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为资本周航:向失败学习,是取得高成就的必经之路
从前,有个年轻人想成功,然后,他去看了成功者的故事,结果,他成功地成为了一个平庸的中年人。
知名大V的素材库、机场书店收银台上的电视、知识付费APP里的课程……里面全是各位大佬取得成功的故事,但周航和我们说:
成功的原因有千万条,不能复制,但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可以学习。
周航是谁?
他是顺为资本的投资合伙人(顺为资本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创办)。2010年他回国创业,创立易到用车,创了国内互联网专车的行业模式。最近,他也出了新书《重新理解创业: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向失败学习」是他反复强调的,因为:
学习失败的经历,可能是重生的过程。
- 01 -
「相信」能让你赢
「确信」会让你输
2017年,我刚到顺为资本,有一次跟雷总聊天聊到大半夜。我复盘易到遇到的一些事情,说自己当时做的很多决策,大的干扰就是政府管控。
雷总给我一个当头棒喝,他说:「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你没有看透」。
当时我还有点抗拒,但事后很服气。易到这个事,你说我对政府干预的风险判断对不对?肯定是对的,直到今天,政府政策也是这个行业发展大的变量。但我没看到的是:
大问题背后就是大机会。
如果我看到,尽管这些问题都存在,但我跟对手的竞争,不是一城一池一时的得失,而是最终谁能够建立一个智能出行平台的终局的竞争,那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得全力以赴。
现在做投资,没有不能承担的风险,哪怕项目的bug再多,关键是看背后的机会有多大。
如果是个千亿级的机会,我现在只投一千万人民币,那只有万分之一的成功概率,我也得投。
只有相信巨大的不确定性,你才会赢。
拿打牌为例,比如一个人一晚上打了4小时的牌,真正决定牌桌输赢的,其实就是那几把。赢也是那一两把大牌,输也是那一两把大牌。
人往往在什么时间输钱?
打德州扑克的时候,尤其是你拿了俩K、仨K,你就不信邪,觉得赢定了,结果仨K就撞仨A上了。你说怎么运气那么差?其实这叫「确定性的风险」。
所以,投资风险出在C轮上的比比皆是。
到了C轮,觉得公司肯定成了,投资争先恐后地进去,至少1亿美金,结果往往出状况,或者市场突然变冷。相反地,什么项目会赚大钱?往往都是当初投了几百万人民币,得到几百倍的回报。
不要把「这不过就是什么什么嘛」挂在嘴边,太危险了。
你这么说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拿过去的认知框架,去套一个新的事物。真正对创业、对创新有敬畏之心的话,你应该充满好奇,跟着他一起去放飞一会儿。
一定要去相信、去敢于追求那些不确定性的机会。不要想等到自己看明白,你看不明白的。相反,当你认为你看明白了的时候,应该敲响警钟,赶紧看看风险。创业和投资并不对立,我自己的感觉是:
以创业心态去做事情,要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而不是用前人的套路去做。
- 02 -
巨大的成长
往往始于失败
我们推崇和追捧成功。
但这种「唯成功至上、厌恶失败」的环境最后让我们变得怎么样了?
它让我们放弃了独立思考,放弃了真正的创新和探索,只敢去追求成绩。
有很多朋友,可能是宽慰我,说(易到)这个事情不是你的问题,为我找很多外因。但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样的安慰,这些托词可能是害我。
如果我就此轻轻放过了自己,那下一次还会掉到同样的坑里去。我认为,应该归功于外、归因与己,而不是倒过来。
成功其实没什么好学习的,因为成功者所具备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切都难以复制。相反,学习失败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创业就像跳高比赛,如果以探索和挑战为终极目标,那么失败就是创新者必然的宿命。
死不是生之对立,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我想,失败和死亡一样,失败也不是成功之对立,而是生命的一部分,失败甚至是成功的一部分。
拒绝失败,就是拒绝生命本身。
我们学习失败的真正目的在于,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然后从中成长,让自己以后生活得更好。
当你终于感到痛苦了,经历过失败了,恭喜你,你终于有机会可以有巨大的成长了。
- 03 -
爱看书和会学习
从来都是两件事
之前我和梁宁共同准备一个课题「重新理解领导力」,我们的做法却完全不一样。
她去买了20多本和领导力相关的书来阅读;但是我呢?居然从来没想过要去买书来「借鉴」。
既然是「重新理解」领导力,那干嘛还要去买已经有的书看呢?我希望提出一套与过去领导力框架完全不同的、新的东西。
我不希望,甚至是讨厌别人告诉我答案。
书,正是我们常说的「二手经验」。我承认,「看书」有它显而易见的合理之处,它随时可以进行,受到的束缚较少,可以更大概率地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那些人在想些什么。
但是,不爱看书并不代表不喜欢学习,恰恰相反我很喜欢学习和思考。或许,这只是学习的方式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
大多数人,其实不敢独立思考。
如果思考的结果,和大家普遍的看法不同,甚至跟权威不同,你还敢相信自己吗?
很多人心里有独立思考的小火苗,却自己把它熄灭了。当我们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就会内化成习惯,进而自我阉割,不敢批判、不敢质疑、不敢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
大多数人,也做不到对自己诚实。我经常开玩笑说,你忽悠忽悠别人也就算了,千万不要忽悠自己。
这也是我在书中提到的,「看到」与「看穿」的区别。
大多数人只是「看到」而已。他们对风口、新概念泛泛而谈,昨天谈小程序、O2O、知识付费、AI,今天谈消费升级、IOT,这没有意义。
因为如果你看到的东西别人也能看到,那你的认知水平不就跟大家一样吗。
所以,大家不用在乎我那本书里的结论,不用跟我讨论说不同意我的观点。我觉得您不同意太好了,如果能引发一个人、十个人、一千个、一万个人,甚至整个社会的人不断地去重新理解创业,我觉得简直就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我们不要去迷信既有的东西,应该有自己的独立主张,哪怕它跟权威和大众是不一样的。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么恭喜你伟大可能开始了。
- 04 -
你想领导谁
就先喜欢谁
我问过很多人一个问题:你能领导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
好像所有人不假思索的反应是,当然是领导爱你的人。这么多人爱你,他们就愿意受你的驱使,愿意为你去奉献,所以你对他们自然就有了领导力。
当时我很质疑这一点。明星动不动就过千万的粉丝,他们是不是很有领导力呢?显然不是。
你认为你能领导爱你的人,当你试图用这种模式去获得领导力的时候,你自己会异化,会刻意地扮演别人眼中那个「好」的你。在不同人面前,你越来越多地扮演一个不真实的自己。
你只能领导你喜欢的人,你能喜欢多少人决定了你领导力的边界。
你可以谁都不喜欢,甚至连你自己都不喜欢,但这意味着你连自己都领导不了。所以,当你对一个人的标签打得越少,就代表你对他的接纳度越高,对这个人的领导力也就越强。
那全世界谁最有领导力呢?
肯定是神。
神爱所有的人,是富豪也好,小偷也罢,他全部都爱。这样看来,神几乎拥有对我们所有人的领导力。所以我才说只能领导我们爱的人,而爱人的能力、爱人的范围决定了我们领导力的边界。
在获得领导力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三点分享给你:
1、勇敢地做自己;
2、去搭建你真正喜欢的团队,因为你只能领导你喜欢的人;
3、去做与你的特质和领导力相匹配的事情。
- 05 -
学会求助也是成长
好的CEO都会示弱
有些人太喜欢示强,喜欢挥舞着「花翅膀」,天天在各个论坛活跃,让别人看见自己多厉害、多么好、多么多么强。他们好像都能预知未来,大谈特谈自己过去做得多么好,对未来多么有远见,前程多么远大。
这些行为恰恰应该反向思考。要成长,就得学会示弱。
很多人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不行,不愿意把那个弱的、自己不明白的东西暴露出来,不会去讨教,经常害怕别人说「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
人的天性都是好为人师,如果你主动去请教别人,人家一般都是愿意告诉你的,他说得对错与否不一定,但有个潜在的好处:
示弱后,不仅让更多新的知识进来,当你敞开心扉的时候,还会有更多人愿意帮助你。
曾鸣教授和我谈过一次话,他说:「你自从创立易到,有四年都没找过我。」我说:「老觉得自己没做出个样子,不好意思找你,只能每年礼貌性地跟你汇报一下。」
他说:「你知道吗?你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错失了很多刻意帮你的资源。」
那一刻,我明白示弱或者敞开心扉去请教别人,多么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我以前羞于问问题,觉得显得自己好笨,现在虽然还没有全然改变,但有了一点点进步,比之前放得开。
你示弱,学会向别人求助,其实会有很多人愿意把你架起来,因为强者的天性就是愿意帮忙。
有的公司资金出现问题,创业者自己默默打点钱,给员工发工资了。这当然是好的创业者,他们希望自己扛住更多。但我反思觉得,可以不用这样。比如你可以两个月前就跟所有投资人商量,快没钱了,怎么办。
并不是他们做得不对,但我想告诉他们,可以有另一种解决方式。
- 06 -
要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
应该大事小事天天复盘
复盘是最好的学习过程,而且会让团队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好。
所谓公司政治就是,你说我不好,我说你不好,我跟他一派,你跟他一派;一起工作,就会说两个人能和和气气、互不拆台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是,同事之间井水不犯河水,本质上就是没有战斗力的体现,必然会一冲就垮。
肯定会有人感慨,工作已经这么忙了,还去谈感受,把时间浪费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
表面上看,去谈不着边际的事情是浪费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完成团队整合、不断增加互相认同的过程。否则,在工作过程中,员工会把很多想法堆积在心里,默默地忍受。
堵点一多,组织就会变得不通畅。说得好听一点是互相彬彬有礼,有事说事;说得不好听,就是彼此既冷漠又有隔阂。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状态,这会导致你的组织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组织,而只是完成了一张组织结构图。
阿里是一家对复盘贯彻得很彻底的公司,彻底到什么程度?
如果一个会开不下去,就停下开复盘会,讨论刚刚会议为什么开不下去。
最初我也会疑惑,复盘会开起来,花费十几个小时的都有,这样做多没效率。实际上这是一个前紧后松的过程。最开始可能就是那么慢,但整合到最后,整个团队就会越来越有默契,互相越来越认同,业务发展也就会越来越顺利。
复盘并不复杂,最大的问题是,沟通时大家都不好意思去触碰真正的核心问题。
比如,我问大家觉得团队怎么样。很多人可能都会回答「挺好的」「没什么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并不见得。
我们每个人都在渴望真实,但又怕被真实灼伤。
每个人都渴望一个可以说真话的职场环境,当他发现存在这样的环境,就会很快融入,这才是整合团队的捷径。如果处理不好,公司会就此平庸下去。
- 07 -
你想要财务自由,然后呢
有一次我很焦虑,跟一个朋友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是不是还应该去创业。他问为什么?我说,我想要更多的钱。
他问了我一个非常智慧的问题:如果你有了心目中足够多的钱,你会干什么?
我当时毫不犹豫地说,做一个经济学家。这是我人生最想做的事情。朋友说,这个事情好像跟钱没什么关系。
所谓财务自由,根本没有标准。财务自由感,其实跟你的欲望有关。
我认识很多富豪朋友,一点都没觉得他们自由。
因为他们的欲望太大了,有了一架飞机还想买两架飞机,有了40尺的游艇还想买100尺的,看别人有了岛,他也要去买个岛。欲望难填,对不对?
2016年,我和曾鸣教授聊,说想休息一两年。他说好,你其实可以休息六年八年,我说为什么要这么长,他说以后人都可以活120岁了。
这让我很放松,我突然明白:
当你把所有的事情想得足够长远,做事情的从容程度就会完全不一样。
过去我们的人生是三段论,先读书读到二十多岁,然后工作奋斗,然后退休享受生活;现在不是了,你可以用七八年干一件有创造性的事,然后想停就停下来,再去选择一件有兴趣的事去做,你享受的始终不是成功,而是创造的过程。
你将掌握更大的自由度,你也会去思考,为了120岁的人生,今天应该做些什么才能保证在未来这么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旺盛、丰富的生命状态。
1950年,图灵在他的经典文章《计算机器与智能》里写道:「智能的计算机应该具有以下这些人类才有的特点:善良、机智、美丽、友好,有进取心,有幽默感,明辨是非,犯错,坠入爱河,享受草莓和奶油冰淇淋,使有爱心的人爱上它,从实践中学习有用的经验,像人一样偶尔用词不当,在自己的冥想中是个主角,像人类一样拥有不同类型的行为,并且学会创新。」
哪怕是个机器都该做到的事,更何况一个人呢?
- 08 -
创业,乃天人交战
创业是充满魅力的,是一个让你生活得更深刻的方式。
尽管就像《创业维艰》里写的,好日子其实不多,大量的时间真的都是度日如年,感觉快要活不下去,但它很像一些极限运动,比如去戈壁徒步。这可能是习惯于过平滑日子的人所无法理解的。
我去过很多次戈壁,一去再去。有一次,我跟朋友开玩笑说,光是为了哭出来,我就上过4回戈壁。他就挤兑我,说你真是个「作货」。
我作吗?
老实说,每次去戈壁,我脑海里的确都会无数次响起一个声音:「坚持,还是放弃?放弃,还是坚持?」
这是天人交战。
每一次,之所以最终没有放弃,是有两样东西支撑着我。一个,就是走到营地之后,会有那碗热腾腾的羊汤等着我。另外一个,是夜幕降临以后,我可以躺在刺拉拉的戈壁滩上,仰望满天星斗。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身处大美之中,你会发现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宇宙有多大?大得超过我们的想象。而地球,就是那尘埃中的尘埃。人类,就是那尘埃中的尘埃的尘埃。
而我们这个人,就是那尘埃中的尘埃的尘埃的尘埃。
对于我们而言,探索无限的未知就是我们人生的意义所在。我没有老年生活的设想,我希望自己的人生一直是创业的心态,直到死亡。
《创业维艰》里还有一句话很贴切:「我睡的像个婴儿,每两个小时就大哭一次。我就是这样的状态,经常头一天还觉得拥有整个世界,但是第二我觉得世界正在离我而去。」
创业就是这么有不确定性,就是这么的酷。不过,更有触动的,是木心先生那句话:
所谓万丈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THE END
—— 谷仓创业观察出品 ——
点击好看并评论,送您本小米生态链内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