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现在这个社会,寿终正寝也办不到了
作者:南怀瑾 来源:南怀瑾选集
现在讲生死问题,有个逻辑观念,先定一个范围,只讲我们人类一般正常的生死问题。人道中有许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属于横死。人的生命为什么有些会横死呢?佛学的道理,是他的因果报应;正常死的,也是个人的因果报应。
我的老朋友多,想我这个年龄,九十岁的人,经常听到都是老朋友死的消息。朋友打电话来说:某某走啦!我不好意思说好啊!这个不敢讲。有时候接到电话,问:老师啊,你还好吧?我说:没有死,还接你的电话嘛,当然好,听到声音已经好了嘛!再说八九十岁的人,随时会死,没有什么好不好。
最近老朋友死的多,我就对一个老朋友讲起,我说:古代发讣文说某某人“寿终正寝”。我们讲别人的父亲死了,就说,某人的老太爷是好人啊!寿终正寝。正寝,就是在自己的房子,自己床上睡了一辈子,正常地死在那里,叫寿终正寝。古代修房子,中国人多半修四合院,正房给长辈睡的,儿女睡偏房,长辈正房旁边是大厅堂,那叫中堂。长辈死了,把门板拿下来,放在中堂,就把这个遗体放到中堂门板上,还要停尸三天。
一移到中堂来,趁身体还软,要给他穿衣服了。在古代,所谓富贵的家庭,给死人穿六七层的衣服;一个女婿一条被子,假使有十个女婿,就盖十条被子。给死人穿衣服怎么穿?让死者的儿子站在那里,把七件衣服,一件件先穿好再脱下来;然后把尸体扶起来,趁尸体软的时候,把这七件衣服一次穿上,放在正厅,大家在旁边守着。为什么?因为人有一种假死病,有时候三天四天又活过来,这种个案很多。所以中国的古礼,一断气,不能马上就送到殡仪馆冷冻库,要停尸三天,昼夜有人守灵。
讲到这个,你要晓得,为什么要人守灵呢?过去农村的房子,猫啊,老鼠啊,跑来跑去,刚死的人,停尸在那里,万一猫或者老鼠在身上跳过去,尸体会坐起来的。以科学讲,那是一种电感,所以要守灵,不准猫或老鼠等靠近。
停尸三四天以后大殓,放进棺材以后就盖被子了。死以前洗澡,如果是老太太,都是女儿媳妇洗的,把她身体抹干净;老先生就是儿子女婿洗的。古礼有很多细节,这个是寿终正寝。
我说,现在地位越高,越有钱,越不能寿终正寝。送到医院,明明要死,还插上氧气管子。身体可能已经死了,脑细胞还没有死,插管子使脑细胞慢慢死。原来插管子是想救这个命,现在变成习惯了,很多病人一进医院都插管子。最后家属也好,朋友也好,谁也不敢说把管子拿掉,让他走了算了,结果是那个病人本身受罪。有时候拖上一年两年,或变成植物人,花很多钱,可以说家破人亡,所以我说现在人这个因果报应真不好啊!
因此,寿终正寝很难,现在是寿终医院,不是正寝。在医院一死,气一断,送到冷气间;然后车子来送到殡仪馆,殡仪馆马上把你放在冰库。冰库还好,差一点的,就把你衣服都脱光,男女老幼泡在那个防腐池子里,像那些死鱼一样,一个个尸体都在药水里头漂。进去一看,一股气味,真是难闻!然后出殡以前,从这个池子捞出来,水一冲,化妆一下,衣服穿上,好像蛮完整嘛!实际上真受罪,就像我们买来那些小鱼小虾,泡在那个水里乱搞一样的。生命,有什么道理啊!真是毫无道理。
有一次,我一个朋友,还是台湾的“立法委员”,他是个大学者,刚好也是叫我老师的。那么我啊,被人家叫老师,都变成家人一样,很亲切的。结果他太太死了,他也不在家里,孩子又在美国。这个医院查了半天,医生打电话找我,要我去认一下尸,替他签个字。我经常被人家拖去干这种事,只好去了。那是晚上,到了医院,我问在哪里,说在停尸间。一进去停尸间,喔唷!几十个男女老幼上下铺放着。然后看到一个管尸体的人,那是冬天,架一个火锅在那里,大片肉菜在里头,正端饭碗吃。我说某某太太在几号啊?他一边吃一边指,就那个,你去看。我真佩服这个人,那么多尸体,那个味道,他在那里吃大鱼大肉!然后,我说这个吗?被子盖到她的脸,我不方便啊!他说我来,把筷子一放,拉开来一看,是她吗?我说,对了对了,签个字。唉呀,心里真有很多的感想……
由寿终正寝再想到过年,有人门口挂的五福临门,五种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尚书·洪范》),其中第一就是寿,有钱是“富”,官做得大不是福,五福中没有“贵”字。最后是“考终命”,这个考是什么意思啊?你翻古书,“考者老也”,考就是老嘛,七十岁叫老。那老又是什么意思啊?字典上说,“老者考也”。常常看到中文这些注解,气死人,真是胡扯,等于没有说。“考终命”的意思就是善终,死得好。死得好很难!长寿固然好,还要死得好。所以中国的古礼,八十岁以上寿终正寝的,送礼不用白布,用红色挽联,红帐子,当做喜事办。为什么呢?寿而考终命,高寿而有善终。
现在这个社会,寿终正寝也办不到了;当然,最好是无疾而终。有几个朋友的长辈,晚上吃饭,跟儿女还在谈笑,自己一边讲,我累了,就这么一靠,走了!我的母亲一百岁走的,素美、传洪都去了的。过年晚上吃饭,子孙满堂坐在一起,还吃了两碗干饭,然后说我去睡了。第二天,正月初一早晨,我的太太发现她走了!最好是这样,没有病,走了。
所以佛学讲生命的无常,人生的境界,有四个观点:“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积聚皆消散”,一个人穷苦出身,拼命赚钱发财,不管赚了多少财富,终究会散掉。例如很多有钱的家庭,主人死了以后,儿女太太争财产打官司,留下一大堆虚名与笑话而已。“崇高必堕落”,地位高了,一定会下来,上台一定要下台。“合会终别离”,大家在一起,总有一天分散嘛。“有命咸归死”,有这个生命,最后还是死亡。
佛学为什么讲无常?因为世界上的事没有永恒的。人的欲望,永远贪求永恒,想永远保持存在,那是永远不可能的,那是笨蛋,是看不清楚的人搞的。所以佛告诉你,积聚必有消散,崇高必有堕落,合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那是必然的道理,这是个大原则。
——《人生的起点与终站》
南怀瑾:社会已进入疯狂的状态
整理自南怀瑾老师著作:《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我平常也讲过,现在整个人类文化是个大问题,过去十九世纪威胁人类的是肺病,像我们年轻的时候最怕了,因为我们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生的,还没有脱离这个环境,一染上肺病无药可救。二十世纪最可怕的毛病是癌症,到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脱离癌症的威胁。我说二十一世纪有个病比癌症还厉害,就是精神病、心理病,大家都会茫然了。
以我对这个社会的观察,尤其我们的国家、社会,现在统统走入了疯狂的状态。在中医有个病叫做失心症,忘失了心,发疯了。今天全世界以经济金融决定政治的方向,使全人类发疯了,忘记了自己的心了,很茫然。
从一九八0年以后到现在,我看这二三十年的发展,我们中国的社会太安定了,我们如果研究自己的历史,中国历史几千年来,从没有像这二三十年的太平日子。这是真的,我可以拿很多的证据告诉大家。这个太平时代,大家都很平安,可是大家变成给经济金融矇住了,走入一个精神状态,在古代的医学叫失心疯。
现在可以说有两个病态很严重,一个是过度依赖经济金融的心理病态,一个是对科学迷信的心理病态,什么是科学?也搞不清楚。我对于金融界的朋友一生有几句话:“圈子越画越多”,开始由簿记出身,做个小会计,几百块、几千块,万把块就是大数字了,以后地位越来越高,圈子越画越多;“房子越住越大”,因为职务上升了嘛,“车子越坐越新”,可是人呢?“人越来越渺小”,茫然了。
如今我年龄不小了,几十年来看了很多朋友,发现他们已经玩到进入精神失常的状态,但自己的人生却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我首先劝劝大家。我算算大家的时间,上班八个钟头,早晨起来到晚上,中午跟晚餐的应酬大概要两三个钟头,吃吃饭,聊聊天,喝喝茶,抽抽烟,讲些空话,然后根本没有时间办公了,考虑的就是这个钱字。这就是说你们玩弄精神,回来茫茫然,自己的人生没有方向。
尤其碰到我们这二三十年真正的安定,如果研究历史,这样的安定前所未有,但是这个安定是非常空虚的,真的很空虚,没有根基的。因此我发现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有个通病,问到前途都很茫然,没有方向,一切都不敢信赖,因为知识太渊博了,所见所闻太多。受这个时代的文化教育影响,没有真正学问中心,可是知识又非常渊博,各方面都知道,都很清楚,也很茫然,整个的茫然。可是自己没有人生宗旨是很可怜的。
我随便举一首唐诗来作例子,你们诸位年轻时应该背过,这个我们在十一二岁就背来的,出自唐诗三百首,里头有两句话,我想大家听了都会有感受,“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现在的社会,我所接触到的人,不管男女老幼,谈到实际的问题,谈到自己个人生命的问题,我想都有这个感触,自己不晓得方向,究竟该怎么办?这个社会的前途会怎么样演变?世界的大势转变又如何?“世事茫茫难自料”啊。“春愁黯黯独成眠”,春天这个时候,尤其到晚上回来,酒喝多了,一觉睡起,问题还是存在,很痛苦。
譬如说我们常常提中国文化,请问中国文化是什么?有人说中国文化是儒家、道家等等,我说你们都讲错了,文化是总体的,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文学、艺术、军事,没有哪一样不包含在内,总体有个空洞的名称叫做文化。我说你不要拿大的来说,文化是什么?文化的基础在文学,这是基础啊!很基本的。
可是这一百年来,受白话教育的影响,一般人对古书古文没有下过功夫,一点都不知道了。所以今天我个人觉得最悲哀的是,所有的中国人,谈到中国文化都是一片茫然,自己仓库里头有太多宝贝,可是却把钥匙搞丢了。这是教育问题了,受白话教育啟蒙的人,打不开这个仓库,这是一个很大的悲哀。“世事茫茫难自料”,像我们这个年龄,讲起文化前途,真是觉得很难过、很悲哀,这个棒子交不下去,不晓得怎么办。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如果有人问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心是什么?只有一个字,“道”,不是道家的道,这个道是中国原始的,五千年以前就有了。代表什么?宗教、哲学、科学,一切文化、艺术、政治、经济都包括在内,给它一个总体名称叫道。
我们后来研究自己的历史,发现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演变,一开始是道的阶段,慢慢人口变多了,社会繁华了,但不能说社会进步了,因为所谓的“道”退步了,变成了“德”,道以后才有德。如果我们把几千年的历史画成一个表格,什么时间是道的阶段,什么时间是德的阶段,很难 30 49621 30 15288 0 0 1734 0 0:00:28 0:00:08 0:00:20 3178 30 49621 30 15288 0 0 1528 0 0:00:32 0:00:09 0:00:23 2923分开来。德过了以后,社会的演变、人类的发展,对于性情的道理更找不到目标了,同我们现在一样,一路茫然下来,这个时候开始有仁义。儒家孔孟之道讲仁跟义,社会再接着发展下来,到后来仁义也不行了,就变成礼治,由礼而形成法治,也就是政治体制。社会的风气就是这样演变,礼法以后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中国曾是所谓的礼义之邦,如今没有了,讲求法治。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好的坏的都存在,五四运动把中国文化拦腰砍了一刀,接下来文化大革命更是把中国文化连根都铲去了,可是中国文化没有断绝,我觉得非常好玩。年轻时我担心中国文化在五四以后怎么办?现在自己看来很好笑,因为即使经过文化大革命,中国文化还是存在着,近来甚至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出笼了。可是大家不要迷路了,现在乱七八糟的东西很多,因为失去了传统,大家抓不到重心。尤其你们这个年龄更乱,自己没有方向了,这是很严重的一个阶段。
现在的时代,大家对国际的情势、整个社会环境、个人的前途以及手边的事业等,都很茫然。世上众人追求的往往只有两个东西,一是权力,一是金钱,也就是古人讲的名利跟权势。商界现在玩弄金钱,又兼带一点权力,在政治上则是玩弄权力兼带金钱,都是这两样。权力和金钱,就是这两个东西困住了自己。想建功立业,想探究这个人生的机会、前途究竟怎么走,都是大问题。
南怀瑾先生:中国社会、国家的五个突然
我也再三考虑、再三研究过,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社会受时代影响变化,遇到很多出人意料的机会,偶然的,或者说突然的剧变,导致重重迷惑。
譬如说,第一个突然。清朝后期,我们国家政治文化搞得那么乱,孙中山先生领导推翻了满清。中国历史上把一个旧的政权推翻,变一个新的政权,都是打下来的天下,叫打天下,必须要军事的力量配合政治力量,历朝历代唐宋元明清都如此。只有这一代不同,孙中山吹牛吹出来的,没有一块钱,没有一个兵,到处演讲三民主义,乱七八糟吹出,想不到这个吹吹会吹成功了,一下机会碰到了,满清退位,变成中华民国。几千年的体制与文化,突然巨变,让你不知道怎么办好。
可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有准备,理想是“三民主义”,政治体制是“五权宪法”,也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想好了如何建设这个国家。那时侯,“建国方略”提出重要的是先发展建设铁路等等。他也愿意不做总统,自已下来,每天趴在地上,在地图上画,把中国怎么怎么建好,包括全国的铁路。可是他得天下太偶然了!因此,后来北洋军阀又起来。中间的历史故事很多。这是第一个偶然,中国人没有方向了,“几多归鸟尽迷巢”,太突然的机会。
第二个突然呢,后来北伐,北伐没有打一年,黄埔同学起来,配合地方部队,统一中国。不到一年,张学良在东北一变转投南京中央,一下统一了。又是偶然一个机会,胜利来得都太偶然了!措手不及就搞不好,疯了,这个国家又乱了。
刚刚准备上轨道了,第三个突然,日本人动手了,日本人不能让中国统一,统一了不得了!于是,就发动“七七事变”了。而斯大林也不想日本人胜利北上攻击苏联,因此在西安事变中保住了蒋介石。日本人原来预计是三个月把中国打跨,他们有甲午战争等等的经验。
我们是学军事出身,现在在军事学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什么《孙子兵法》十三篇、《六韬》、《三略》,历代的军事着作都没说到一点,没有说到“拖”!你们注意啊,做事业也是一样道理。日本人准备三个月打跨中国,他估计得没有错。日本人打香港的时侯准备打三年,结果呢,香港三天就拿下来了,因为英国人不能打。日本人打中国人想三个月成功,结果被中国一拖拖了八年,八年抗战。战线拖得那么长,时间那么长,没有想到!
那么这个八年当中,我们一定会打胜仗吗?像我们身在大后方,当时参与的,现在讲老实话,当时后方有两派:一派是抗战到底;一派是汪精卫他们那个“低调俱乐部”,他们认为一定打不过的,一定亡国,所以汪精卫他们的思想是早一点投降,另外想办法,再慢慢弄回来。结果呢,想不到八年之后日本投降了!这个突然投降,这个胜利来的是太突然了!等于我们这个富有的老家庭,被打得七零八落的,嘿,北边漏雨,南边出太阳,不晓得怎么办好!好了,一夜之间,被胜利冲昏了头。原来中央军校培养的都是战争人才,没有培养建设国家的人才,根本没有想到那么快就胜利了,怎么接收?怎么建设?毫无准备!
我为什么给你们讲这些呢?跟你们做企业有关系。好了,这个历史阶段我们不讲多了。
第四个突然,抗战胜利后是内战,几年当中,共产党统治全国。你想国民党几百万部队搞了多少年,结果八个月当中兵败如山倒,最好的装备七八个月光光,统统被共产党接收,没有思想准备,没有整体的国家建设计划,临时很匆忙,又是一个突然。
第五个突然,五十年代以后,十几年当中,全国上下,一穷二白,穿一样的衣服,享受平均的基本住房、医疗、教育,达到均贫,蛮好的机会!结果突然发动“大跃进”,跟着“文化大革命”,突然改变了,又是剧变。
第六个,好了,这一下回到我们开放的初期,到现在不到三十年,也是一个突然,突然改革开放。你们诸位,以我的眼光看你们都是小朋友,最多不会到六十岁,你们很多是一二十岁大学毕业或者高中毕业,突然撞到这个机会,弄两个钱,一下就发起来了,也是突然。我现在讲历史的经验,讲的都是事实,要详细研究,每个都是大学术的博士论文。你们发展到现在,好像都是大实业家,突然的。
当我在美国的时侯,二十几年前,年份我记不得了,还是胡耀帮先生、赵紫阳先生阶段,我在美国看到,呦!一下子看到电视上中央领导出来了,衣服换了,穿西装打红领带,我当时开口大叫完了!开放发展是好事,可是要关着门十五年以后再慢慢开放,十五年当中,大家男女穿一样的衣服,全国人民丰衣足食以后,慢慢地开放一点,就不会那么匆忙。现在实然一下,男的西装红领带,女的是抹上口红,挂上皮包,穿上高跟鞋。我说完了!太早了!太快了!茫然!
我讲的这个都是事实哦,这一茫然,茫然了二三十年,我看到你们这些所谓的大资本家、大老板,实然一下起来了。这是个浪头、机会给你的,不是你的本事。对不起啊,我讲直话,客观的讲,是机会给你的,不是自已的本事。
那么这里头我想起两句诗,古人有两句诗给做官的朋友——“浮沉宦海如鸥鸟”,很好的文学名句,“生死书丛似蠹鱼”,像我们是第二种,一辈子喜欢研究学问读书,变成书虫了,“蠹鱼”就是书虫,吃书的那个虫。“浮沉宦海如鸥鸟”,讲做官的,一下高升,一下又下放,一下又上去,你看邓小平有三起三落,“浮沉宦海如鸥鸟”,像海浪上面那个鸟,跟着浪一高,那个鸟飞到浪顶上,浪一落下,鸟也降下来,一下又浮上来。我把这两句古诗改一个字,为你们改,你们现在是“浮沉‘商’海如鸥鸟”,有时侯发财了,有些人我看到他发了财,看到他跨了,看到他又起来了,看到他又跨了,“浮沉商海如鸥鸟”啊!第二句话“生死书丛似蠹鱼”是另外读书人的事,你们虽然现在还在读书,我还不承认你们能够是“生死书丛似蠹鱼”。“生死书丛似蠹鱼”是专们搞学问,不想出来做事,也不管自已穷不穷啊,都不管。所以我说你们是做事的,因此回到我和张院长决定的这个题目。
这下你们要反思了,我所看到的中国老辈子的、殷实的、富有的商人,与你们不同。
你们不要受一本书的骗——《红顶商人胡雪岩》,不要受这个骗。胡雪岩是左宗棠闹的事,是左宗棠培养的,偶然玩玩,左宗棠要钱用,因为左宗棠的做法很是不同,他需要钱做出一番军事事业来,他必须要培养胡雪岩这个商人。
如果要看红顶商人,你们去看一部电影,是真的韩国的历史,就是有名的《商道》,那个韩国人是真正的红顶商人,值得你们做参考的。
——南怀瑾先生《金融·企业·国学/新旧文化的企业家反思/第五堂》
一个没有人生观的人,你不如去讨饭算了
南一鹏说父亲留给自己最大的礼物是“天下人”,说到此,他哽咽了。南怀瑾视天下人如子女,视子女如天下人,要求子女自尊自立,除此之外没有望子成龙或者学历上的要求。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他儿子南国熙12岁的时候,送给了美国海军退休中将薛乐如先生收养。
“我直到二十五岁才离开父亲,自己觉得是兄弟姐妹中受父亲言传身教最多的,对父亲的处世之道也最有体悟,我从小知道自己是一个修行的人,帮父亲断六亲,其实也是在帮自己断六亲。”
父亲有非常慈祥的一面,南一鹏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带他去喝咖啡、看电影。牙疼半夜三更睡不着觉,父亲带着他坐三轮车去看牙医。父亲的慈祥并不是无原则的放纵。某些方面非常严格,南一鹏恶作剧用鞭炮把客人吓哭,父亲会打他。要求他从小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一次背诵的量并不多。南一鹏旅居美国多年,到现在还能声情并茂地吟唱《滕王阁序》。更多的时候,南怀瑾是言传身教,阅读各种书籍,让孩子坐拥书城;父亲拜访文人雅士,南一鹏也旁听,自然得到文化熏陶。
教育孩子有时也会用非常直接激烈的方式。有一次在美国长大的南国熙去探望父亲,南怀瑾对众人说:“这是我的孩子,读了西点军校,有学位,无学问。”南国熙当时瞠目结舌,被这一杀威棒打得满眼金星。南国熙后来加入基金管理企业。南怀瑾有一次打电话问他在做什么,他说做基金管理。“做基金管理又如何?”“可以认识很多有钱人。”“认识很多有钱人又怎样?”“我可以赚很多钱。”“你赚很多钱以后又怎样?”
南国熙当时哑口无言。南怀瑾接引他道:“儿子,你是一个没有人生观的人,你不如去讨饭算了,讨饭也可以活一辈子。”
南一鹏后来听到弟弟转述这件事情,感慨万千,“父亲关心的不是生命而是慧命,不是生存而是存在。父亲是用这样的禅门宗风点化儿子。”
不懂世法,何以修佛法?
南一鹏说,父亲认为真正的学问就是做人做事,很注意生活的细节,他总说学佛要在这些地方用力,慈悲不是挂在口头上的。
南怀瑾因为自己年事已高,有时候不方便亲自送朋友,就请一个学生古国治代送到楼下。并吩咐带上钱,替他们叫出租车。古国治开始送客总是让客人先走,以为这是礼貌,下楼也如此。南怀瑾知道后马上纠正,说下楼和平时走路不一样,走楼梯的时候一定要自己走在前面,即使客人滑倒了,也可以在下面挡住。必须走在前面,半侧着身子,手搀扶着客人,一步一步下楼。
南怀瑾从早到晚面不改色,总是保持微笑,骂人的时候也是严肃而已。曾经有人问:“您为什么永远在微笑,而我们学不会?”父亲说:“如果你学不会,只好先学咧嘴!”
很多企业家请南怀瑾讲学,南师同样教他们为人处世之道,“外圆内方”,外圆是要灵活机变,内方是要坚持原则底线。
南一鹏受到父亲的教诲,待人接物非常有涵养,无论是演讲还是访谈,总是微微笑,双目弯如月牙。因为需要补拍一些照片,他比约定的采访时间晚了几分钟,他一路走进来都微微鞠躬,不住地说:“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有时候记者问的问题,他觉得很难回答,就调皮地说:“丫头啊,这个问题我们可不可以不在这里讲……”
当天的发布会现场,只要主持人介绍,接下来由×××上台说话时,南一鹏都会立刻站起来,先恭恭敬敬地上前递出话筒,再谦虚有礼地问候或打招呼,然后他就矗立在旁边,认真地聆听别人的发言,时而微笑,时而颔首。待人如此的尊重,一切都那么自然。采访现场有记者问:“南怀瑾先生有四个儿子,您两个哥哥年纪大了,不方便出来演讲,为什么您弟弟不出来演讲,就您一个人演讲?”南一鹏笑道:“我哥哥都非常了不起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嘛。至于我弟弟他,长得帅啊!站在那儿什么都不用说,就有人找他签名合影。你们看我长成这样,不出来讲话,你们愿意搭理我吗?”他睿智的语言,谦卑的举止,让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南师怀瑾先生的好家风、好家教。
南怀瑾虽然讲佛法,但并不赞成随便一个人就去学佛,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连做人的基本准则都没有做好,又谈何成佛?他最重视的还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父亲也时常教导我做人的重要性,他常说不懂世法,何以修佛法?”南一鹏说,以前并不解其中深意,但是几十年磨练后才知道人世百态世事无常,学会了应对凡尘俗世,便是做好了。但是这却比打坐吃素还要难。“修行不易,做人更难。”
你既然馋,那我就请你吃馆子去
南一鹏说父亲的成就除了自身矢志不移、学养深厚,还是时势使然、潮流所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台湾开始讲佛法;六十年代,传播国学;1976年《论语别裁》问世,在台湾出版界引起了轰动。八十年代父亲又到美国宣扬中华文化,九十年代回香港,2000年后进入大陆,大受欢迎。所谓时势造英雄,在经济繁荣之后,人们有文化需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父亲的理论和学识有了用武之地,得到广泛传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当时日本禅学不仅在美国兴起,而且流向台湾,日本居士铃木大拙甚至在书里批评中国学者不懂禅。虽然当时也有少数学者做文化播种的开创性工作,比如钱穆、唐君毅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来陈兆熊、徐复观也加入其中,但是总的来说,海峡两岸还无暇顾及文化建设。在台湾甚至找不到一部完整的佛经。而在大陆最著名的禅学大师虚云大师的学说和人身都遭到攻击,几乎被暴徒殴打致死,另一位高僧梦参法师甚至被判刑劳改。
在这种情况下,南怀瑾决定写一本禅学著作。“当时父亲用一只脚推摇篮,摇篮里就是刚出生不久的我。他用左手抱着我的二姐,右手执笔写书。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三个月完成了几十万字的《禅海蠡测》。”因为是文言所写,《禅海蠡测》开始销量不佳。为了更好地传播学说,父亲又接受了大学聘书。他讲课喜欢用一段公案做引子,又不忘提醒学生他讲演的内容虽然勉强可以说是禅的介绍,但是禅毕竟不是口头上的,只要一说“禅”这个字就已经不是禅了。当时有人问什么是禅,父亲微笑着说:“你既然馋,那我就请你吃馆子去。”即使这样,父亲仍然巧妙援引典故,结合现实生活开示。
南一鹏说,父亲对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出现的断层素来认识深刻。“父亲曾无限感慨,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如今却像一个乞丐,向西方讨文化的饭吃。近代以来,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科技军事等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国人饱受列强欺凌,对本国的一切都没有了信心,有一些人就归罪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南怀瑾认为传统不能一概而论,什么叫传统,贪污的历史有几千年,这也算是传统吗?反贪污也反了几千年,那么这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不能把传统理解成一个固定的范畴,什么都往里装。“其实传统是随时可以创新的。所谓文化复兴,是要重新认识我们的文化思想,并非简单的复古,当代知识分子自己不承担国家的责任,难道让古人来承担?我也不希望我父亲来扛这个重担,他只是让我们这一代人看到了中华文化之美,重新点燃我们对自己国家文化的热情,剩下的,是靠我们如何创造一种新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或者社会制度,这才是复兴文化的意义。”
武林高手
南怀瑾从小**武,年轻时在成都军校当过几个月的武术教官,甚至被一些人称为国术家。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深藏不露,有一次在禅七活动中,他给大家展示了一套罗汉拳,然后两腿双盘为跏跌坐,两手食指在座上轻轻一点,腾空而起。当时在场的人都十分惊叹。但他从未与人交手,如果是陌生人想和他一较高低,他双手抱拳打躬作揖,幽默地说:“这是我的天下第一拳。”
南一鹏小时候,有一次父亲打猴拳抓小孩子玩,孩子们被吓得像小猴子一样到处躲。父亲打着猴拳,上蹿下跳。孩子们才躲到桌子底下,父亲的脸突然就出现了,把孩子们吓一跳。“记忆中,父亲只有这一次陪我们疯玩,但足以让我铭记一生。”
南怀瑾虽然有着极好的功夫,但是秉承易子而教的传统,并没有亲自教孩子武术,而是请了一个拳师。说来有趣,这个拳师是一个拉三轮车的师傅。有一次坐三轮车,南怀瑾发现师傅个子不高却孔武有力,于是攀谈起来,得知师傅也练过拳,就请这个孙师傅来教孩子拳术。南一鹏印象中学了一套长拳和一套齐眉棍(后来跟父亲学了太极拳杨氏108式)。
南怀瑾非常尊重孙老师。有一次刮台风,停水停电,水没膝盖,连吃的都买不到,南怀瑾特地带着南一鹏,拿了一些东西涉水去探望孙老师。
什么一代宗师,是一代终死
南怀瑾很会养生,每次天气转凉,出入都会戴上帽子。每次晚餐必定会有两小碗粥。很小,八分满,三四口就能喝完。都是清淡的小米粥,有时候放些红薯。天气转凉,就吃薏米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旁门左道也打着国学的旗号纵横江湖。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还有包治百病的气功或者各种特异功能,都是道家文化衍生出的,南怀瑾只要愿意也能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他并不提倡这些东西。南怀瑾对看相有自己的见解,一是个人的长相,二是个人的举止仪态。一个人的长相是天生的,但是举止仪态是后天形成的,他看相主要看这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条理。
再比如风水,南怀瑾认为风水并不像传说的那样可以改变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的命运。只改变风水而置积德、读书于不顾,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南一鹏说父亲对那些以神通为幌子招摇撞骗甚至谋财害命的是极为鄙薄的。有些人认为南怀瑾有神通、神道,但是他会故意地说:“我有什么道?我有食道、**。”如此避免他人乱传神话。他还说神通和神经只差一个字,没有得到神通不要紧,变成神经病就麻烦了。
南怀瑾非常幽默,有一次一个喜欢佛学的朋友开头便说:“您是一代宗师……”南怀瑾不等他往下说就笑道:“什么一代宗师,是一代终死。”
什么一代宗师,是一代终死
南怀瑾对个人形象一向看得很重,无论多热的天气,他上课都是西装革履,一丝不乱。就是穿百衲衣的出家众,都要随时注意外表的威仪,这是基本的戒律。他说,尤其是当一个人在不如意的时候,更要着装整洁,精神振奋。
南一鹏讲了一个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个大学生张尚德上门求学,父亲看他一副邋遢相,满身汗臭,便给他20元钱,让他去理发。学生说:“给我20块钱,干什么?你自己这么穷。”
父亲说去理个发。学生说五块钱就够了。父亲还是一句话:“你拿去。”曾经想自杀的青年张尚德,看到南怀瑾“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室”,人不堪其忧,南先生依然不改其乐,张尚德受到这样的激励,逐渐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人不用去刻意教,会学的自然会去学的;不想学的,强迫也没有用。”
北京晨报:您成长中有没有一些与父亲在一起的印象深刻的事情?
南一鹏:小时候父亲教导我比较多,其中之一就是培养我对居住环境的调适。因为我们小时候每隔几年就会搬家,我们在台湾也是个“无产阶级”。搬家完第二天,父亲总是带着我拜访左邻右舍,前宅后院,跟邻居介绍拜访我们自己家的情况,询问邻居姓名家人等等的交谈。这种敦亲睦邻的做法,影响我非常深远。因此在我去国外以后,我也一定会去认识我的前宅后舍,入乡随俗。其他的方面也有在我初高中的时候,让我代表他去拜访朋友,这都是他对我待人接物的一个训练。
北京晨报:在您的学业上他抓得紧吗?
南一鹏:我父亲从来没有把这些一般的学业当成重点,对我的学业上也没有要求,我算是“放牛班”出身的。我自小学到中学,全部不是重点学校,但是初中到大学的高考竞赛,我也没有让父亲失望过;父亲没有特别的要求,我也没给父亲增加过太大负担。我一直就读市立学校,学费都有政府补助,但是也记得小时候学杂费多少也是父母的压力。大学考上的是台湾数一数二的国立大学,学费也都合理,也算不给父母太多麻烦。人不用去刻意教,会学的自然会去学的;不想学的,强迫也没有用。
每一个人其实就是这样成长的,但许多人当父母时就忘记自己当子女时的过程,管得太多,给孩子压力太大。幸运的是,我父亲教我成为一个独立自主,自尊自重,先能立己再求立人的人。我父亲对人的态度有礼,对长辈的态度是非常尊师重道的,我从小在他身边看到他怎样待人接物,也接受他对我的要求。小时候家里送客一定要送到门口,客人上了车,我们还在那边站着,怕客人回头看不到我们,那就是失礼。
“父母教育我们时,都用一些比较诙谐的故事来说。”
北京晨报:还有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您印象比较深刻的吗?
南一鹏:我父亲的教育都是很幽默智慧的,比如在教餐桌礼仪上,父亲常说食不言,寝不语,这个很难做到,但最起码他要求吃饭一定要吃光,不能留饭粒。父母教育我们时,都用一些比较诙谐的故事来说。说碗里留饭粒将来讨老婆脸上有麻子,我那时还不知道老婆是什么,但觉得有麻子很严重,就一定把饭吃光。对于我们拿筷子时,拿得太低,他也会说,将来娶的老婆一定就在附近的,要娶远一点的,筷子要拿高一些。想到远来的和尚会念经,那么远的姑娘应该也比较好看,所以我也练就手持筷子高端的地方,这样养成了一些好的**惯。
“人真正的亲密是不要去求取的,不断地继续求取就是烦恼了,活在当下每一个亲密就是最美的。”
北京晨报:长大之后人生一些大事会去和他商量吗?
南一鹏:我自从**以后,人生重大的抉择,都不去烦他,很多都是事后向他报告就是了,这是我不愿意用世俗的亲情去打扰他的修行。还有我从小听他讲佛法,了解在我与父亲的缘分里,这一生的缘应该如何圆满。我经历过亲情,也受教如学生,只是我心中从来就以父亲是大居士来定位,而没有用世俗的父子关系牵绊他,这样的缘分,也许别人是不会了解的,这只是我们俩之间的缘分。
这一辈子从小在我父亲身边听到很多有智慧的言语,启发了我的思考,助我了知生存的本质,实在感恩不尽。事实上我和父亲的亲情,常人难懂的。人真正的亲密是不要去求取的,不断地继续求取就是烦恼了,活在当下每一个亲密就是最美的。包括写《父亲南怀瑾》这本书,就是自然而然去做的事,是我与父亲的缘分。一个人的教化,不是每个人都听得进去听得懂的,必须有适当的缘分和机遇,才能得到点拨和转化的,我觉得我很幸运能有我父亲的教化。现在大家可以从他的书、他的讲座里获得智慧,因为他在人生的体悟上是最强的,让我一生都受益匪浅。
“神化南老师,就是自己偷懒了。”
北京晨报:您希望读者可以从读您父亲书中学到什么?
南一鹏:我所希望的是:读我父亲的书的人,可以将他的教化,转变成个人的理念,在心性上修正,在行为上表现,成为我父亲教导的传承,而不只是单纯地崇拜南老师,而个人行为毫无改变,这就有如用知识来装潢外表,而不是内部结构的调整。我不希望大众学子神化我父亲,因为神话了我父亲之后,就会变成“迷信”,而不是“正信”。“迷信”是指要建立一个偶像,不断外求,而“正信”则是“内求”。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信”,但内外一变,其实就是天壤之别。
所以,我要告诉各位,我父亲不是非常人,他和我们每一位都一样,他做得到的,我们也做得到,就看个人的智慧何时可以启迪而已。孟子有“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神化南老师,就是自己偷懒了。因为我父亲所以努力教化,就是因为他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人的,他相信我们每一个人自性的光辉,终有一天会显现出来造福世人。
往期精彩回顾--传播正能量 共沾法益
他被称为中国首善,累积捐款近百亿,却说「施恩图报非君子,只会带走金刚经」
感动中国2016-2017年度人物秦玥飞颁奖词 大学生村官秦玥飞事迹
香港影坛大哥曾志伟,学佛24年,选择出家,竟然只因为一个故事.....
别让父母开始在你面前变得小心翼翼【附小故事短片,孝道最重要】
《战狼2》:中国护照不一定能带你去世界任何地方,但能把你从任何地方接回家!
中国2003年以来72位亿万富翁死亡原因令人深省 14人死于死刑19人英年早逝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分享智慧,功德无量~
欢迎关注【妙音故事集锦】微信平台
微信号:mygsjj
微信名:妙音故事集锦
妙音故事集锦,是免费的公益佛学、修行、传播正能量的悲智佛学平台。让您天天亲近佛菩萨,学习善知识,积累福报,让生命充满慈悲与智慧!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家人朋友,带去您的祝福!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皆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