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辟谣:听说瑞典抗疫已经彻底失败了?

北欧模式Arwen 北欧模式 2022-06-30

请点击上方蓝色“北欧模式”关注本公众号!


前天收到了读者群群友的求助:



点开链接一看:



咦?这不是北欧模式前几天发的那篇瑞典的新冠疫情防控策略符合科学吗里面提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副教授写的文章吗?虽然这篇文章确实批判了瑞典防疫,但看看截图的这个公众号写的文字,却总觉得哪里有点儿啥不太对劲的样子。


这篇公众号文章开篇才第一句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错误。那篇文章是发表在《自然》杂志的子刊《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的,并不是《自然》杂志。


做科研的都知道,判断一部杂志的影响力,要看它的影响因子。《自然》杂志的影响因子是49.95,是世界上影响力最高的专业杂志之一。而《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的影响因子多少?是0,因为它压根没有被专门给杂志计算影响因子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收录。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一部所谓的“SCI杂志”。在这个杂志上面发表的文章在中国大多数的985 211院校都不能拿奖金和评职称,博士硕士生在这个杂志上面发表文章也都是不能帮他们毕业的。以0的影响因子震惊全世界那是不太可能的,但还是可以震惊一下中文微信圈的。



其实中国现在正在经历的很多事情,包括网上你死我活的“清零”与“共存”之争,瑞典都可以算是过来人。那篇《自然》杂志子刊文章的作者就是瑞典坚定的“清零派”民间非盈利组织“瑞典新冠科学论坛”的成员。他的成员很多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包括医生、科学家和学者。从疫情一开始就天天上各种国内国外的媒体狂怼瑞典公共卫生局坚定的“共存派”专家。他们认为瑞典政府不尊重科学,打压不同的意见,但瑞典政府认为他们散布“虚假信息”,是给瑞典国际形象抹黑的“反政府”阴谋论组织。


“瑞典新冠科学论坛”在2020年上半年的时候最为活跃。但后来在2020年秋季被匿名人士告发存在学术不端之后就安静很多了。2020年4月份的时候,“瑞典新冠科学论坛”的微生物学教授买了一批新冠抗体快检试纸,在斯德哥尔摩地区召集了450个志愿者,大多是亲戚朋友,测了一下新冠抗体,发现只有7%的人抗体结果是阳性的,远远不够群体免疫的水平,而当时瑞典公共卫生局却一直在宣称瑞典已经快要到达到群体免疫了,疫情在夏季前会结束。“瑞典新冠科学论坛”的研究结果“啪啪”的打了瑞典公共卫生局的脸,但却被人向瑞典科研伦理学会告发这个研究在进行之前并没有申请伦理许可。因为这属于人体实验,扎破人手指取血具有侵入性,而且召集很多人测抗体有可能造成疫情扩散的风险,所以必须要科研伦理学会审批之后才能开展。没有申请伦理许可就属于学术不端。


再后来,到2020年底,新冠疫苗上市了。迅速广泛的接种疫苗就取代了社会管控措施,成为公认的最重要的抗疫措施。在接种疫苗工作上,瑞典一点儿都没有落后于其他国家。瑞典议会也2021年1月份通过了临时的《大流行法》,赋予政府限制聚集人数、餐馆商场的开门时间以及关闭学校等权力。后来的数据分析显示,瑞典在2021年并没有再出现超额死亡,而且人均预期寿命也回归到了疫情前的水平(瑞典人均预期寿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4月1日起取消所有入境限制!)。如果有人确实去读了那篇《自然》杂志子刊的文章的话,就会发现里面提出的所有批判都是针对瑞典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中的表现的,而没有涉及2021年以及以后的情况。


从下图的超额死亡率的曲线可以看出,瑞典尽管在2020年的第一波疫情中跟美国的超额死亡率差不多,但2020年夏季之后,瑞典的超额死亡率就一直远低于天天有人上街大规模聚集游行反口罩反疫苗的美国了。而在两个月以前瑞典彻底“躺平”取消所有的防疫措施之后,瑞典的超额死亡率甚至成了负数了,也就说瑞典现在全人口的死亡率比没有疫情的时候还要低。不知道那篇声称瑞典“抗疫彻底失败”的公众号小编有没有看过这些数据。



不过瑞典走到今天这一步,也确实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的。瑞典从2020年到现在新冠死亡人数总共有1.8万人,虽然其中有一部分并不是因为感染新冠而死亡的,但2020年和2021年每10万人中77.2人的超额死亡率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被忽略的。很多瑞典华人应该也都还记得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一名年仅59岁的华人教授因为在瑞典感染了新冠之后抢救无效而不幸去世的事情。根据《柳叶刀》公布的数据,瑞典疫情期间每10万人中77.2人的超额死亡率是明显的高于中国的0.2和新西兰的0.5的,也高于北欧邻居挪威的12.8,丹麦的29.6,芬兰的16.1和冰岛的5.6。


事实是,瑞典在2020年初第一波疫情来临的时候,的确出现了不顾科学事实,抗疫骚操作不断,奇葩理论层出不穷的情况。具体的情况那篇《自然》杂志子刊的文章有详细的描述,北欧模式之前也进行了总结(瑞典的新冠疫情防控策略符合科学吗?)。


但抗疫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领先并不代表最终的胜利,一时的落后也不能不代表最终的失败。虽然说比烂是不对的,但在抗疫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之后回头来看,瑞典在2020年和2021年每10万人中77.2人的超额死亡率和美国的130.6人,英国的130.1人和俄罗斯的228.1人相比,这成绩其实还算是不错的了。有意思的是,中文网络上批判瑞典抗疫的文章层出不穷,却从来没有看到过批判超额死亡率高出瑞典两倍的俄罗斯的抗疫政策的文章。


群友转发的那个公众号文章提到了瑞典抗疫的四个特点:不戴口罩、不停课、没封城和指望群体免疫。下面就跟大家掰扯掰扯这四点。一些解读会带有小编的主观成分,建议大家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来读。


口罩瑞典其实只是在疫情初期没有建议戴口罩,并不是一直都不建议戴口罩(瑞典国王上热搜,安国师突然建议带口罩,边境管制延长)。


为什么疫情初期不建议戴口罩?因为当时瑞典压根就没有口罩可戴。北欧模式在2020年2月曾经发过一篇文章介绍了瑞典当时市场上根本不符合外科和医用口罩标准的的两层无纺布口罩的价格(听说国内口罩一个卖1块钱还被罚款?看看瑞典的口罩价格)。瑞典不像邻国芬兰,是没有战略物资储备的(瑞典应急与备灾管理局承认:瑞典并无食物和医疗物资储备),而仅有的民间库存也早都被瑞典华人搜罗一空一股脑的全部都寄到了中国。全世界大部分的口罩产能基本集中都在中国,而中国造出来的口罩也肯定要优先供应中国。政客们不愿意承认瑞典一个高福利的发达国家竟然连个口罩都没有,就派个专家出来忽悠忽悠民众,说戴口罩没用,戴口罩会制造虚假安全感,会散布恐慌情绪什么的。后来随着中国成功清零之后恢复产能,开始大范围的出口防疫物资,瑞典也能买到口罩了。但无奈瑞典公共卫生局的专家在前期把话说的太满了,圆不回来了,又担心突然转向会影响专家和政府的公信力,所以就只能随便建议建议,想戴的人自己戴,不想戴的人就算了。


不停课。瑞典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的时候确实学校都没有停课,但后来第二波德尔塔疫情出现后是停了中学和大学的课的,改为远程教学,不过小学和幼儿园还是一直坚持没有停课。其实,实际操作中很多学校和幼儿园都出现了因为过多的老师病倒无法上班而造成的短期的停课。


学校停不停课在瑞典的争议比在很多其他国家都大,因为瑞典的义务教育法不允许家长自己在家教孩子。很多其他国家的家长是有选择的。如果家长特别担心感染病毒就可以让孩子在家自己来教,但这样在瑞典是不行的。如果学校没有停课而家长却不让孩子去上学,在瑞典就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疫情专题:瑞典家长如果不送孩子去上学会被罚款)。


为什么瑞典不停课?这点应该是瑞典的国情决定的。瑞典是全欧洲女性就业率最高的国家。20-64岁的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高达78.3%,而这个比例在希腊只有51.8%,欧盟平均是66.7%。瑞典的家庭结构普遍是夫妻两人双职工并且自己带孩子,并没有额外的带孩子的帮手。抗疫两年多了,连普通网友现在也都知道了,最重要的便是要保证医疗系统不击穿。而且瑞典如果关闭了所有的学校和幼儿园导致很多医护都被迫离岗回家去带娃的话,疫情传播倒是确实能减缓一些,但瑞典的医疗系统就直接击穿自己了,都不需要等着病毒来击穿了。瑞典公共卫生局的专家的奇谈怪论国师新理论:“儿童可以互相传染,但不会把病毒带回家”)只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医疗系统的脆弱而已。毕竟瑞典这个自封的人权大国是不可能公然宣称自己会为了保护医疗系统不击穿而让自己的儿童暴露在未知病毒的感染风险下的。


不封城。其实全世界除了中国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有真正意义上的“封城”。欧洲很多其他国家虽然号称自己的“封城”了,但医院都没有关闭,也允许大家出门买菜,允许出门上班,允许出门遛狗,甚至允许出门健身跑步。这样漏洞百出的“封城”,其实际效果是指得怀疑的。如果封城之后不能实现对病毒彻底清零,那么只要还有一例感染者没有被揪出来,等封城令解除之后,疫情就会迅速的反弹,除非能一直封到有效果很好的疫苗或者特效药出现之后再解封。而在2020年初的时候还并没有人知道有效疫苗和特效药到底会需要多久的时间才能被研发出来。对于瑞典一个没有能力实现经济内循环而且还有大量有各种海外关系的人口的小国来说,长期的封锁是并不现实的,这是瑞典的国情所决定的。


指望群体免疫。这句其实是没错的。但全世界并不是只有瑞典一个国家在指望“群体免疫”,而是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也包括中国,大家统统都在指望“群体免疫”。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钟院士一直都在各种场合循环反复的讲:“中国需要全部人口的80%以上接种疫苗,才能够建立一个有效的群体免疫。” 不知道为什么,尽管钟院士这话在2021年整整讲了一年,但至今很多人一看到“群体免疫”这个词脑海中浮现出的都还依然是尸横遍野的场景。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群体免疫的意思就是当一个社区中有足够多的人都对一种传染病有免疫力时,这些有免疫力的人不会感染疾病也不会传播疾病,就会阻止这个传染病在社区的传播,让社区内那些没有免疫力的人也间接得到保护。这样一个有足够的人拥有足够的免疫力的社区就被认为产生了“群体免疫”除非病毒主动从地球上消失或者弱化到普通感冒的程度,否则“群体免疫”就是走出疫情的最佳方式,这是杠精们写再多的大字报来妖魔化“群体免疫”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要让尽可能多的个体获得免疫力,从而建立起社区的“群体免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接种疫苗,一种是感染新冠。通过接种疫苗而获得“群体免疫”是全世界公认的最重要的抗疫手段,但是通过自然感染而获得群体免疫就很有争议了,毕竟这可能会有巨大的代价,而且在历史上是没有任何成功的先例的。


在2020年初第一波疫情的时候,瑞典应该是确实是有过通过自然感染来实现群体免疫的想法的。瑞典专家不相信中国的检测能力,莫名的认为中国肯定有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没有被筛查出来,所以大量的人群漏诊没有被计入统计数据中,导致新冠的实际致死率肯定比中国报道的要低很多。瑞典专家还不相信中国的医疗救治能力,莫名的认为中国出现那么多重症和死亡是因为中国医疗太落后了才会那样,而在瑞典这样高医疗水平的国家,肯定不会像中国那么混乱。一直到意大利疫情失控之后,瑞典专家才开始意识到:“这个病毒好像真的挺可怕的?” 然而这种莫名的傲慢和蜜汁自信,已经让瑞典白白浪费了好几个月原本可以用来准备各种物资的时间。当病毒开始大规模在瑞典社区传播的时候,瑞典才慌张的发现自己没有防护用品,没有检测能力,也没有吸氧设备,所以就只能派个专家出来天天开新闻发布会稳定民心。


不过群友转发的公众号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是个大实话,就是群体免疫已经变成了海市蜃楼。前面已经说了,除非病毒主动从地球上消失或者弱化到普通感冒的程度,否则“群体免疫”就是走出疫情的最佳方式。而现在,世界各国的经验都显示,单纯靠感染新冠是并不能达到群体免疫的,很多人都在得过了新冠之后随着抗体水平和下降和新变种的出现而感染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而单纯接种疫苗也并不能达到群体免疫,哪怕是接种目前看来效果最好的mRNA疫苗,哪怕是接种率高达90%,哪怕是接种4针,面对免疫逃逸的新变种,疫苗只能做到防止重症和死亡,并不能防止感染,因此也无法达到群体免疫。甚至是接种了疫苗之后再感染新冠,形成的所谓“超级免疫力”也依然无法做到长期有效的阻止疫情传播。


无法实现群体免疫,这不仅仅是瑞典一个国家的问题,也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问题。中国想靠接种80%的人口实现群体免疫从而保护不愿接种疫苗的老年人的计划也一样没有得到实现。香港的情况证明,老年人必须要自己亲自接种了疫苗才可能得到保护,而且两针还不够,需要三针。如果成功实现了群体免疫的话,上海也就不需要像现在这样这么辛苦的抗疫了。


所以,瑞典抗疫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小编认为,现在还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虽然瑞典最近暂时看起来似乎仿佛好像生活已经完全恢复到了疫情前岁月静好的状态,但没人知道这个状态可以保持多久。世卫组织目前还并没有宣布大流行结束。尽管大家都期望新冠的毒性会越来越弱,但也没有人能够排除传播力更强,毒性更强,免疫逃逸能力也更强的新变种出现的可能。


瑞典公共卫生局的专家在疫情期间说过很多扯淡的话,但是有一句话在现在看来还是挺有道理的,那就是:“疫苗并不能终止疫情,我们会需要跟这个病毒以及限制这个病毒传播的防疫措施一起共存很多很多年”。


若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下方的“赞”和“在看”!


北欧模式(微信公众号beioumoshi)更多文章:

瑞典Sahlgrenska医院实现新冠重症患者清零

瑞典人均预期寿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4月1日起取消所有入境限制!

芬兰:新冠的毒性在下降,但社会影响在增加

癌症患者:社会限制取消后我们却更不敢出门了

世卫组织预测世界新冠疫情的未来走势

瑞典的新冠疫情防控策略符合科学吗?

冰岛卫生部:只有让尽可能多的人感染新冠才能结束疫情

挪威前首相反思封城决定:可怜了那些被迫孤独离世的老人

丹麦2月1日重新躺平,瑞典计划跟随其后,挪威称晚感染不如早感染

当全世界为疫苗上市而欢呼的时候,瑞典再次与众不同

科普:出生在瑞典的孩子会自动获得瑞典国籍吗?

瑞典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央行预计年底会加息

瑞典专栏: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对Bank-ID感到不满?

两年多的疫情让瑞典增加了336名亿万富翁

瑞典2万本新护照姓名印错,警方表示不影响使用

乌克兰南部命运坎坷的“老瑞典村”被俄军占领

瑞典汽车催化转换器盗窃猖獗,两年时间增加10000%

揭秘:来看看哪些欧盟国家给了移民最多的国籍

码头工人拒绝装卸俄罗斯货轮,瑞典将出现有机香蕉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