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稿选登:带俩娃在瑞典抗疫史

北欧模式Arwen 北欧模式 2022-03-28

请点击上方蓝色“北欧模式”关注本公众号!


带俩娃在瑞典抗疫史


作者:KEDVIN妈妈

完稿日期:2020-05-12


作者简介:作者(女)在瑞典一家IT 公司工作,老公是一名工程师,家里俩男娃,老大五岁半,老二三岁。定居瑞典多年。2020年2月中旬宅家抗疫至今。


2019年年底中国发生了新冠疫情,刚开始还只是当成流言蜚语来传,我们在瑞典已经有所耳闻,说是武汉有不明肺炎的病毒传染。但是当时新闻里说未发现人传人,所以我们就大胆地按照原计划回国过春节了。


1月初回到国内的老公家乡(北方一城市)过了几周逛吃逛吃的生活,春节前几天我本来计划从老公家乡回到我的家乡(北方另一城市)陪家人过春节的,后来因为疫情开始发展,我很有前瞻性的在武汉封城之前的两天把我回自己家乡的机票火车票都退掉了。我和老公孩子们都宅在了老公家里,本来老公的好多亲戚知道我们回国过年,都纷纷从世界各地、全国各地回到家乡趁着春节想跟我们聚聚,结果所有聚会全部取消,我也不能回自己的家乡看望家人,怎一个伤心了得。


后来我们一家四口在2月初怀着忐忑和复杂的心情,带着珍贵的从中国好不容易买到的口罩,艰难的带着两个孩子从中国回到瑞典。当时瑞典已经有一个华人确诊,但是一直隔离的很好,瑞典基本没有疫情传播。我们回到瑞典需要自我隔离两周,期间我和老公在家边工作边带俩娃,也不敢接触邻居和朋友。所有的食物都从网上购得,连快递人员也不接触,让他们把东西放在门口,我们自己拿进屋,生怕自己在飞机上感染上病毒再传播给他人。


隔离期间我的好邻居们一直在帮助我们,经常给我们无接触送好吃的,我们很感动。我们隔离期间国内疫情一天比一天严重,我们天天担心着国内的家人,我每天想方设法的在瑞典搜集口罩和防护用品。谁知华人购买能力太强,口罩早已在我们回瑞典之前就售罄。这里的华人协会为了支援武汉,几百万几百万的购买口罩和防护服,早已经通过各种运输途径送到湖北了。没过多久瑞典国家邮政postnord宣布停止往中国邮寄包裹。天哪,即便我买到口罩,postnord不能寄的话,就得花高价找upsDHLTNT寄了啊,本来瑞典口罩就缺货,即便有几个小网站能买到,价格也已经很贵了,再加上高价邮寄费用,哎,想给国内亲戚寄点东西太难了。


两周隔离结束后,俩娃被送去幼儿园,我和老公开始正常上班。我们毕竟是从国内回来的人,深知新冠疫情的严重性,再加上平时我也总是担心家里俩娃会感染从幼儿园带来的病毒,我在家里都是常备酒精、免洗洗手液等消毒产品的,经常用来擦桌子等家具。于是我在隔离期间就多囤了一些酒精消毒产品,以备不时之需。


结果我们的正常生活过了才两周时间,2月下旬瑞典运动假假期结束,意大利新冠疫情大爆发,那时候瑞典人还完全不在意这个事情,我们中国人最早意识到情况危急,害怕瑞典会短时间内像意大利一样变成疫区,我和邻居两人一起疯狂地囤生活物资,我们从早上开始忙活,去各大超市囤大米(扛了40公斤大米回家)、食用油、意大利面、番茄罐头、各种面包、20公斤面粉、卫生纸、卫生巾、花生酱、巧克力(给娃抗抑郁)、啤酒(给老公抗抑郁)、能放的住蔬菜(土豆洋葱胡萝卜大白菜)、水果、各种肉、虾等等。我们俩在超市总共花了一万多克朗回到家,(我们买的基本都是食物,可想而知有多少东西),回到家后我开始整理冰箱冷藏冷冻室,把肉鱼虾分开一小份一小份、标记清楚储存起来,把暂时吃不着的一些干货都放好,我们两个女生早晨八点出门,下午两点回到家,三点才吃午饭,累的都说不出话了。现在过去了三个月,事实证明,这种恐慌性囤货没多大意义,但是在当时我们确实是战备状态。



接下来我就开始疯狂网购,在Jula网站上买口罩,在药品网站上再次购买酒精、免洗洗手液、各种退烧药、感冒用品、各种维生素、止泻药、给弟弟买感冒哮喘喷雾药品等,刚开始老公对我囤货表示不理解和不需要,但仅仅过了两天,瑞典全网再也买不到一瓶酒精和一个口罩了。


俗话说:中国上半场,世界下半场,海外华人打全场。我们家恰好就是国内国外都经历的那个打全场的。物资囤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们的计划就是要合理合法地宅在家里抗疫。首先我给幼儿园的俩娃请假,由于平时我跟幼儿园老师们关系都不错,加上幼儿园不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相对来说请假容易很多,我就顺利地给俩娃请好了假,并且承诺跟老师随时保持联系,我们密切关注幼儿园的新闻和举动,后来幼儿园校长发邮件说因为幼儿园很多工作人员和老师请假,人手不足,让孩子能待在家就待在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算是为幼儿园做贡献了。


然后就是我和老公要分别申请长期在家工作(注意是长期,具体期限未知,看瑞典疫情情况而定),考虑到瑞典人佛系抗疫的态度,我先发了一封声情并茂的邮件给瑞典老板,说我家弟弟曾经得过感冒哮喘,很容易病毒感染,属于疫情的高风险人群,我现阶段不敢送他去幼儿园,根据公司政策,有高风险人群的家人、员工可以申请在家工作,希望老板能同意,同时告诉老板我已经准备好了家里的办公设备,做好了长期在家工作抗疫的准备,并且保证不耽误工作blabla。老板刚开始就简单回复了一个同意。后来正好有单独开会的机会,我又再一次提到我很担心这个事情,老板秉着体恤下属的原则也再次口头同意了,并且我借着开组会的机会再次跟所有组里的同事说明了我要长期在家工作、照顾孩子的想法,也很幸运的得到了组里全体同事的支持。从内心来说,我当然更愿意在办公室工作,轻松且高效,我知道在家边工作边带娃,我会很辛苦,但是我更不愿意俩娃生病,所以我带着复杂且感恩的心情收拾办公桌上的东西早早回了家,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要离职了呢,因为我搬空了办公桌上的东西,我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老公那边跟老板的申请也进展顺利。这里说明一下,因为我和我老公的工作都是可以在家里完成的,我们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工作,只要有电脑和网络就可以,这也是我们能顺利申请长期在家工作的重要原因。



就这样我们从2月下旬就开始了在家边工作边带娃的抗疫生活。谁知就在我们宅家的第三天,瑞典疫情就开始爆发了。公司要求所有同事能在家工作的尽量都待在家里,得,申请白申请了。不过公司人性化的规定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赞扬。我觉得疫情期间公司对员工的保护和保障措施可以成为以后员工跳槽与否的重要参考依据。


因为新冠疫情的无症状传染特征,我们基本不与外人接触,即使这个人是健康的,也不知道携不携带病毒、能不能传染别人。所以我们就宅在家,所有的东西都靠网购,而且都选择那种可以送到家门口的那种。要是需要让我们拿身份证去附近超市取快递,我们干脆就不买了。所有的快递到了门口,我们拿进来先喷洒酒精消毒,然后才拿进房间,非常注意也非常小心。很多的购物网站,尤其是超市买食物网站,都是要买满一定金额才能免费送到家,而且送货时间要一两周以后,这就要求我和老公就要做严格细致的计划,面包牛奶鸡蛋等食物要做合理安排,每周从一个网站采购一次,送货时间要合适,不能耽误俩娃吃喝。


这里插播一下我对于瑞典一直不关闭幼儿园和小学的看法,我不去评判这种做法是对是错,只是说可能这种做法是适合瑞典的,虽然它可能提高传染的风险。抗击疫情,控制死亡率是政府追求的,如果关闭了瑞典的幼儿园和小学,又不能把孩子托管给老人(老人是高危群体),这就会导致大量医护人员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而无法工作,这样医院里医护人员不足,死亡率立刻就会上去,医疗资源会发生挤兑,并且社会上的其他岗位和行业也会因为大量工作人员在家照顾孩子而无法正常运转,就会马上崩溃。更好的情况是幼儿园小学不关闭,但是有生病症状的孩子和工作人员可以自觉在家,有条件在家工作的父母可以让孩子待在家,这样既减轻了幼儿园小学看管的压力,也减轻了社会正常运转的压力。


鉴于中国抗疫的经验,我们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正常的事情,要做好长期战役准备,至少要宅家几个月吧。为了让俩娃能在家里待得住,一方面我们从网上开始给俩娃买一些他们平时爱玩的玩具(老大酷爱乐高),另一方面我们跟老大商量着制定每天的作息时间表,几点吃饭、几点看投影娱乐时间、几点阅读中文书、几点弹钢琴、几点全家一起玩uno桌游、几点睡觉都一清二楚,带着俩娃一起遵守,老二属于不懂事年纪,但是会跟着老大学,擒贼先擒王,所以我们先带着老大执行。俩娃经过从中国到瑞典一路上的病毒教育,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待在家,为什么不能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为什么不能去超市,为什么爸爸妈妈每天虽然待在家,但是也依然要在家里工作,老大老二刚开始经常在家里打扰我们工作,他俩这年纪也是难免,我们就用奖励的机制鼓励老大照顾弟弟,虽然只是年长了两岁半,但是他也要有大哥的担当。


长期宅家,夫妻俩就会变成同事+队友,我感觉这是在生娃之后第二次考验两个人关系的时刻了。我老公属于工作比较忙的那种,一天到晚很多会议和工作,我每天固定时间两个会议,所以一般我们俩就会交替看娃和工作,一个人开会、一个人看娃,要是遇到两个人都有重要的会,就让俩娃看投影动画片,每一次时间不超过20分钟,每天看不能超过3次。不管再忙,我也会精心准备一家四口的午饭和晚饭,豆类、鸡蛋、肉类、蔬菜类、谷物类等每顿饭都要营养搭配均衡,果然我们全家四口的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我之前健身房的减肥成果算是泡汤了)。这里需要感谢最近涌现在微信中的几个中国超市,他们纷纷开通了微信购模式,可以送货上门,方便很多,我们也和邻居拼着买东西,大家相互帮助,也增加了友谊。只要天气晴朗,我们每天都会带俩娃去森林里散步放风一个小时,他俩有时候骑骑车,有时候去森林里跑跑步,一来为了消耗体力,二来也为了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增强抵抗力。本来老大每周有很多兴趣班,游泳、跆拳道、钢琴课等等,现在我们都取消了,只保留了周末的中文课,因为中文课变成了远程教学。


抗疫期间,我们不能聚会朋友、不敢去超市、不敢去饭店、不敢去商场、甚至在公园里看到人多都要避开,有时候看倦了门口的风景,我们就趁周末不花进城费的时候开车去城里转转,不开车门、不下车,只为看看不一样的风景,俩娃也非常渴望去他们喜欢的游乐场、博物馆,但是我都很遗憾的告诉他们现在不能去,等没有病毒了我们再去。虽然每天宅家的生活有点无聊,我有时候也会发牢骚,但是老公说无聊点总好过家里有人生病,确实,全家人在一起每天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最重要了,不管瑞典能不能5月份完成群体免疫,我们都希望生活能早一天回归正常。


一直以来,瑞典抗疫政策备受国内外争议,国内的家人朋友一直很担心我们,刚开始每天都有很多人劝我们回国,后来我告诉了他们我们在这里生活的还挺好,物资也充沛,他们慢慢也就放心了。虽然瑞典疫情看起来很凶险,但是我身边几乎没有回国避病毒的朋友,大家都是呆在瑞典像我们一样宅家抗疫。有朋友说,瑞典目前医疗系统运转正常,总体死亡率在自然死亡率基础上增加非常有限,说明瑞典的防疫策略是正确的。我不敢说瑞典的防疫策略一定是对的,但是我们目前的亲身感受是安全的。不去焦虑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我们对抗疫情应该有的态度。


截止到目前,我和老公依然在家工作,俩娃也一直都没有去幼儿园,我们竟也慢慢的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且看瑞典疫情发展吧。


最后希望我的朋友亲人都平安,希望他们知道我们一切都好也请放心,也祝愿疫情早日结束。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随意打赏!赏金将转给作者!


北欧模式(微信公众号beioumoshi)更多文章:

来稿选登:一生难忘2020

来稿选登:疫情期间带娃回国的流水账

疫情期间带娃回国的流水账的后续补充

来稿选登:学校关还是不关,这是个问题

来稿选登:我的同事乌拉先生(岛主出品,必是精品)

来稿选登:你今年申请退税了吗?说说瑞典报税那点事儿

来稿选登:从澳洲亚裔被打说开去,新冠病毒与华人的处境

听说国内口罩一个卖1块钱还被罚款?看看瑞典的口罩价格

来稿选登:瑞典找到了正确应对疫情的办法了吗?

瑞典往事:在疫情里破产的那些人 - 忆我的倒霉旧友Z总

疫情专题:北欧航空要求飞机上戴口罩

疫情专题:瑞典继续让老人搬进已知有新冠感染的老人院

疫情专题:喜大普奔!冰岛的新冠确诊人数连续多日为零

【挪威疫情〡小结篇】SSB: 总死亡人数断崖式下跌

疫情专题:北欧五国联手抗议匈牙利抗疫政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