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时候我在想,生个孩子是不是害了她?

桑桑姐 腰线 2024-01-13

上篇文章发出来没多久就被🐔哔了,其实我也不太知道错在哪里了,回忆了一个普通80后亲历的4个重要节点,在短短的半生中见证了时代的日新月异,评论区说得很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失落
这篇,再讲讲我所认识的10后。
妮莫最近爱上了做饭,厨艺突飞猛进,各种饮品也调得好喝。我说,你这么有烹饪的天赋,以后要不就开个餐厅吧。
她连忙拒绝,我才不要!我想学Chemical Engineering,年薪70万啊!(不知道从哪听说的)
我愣了一下,我们当年高考报专业,18岁的人了都稀里糊涂的瞎填,现在的小屁孩连年薪都调查过了?
我又问她,你天天学做饭,是打算上大学了不吃学校食堂自己做吗?
她说:我打算大二出去租房,就可以自己做饭了。大学毕业后emm……(她认真思考了一下)我至少5年内还买不起房子,需要租房,找到好工作攒钱买房,还要交税,自己做饭可以省钱。
你们可能无法想象我听到这番话的百感交集。
第一层感觉是前两年还倚偎在怀里的小孩子,突然之间就长大了,开始规划自己以后的人生了。
第二感觉是惶然,如果这是她的真实想法,那么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无疑陷入了某种人生循环。像当年电视里那个公益广告里的情节一样:
‍记者问:“你每天都在干什么呀?”“放羊。”小娃娃答道。记者又问:“放羊为了什么呢?”“挣钱。”记者再问:“挣了钱呢?”“娶媳妇。”接着问:“娶了媳妇呢?”“生娃。”记者不放弃:“生了娃呢?”小朋友歪着头想了一下,说:“放羊。”
虽然咱受了高等教育,在大城市买房扎根,但我们又和黄土高坡上的羊倌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无非是把“放羊卖钱结婚生娃放羊”的死循环,变成了“努力学习考上名校工作赚钱结婚生娃,让娃努力学习考上名校工作赚钱结婚生娃”的死循环。
第三层感觉是惭愧。虽然一直努力给她最好的教育和物质条件,也一直告诉她要选自己内心有热情的职业,但似乎并没有改变什么,她也像我一样,慢慢被打磨成了一个合格“零件”,琢磨着怎么更顺应这个社会的规则,怎么从人类社会里刨食,怎么交税怎么买房。
今天刚在极昼的文章里看到一句话——“他们既是企业的战士,又是竞争社会的牺牲品” (by斋藤茂男《饱食穷民》),如果无可避免走向这样的结局,我内心真的有点对不起孩子。
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原本是希望她快乐自由,有底气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但是,这种希望,并没有落到实处。
当她小时候说要当画家的时候,我只是微笑着点头,内心开始疯狂计算如果要帮一位搞艺术的年轻人养老,需要存够多少钱,我俩还要搬砖多少年。
当我一边告诉她要选自己喜欢的专业时,却也有意无意地提起,在美国学历史学哲学的文科生,都很难找到工作。
当她说她讨厌学数学的时候,我们却并不敢早早就让她偏科,因为申请大学时,数学分数就占了50%,最后狠心督促她考进了本州最好的数学项目。
孩子还在幼儿园的人,肯定不能理解我为什么要“双标”,但孩子高年级以上的家长,应该大都经历过这种纠结的心路。
孩子奶乎乎的时候,家长总觉得爱就是自由和宠爱,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孩子7岁之后,曾经单纯的父母之爱里,多了责任。
害怕如果一味快乐教育,孩子长大以后过得不好,怨家长当初为何不推他一把——“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难道你们也不懂事吗?”
上篇文章里说到“5倍速”的人生,其实互联网时代,就是给全世界都按下了加速键,孩子们也在飞快地成长。
几个月前去参加一个牛娃的分享会,我和桑姐夫的共同感受就是,现在的孩子们太牛太清醒了,18岁的我们,哪里有这样的前瞻能力。他们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早就开始规划通往目标的路径,比我们同龄的时代成熟了一大截。
妮莫有时候和我聊天,会说到身边的同学,都已经想好了自己的目标,90%孩子的理想都无外乎高薪三宝:医生、律师、AI,从没听说谁要搞艺术农业文学这些不挣钱的专业。
甚至十来岁的孩子们,已经在心里把梦校、保底校、专业都拉了清单,从9年级开始,就开始筹谋着要选哪门AP课,才能在简历中申到相关的专业。
但同时她又很困惑。
因为很多前辈学长学姐,都会在简历里写,自己从几岁开始对某个领域产生了兴趣,然后坚持了5-10年之久,克服了重重困难挑战,最终拿到了某某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展示出专注、执着、热情、信念感,才能获得大学的青睐。(终极版就是谷爱凌)
她吐槽说,为什么现在会要求一个上初中的小孩,就想清楚自己热爱什么,以后要干什么,并且今后就一直为这个目标努力,万一我突然不喜欢了呢?
我十万个赞同她的吐槽,这真的有点太超纲了,我可能30岁之前都没活明白,还在不断试错,你让一个13岁的小孩,现在就找到毕生热爱?
我回想人生中最有趣味的阶段,恰恰就是30岁之前的浑浑噩噩,贫穷而听着风声也是好的。30岁之后,新鲜的事物日渐消弭,快乐的阈值越来越高,稳定也意味着重复和规律。
如果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计划好了今后要过的人生,并且细化目标,分项实施,每一年级都很关键,每一个坎都不能拉下。
终于按着剧本一步都不错地走到30岁,就算成功了,他们是不是也在快进的人生中,失去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
听说湾区的家长群,出现了一种奇观。当他们成功把孩子鸡进名校,鸡进大厂之后,还依然会在家长群里庆祝牛娃升职,分享孩子的职场考评级别。孩子都已经二三十的大人了,家长们的群昵称备注依然是xx宝妈+孩子的性别、年龄、毕业学校。
(redefine是指脸书最高评级,年终三倍股票)
“放羊卖钱结婚生娃放羊……”这样的人生,我们已经过得腻味了,还真的要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再轮回一次吗?






欢迎点赞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有时候我在想,生个孩子是不是害了她?

桑桑姐 腰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