年前,当时本人兼职受聘于东亚大学(澳门大学的前身),为来澳的葡籍教师及研究生用法语开设汉语语言学课程。从那时候起,本人开始接触澳门文化以及澳门文化与葡国文化良性之互动。其间澳门学者也曾数次撰文,探讨编写反映本土语言与文化辞书的可行性。当前澳门回归已愈十五载,本人认为,是认真探讨编纂《词典》的时候了。
中山大学已故高华年教授早于1989年在广州举行的第二届粤方言国际研讨会上指出:粤语有两个代表方言,即广州话和香港话。澳门话呢?这得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澳门的语言生态环境,说实在话,并没有产生足可以标榜为“澳门话”的粤语变体;这关乎人口规模、人文氛围、社会条件等。二、前述一点并没有丝毫影响到澳门拥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以及与葡国文化良性互动的表述方式的存在。这种存在犹如一扇窗口,让世人了解中国南端这块土地的演变,也犹如一块柱石,伴随着五六十万澳门人多姿多彩的生活。这种存在,我们就誉称之为“澳门特有词”。
“澳门特有词”,顾名思义,指的是普通话乃至于香港话、广州话里所没有的词,偶尔有的话也是形同而义异的词。我们认为,这类特有词,更多的是体现人文性而不是百科性,亟需加以发掘、收集、整理、更新、登录、出版。时间跨度约为一百年,所选取的词条不见得很多,但预计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可是,这样旨在保留历史、规范资料、激活本土文化的编纂工作完全是值得的。下面略举数端,以飨读者。
1.西洋
特指葡国。一般人认为该词泛指“欧美各国”,不过,澳门古有“西洋坟场”,初期专门埋葬死于异乡的葡国人,后也容纳他国人士。后有“大西洋银行”,葡国最大的银行。近有“西洋观音像”,它是由葡籍女设计师所构思,糅合了中国的佛教文化和欧洲的雕塑风格而得名。“西洋”作为属性词,也可构成“西洋仔”“西洋妹”(特指葡国男女青年)视使用场合,略含贬义,宜慎用。1999年底澳门回归之后,不少葡籍人士返回葡国,此举被称为“返西洋”。
2.莲
澳门拥有不少别称雅号,如“蠔”“镜”“莲”。澳门古有“莲山”之美誉。今新口岸景点之一有“盛世莲花广场”,当中的“盛世莲花”雕塑乃是中国国务院在澳门回归日赠送的礼物。莲花盛开象征澳门长久繁荣昌盛。三层红色花岗岩的基座,代表莲叶,比喻澳门三岛。由此,不难理解澳门特区政府的区旗為绿底玉莲。澳门市花为莲花。连澳门赌王何鸿燊的新葡京的造型也近似莲花。
3.埠
以“埠”(靠海拥有码头的市镇)为中心词的民俗名称。香港称澳门为“梳打埠”(参见该词条);澳门称香港为“隔篱埠”(粤语之“隔篱”指附近);早年澳门称澳门本身为“咸虾埠”(参见词条“咸虾”)。
4.澳门话的葡源词
澳门话里的葡源词为数不多,一般流行于上世纪的五十至八十年代,大都跟日常生活有关的简单名词,如:番茄、多层的手提饭盒等等。其他词类借用极少,如代词“笃度”(tudo,指全部或所有人)是个例外。由于葡萄牙在四百多年对澳门的管治期间采取十分保守的语言隔离政策,学习葡语始终是极少数人的特权,以至于自澳门回归后,葡语在现实的语言生活中急速地萎缩,澳门话中的葡源词随之已基本上消亡。
5.土生葡人
早在十六世纪之初,葡萄牙人是一个海洋民族,一个开放民族,跟外族通婚的兼容性很强。土生葡人原指满清以后葡萄牙人与中国汉族人通婚所产生的一个特殊群族。在这个群族里,人们同步地分享着两种文化(中西文化)、两种宗教(天主教和佛教),两种语言,两种生活方式而自得其乐。今天的土生葡人指的是在澳门土生土长而具有葡萄牙血统的人土,他们大多数人已把澳门视为自己的家,自己的根。
6.手信
一般认为这是指“出远门捎给亲友的小礼物,也泛指上门拜访时所带的礼物,因而另称‘伴手礼’”。这种解释有别于澳门人的理解。澳门之“手信”,特指游客捎带回去馈赠亲友的点心,以饼食为首选,如杏仁饼、老婆饼(甜)、老公饼(咸)、鸡仔饼等。另外,还有烤牛肉干、烤猪肉干和特制的海产海味。其他形形式式的礼物一概不纳入手信的范围。目前手信业已成为澳门经济的一大奇观,衍生出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7.开埠
是妈阁庙(参见此词条)见证了澳门的开埠历史。1553年第一批葡萄牙人来到隶属广东省香山县的蠔镜澳。登陆的地点正好就是妈阁庙前地。从今天的地图来看,从妈阁街,经过亚婆井前地(参见此词条)一直北上到圣奥斯丁教堂,就是葡萄牙人最初落脚的地方,从此掀开了澳门开埠的历史。
8.澳门街
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往往自豪地称澳门为澳门街。澳门街,其实并不是一条街道,在地图上并没有这个名称,但是,当你听到旁边有人说:你在澳门街有房子,你就是中产阶级了,这个人百分之百是澳门本地人。不然的话,他绝对不会用“澳门街”这个名称的。这是一种自然表露的情怀,一种身份归属的自豪表述。一句话,“澳门街”应被理解为“澳门这块我生于斯的地方”。
9.赌王与赌圣
在澳门博彩业历史上,一生不赌的何鸿燊是“赌王”。可是,叶汉才是名符其实的“赌圣”。他的金玉良言是:“赌博无必胜,轻注好怡情,闲钱来玩耍,保持娱乐性。”
10.蠔镜澳与澳门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把澳门归属于南海番禺县。大批中原人定居于澳门始于南宋末年。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的典籍里最早同时出现“蠔镜澳”和“澳门”两个名字。后者之所以最终取代前者,是由于当地泊口(古代船民称泊口为澳)两边各有一山(北台与南台),远望如一扇开启的大门。故此,“澳门”得以保存并延续应用至今。
(原载《粤语研究》第16期,2014.12)
本期编辑:曾 岭
本期审读:罗义洋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回顾
特别推送 | 郑定欧:广州话将字句的调查
学术探论 | 郑定欧:词典-语法-教材的链接【转发】
回顾 | 李蓝、甘于恩: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暨汉语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前言(附会议论文目录)
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