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 | 甘于恩:《雷州半岛客家方言字音》序
湛江师范学院是粤西乃至广东省知名的、以培养师资为重点的高等学府,历史悠久。据说近期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更名有利也有弊。就像北广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也有很多人为之惋惜了一阵。依我看来,湛师的更名,副作用就是其深厚的底蕴一时无法在“岭南师范学院”得以体现,不少人暂时无法把“岭南师范学院”与那所为广东省培养了诸多杰出人才、在科研上多有贡献的著名粤西高校相联系。不过,凡事皆有两面性。更名的正面意义在于,“岭南师范学院”将自己的内涵更加扩大了,使学校师生的使命感更强了:“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着眼于大岭南地区的高等学校,而不是以前局限于湛江地区的地方院校,学校将来的布局和发展,也要有“大岭南”眼光,学校的招生、教学和科研,都要有这种意识。否则,更名就只是玩玩文字游戏,失去了其历史赋予的重要意义。
(《雷州半岛客家方言字音》书影,赵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说了以上这些话,似乎与《雷州半岛客家方言字音》的题旨没有什么关系。其实,我想说的就是,湛江地区方言是个语言的“富矿”,值得身处此地的岭南师范学院好好重视,组织力量予以调查、研究和保护,为湛江独特的语言资源的传承尽心尽力。不过,雷州半岛通行的三大方言(粤、闽、客)又并非自生的方言,皆来自他处,湛江话与广府方言密切相关,雷州话与潮汕话、海南话有不少相关性,与福建闽语同属大区方言,至于这一带的客家话,乃是后期从粤中、粤东迁来,这几地的客家话,沟通毫无问题,语言的相似性很强。尽管如此,三大方言到了粤西之后,与当地的土话、土语发生了接触,也有不少变异。因此,我们了解湛江地区的方言,不能只顾静态地、孤立地描写其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而不去研究它跟相关方言的异同。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有“大岭南”的眼光,知晓相关大区方言的重要特点,对原居地方言和迁出地方言进行对比研究,弄清其间的差异,追索差异形成的动因,使方言研究真正成为一个活的学问,为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和理论语言学提供宝贵的语料。当然,这是比较高的要求,也是我们方言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作者赵越博士)
赵越老师是暨南大学方言学的在读博士生。入学以后,学习勤奋,尽力弥补母语背景的不足,多次提交论文参加学术研讨会,专业素质有很大的提升。又积极申请科研项目,承担省、国家级别的课题,利用假期到粤西各地调查客家话,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其田野调查能力及听音审音能力也大为改善,已具备独立开展田野工作的能力。《雷州半岛客家方言字音》就是其这两三年来奔走田野、深入民间的调查成果。她很早就把她的调查成果打印给我,但这两个月忙于国家项目的调查工作和教学科研,一直拖到今天,方利用端午节的时间,翻阅了送来的书稿,觉得书稿至少有3个可取之处:
(1)《雷州半岛客家方言字音》提供了雷州半岛客家方言的分布及使用人口的数据。语言分布及使用人口等数据,是国情调查的最重要的内容,可以为语言政策的制订提供最直接的支撑,也可以为地方语文教学提供现实依据。可惜的是,我们开展的人口调查,往往没有这些数据,实在是很不应该。《粤西客家方言调查报告》(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情况,但数据多靠估算,笼统且不够细致,时间也比较久远,已经无法充分地反映客家话的现实情况。《雷州半岛客家方言字音》列出廉江、遂溪、雷州、徐闻等地的客家话人口及分布区域,得出本地客家话人口已经超过60万的结论,为下一步开展本地区方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雷州半岛客家方言字音》整理了廉江、雷州、徐闻共8个客方言点的基本音系。搞方言研究,必须依凭语音研究作为基础,这是语言学常识。可是这个常识常常被一些学者所忽视,不少从事方言词汇、语法研究的学者,经常在没弄清基础音系的情况下,便开展其研究,或曰词汇、语法研究可以不管语音,独立开展,结果其研究成果,要么注音缺乏系统性,前后矛盾,要么关键的语法点没有标音,研究失去可感性。有鉴于此,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对于后备研究力量的培养,一直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强调音系研究的重要性。现在赵君做了粤西客话的音系整理,为我们初识该地区客家话的语音面貌,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等于为下一步词汇、语法研究,打下坚实的语言学基础,值得赞赏。
(3)《雷州半岛客家方言字音》还提供了8个客家方言点3420个音节的读音,这是《雷州半岛客家方言字音》书名的最大原由。现在一些方言学者,热衷于建构宏大的理论“大厦”,说实在话,这是一种不好的倾向。方言研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强调用事实说话,在严谨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建构理论。如果对方言语音面貌的基本情况都不甚了了,便一味地进行理论创新,那的确是很危险的。李荣先生说得很好:“迷信一种流行的语言学理论是要上当的。研究语言的人千万别忘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语言比语言学丰富,语言学的理论必须建立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方言1983年2期,91页)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方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方言调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我们对广东方言的了解增加了许多,取得了诸多有分量的成果。但是,相比起语言现实来说,这些成果不过是“冰山一角”(而且由于条件的限制,以往的成果尚有不足和局限,有必要从新的角度加以调查和认识)。我们一定要防止自满情绪,要克服“调查到顶”论的影响,继续开展大规模的方言田野调查,并将整理出来的结果,公诸于世,让学界共享。我觉得,雷州半岛8个客话点数千个字音的整理,便是建造方言学术大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后续的研究可谓“功德无量”。
前面说过,方言研究要有大局观,要有比较意识,也要有理论意识。从这点来说,《雷州半岛客家方言字音》只是做了一项很初步的工作,未来的研究任务还很繁重,可做的研究课题还很多。我曾在《南方语言学》第5辑上说过:“我们对于全省方言的全貌了解还是很不够的,尤其是对于乡镇、农村的方言,更是缺乏全面的调查。乡镇方言保留不少早期方言的信息,非常珍贵,必须抓紧进行抢救性调查。”(《广东汉语方言研究的格局与思路》)赵越作为方言学的新兵,有热情,有干劲,有一定的方言理论素养,掌握技术快,欠缺的就是田野调查的历练。好在我主持的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研究”中,由赵越主持了子项目“雷州半岛汉语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并已正式开展。相信赵越在主持子项目的过程中,一定可以接触更多的汉语方言,从中归纳出有价值、有认识意义的理论,为广东汉语方言的研究,为中国地理语言学的发展,贡献其力量。
由于某种因素的局限,《雷州半岛客家方言字音》还没有就客家方言进行区内和区外的比较研究,体例上也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这些问题需要引起赵越注意。我希望赵越以此作为起点,迈向新的学术高地。“山高人为峰”,广东的方言人,特别是后起之秀,应该要有这样的学术气魄。
是为序。
2014年端午节夜草成于华师教师村
(《雷州半岛客家方言字音》,赵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
学人 | 詹伯慧:一次为语言研究提供服务的成功实践
学人 | 丘学强:《方言岛——深圳大鹏话研究》后记
学人|张惠英:《崇明方言大词典》前言
-end-
本期编辑:刘晓倩
本期审读:刘晓倩
责任编辑:甘于恩
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