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特产(音频)| 陈倩怡:家乡风味,地下珍果——马蹄(上)(番禺洛浦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1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为农产品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因此被称作“鱼米之乡”。在番禺洛浦,更是有着独特而负有盛名的农特产品——马蹄、茨菇、灯芯草,这三样农产品被称为“三宝”。今天就先来介绍一下第一道风味,地下珍果——马蹄。

有的地方把这种清脆多汁的水果称为“荸荠”,有的叫它“水栗”,而我们习惯称之为“马蹄”。马蹄口感清甜爽脆,肉质洁白如玉。


近些年,洛浦“广式马蹄(荸荠)传统小食制作技艺”更是入选为番禺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建设广府乡土文化传承区,树立镇街文化品牌具有积极意义。广式马蹄(荸荠)传统小食制作技艺作为广府特色饮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与地域特色,对推进番禺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具有积极正向意义。


悠久历史与地理优势

优良的马蹄品质得益于天然的地理优势,在我们这里,马蹄大多都是在水田中种植的,因此这里的马蹄也叫水马蹄。早在1780年,洛浦南浦岛建村伊始,到陆上居住的疍家人就开始利用这里冲积平原地势低洼、泥塘众多的地理优势,进行围垦种植。

他们因地制宜,勤劳刻苦,每家每户多多少少都种有水稻、茨菇、马蹄等水栽经济作物。马蹄就在这样的优越环境下滋养着,成为了我们的家乡名片,地下珍果。


种植与采收

每到冬季,看着田地里的街坊邻里忙前忙后的,就知道又到了马蹄丰收的时节了,前前后后忙活了大半年的农民正守候着这一份收获的甜蜜。

即使是在凛冬,他们也顾不上水之寒,风之烈。为了保证马蹄外皮的完整,农民仍采用人工采挖的方式,只见他们身穿防水服,戴上保暖防风的头巾,套上胶鞋和手套,就踏进泥地里,弓着背,扶着盆,一深一浅,一步一脚印,在田间一站就是半天,期间的艰辛都是难以言喻的。小时候,每到挖马蹄的季节,我就跟着大人到田里凑热闹,在田埂上跑来跑去。现在想想,在田地里干农活的大人是多么辛苦呀。

一番劳作后,终于把一年的成果都捞上来了,采摘上来的马蹄裹满了灰泥,不仔细看还难以发现这里面的“珍宝”呢!

我们先轻微地洗去马蹄表层大部分的泥土,留一层薄薄的泥,以便能更新鲜地存放。然后将马蹄放在水桶或麻袋里,放到阴凉处,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将泥土洗净,便可作为水果或蔬菜。

清洗后的马蹄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削皮后轻轻一咬,清甜回甘的汁水瞬间溢出,无论是单吃马蹄,还是作为配菜,都十分可口。


丰富营养与多样功效

马蹄营养丰富,口感清甜爽脆。马蹄含有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与此同时,马蹄性寒味甘,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利肠、健胃消食、清肺化痰的功效,药食兼用,大有益处,不愧是地下珍果。



如此富有营养的马蹄

如何摇身一变成为餐桌上的美食呢?

能做成哪些美食呢?

家乡风味,地下珍果——马蹄(下)”

继续为大家一一道来


END

音频 | 陈倩怡

图片 | 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 | 陈倩怡

本期审读 | 蔡琳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方言点 | 番禺洛浦

投稿邮箱 | jnufyzx@163.com

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十分感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