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愿意等等毕赣
作者:王小笨
在最初的设想中《地球最后的夜晚》并不是现在的样子。
两年前项目刚启动的时候,毕赣曾想把它做成一场 VR 加 3D 加120帧的技术实验,但碍于资金和技术限制,设想终归只是设想。
如果你读了《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制片人单佐龙写的那篇刷屏的《“地球”的至暗时刻》,就会知道光是那个70分钟的长镜头,已经让剧组几次陷入崩溃。
但现在轮到观众陷入崩溃了。电影上映之前我就写过《<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一场过度营销吗》,但观影时的感受更加直接。坐在我旁边的是一对中年夫妻,原本他们还很有兴趣地讨论剧情,但一个小时后他们选择提前离场,留下了一句“什么垃圾”。
这不是个例。因为有零点场的存在,原本预计中将在跨年时刻引爆的差评潮,提前了将近24个小时,很快豆瓣评分从7.5降到了7.4。31号凌晨有豆瓣大 V 说某片的宣传找到他,希望能在早些时候给出好评,但显然已经无济于事。
现在这个分数已经降到6.8,甚至在分数一直虚高的猫眼和淘票票,《地球最后的夜晚》也迎来了罕见的低分潮,翻几页评论,就能看到骗人、看不懂、无聊、睡着了这些字眼。
零点场后,更大范围的差评几乎是必然的。那些睡过了原本的“一吻跨年”,还要在寒风中忍受着打不到车痛苦的情侣,你觉得他们的点评里会有好话吗?
2018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口碑成了决定一部电影成败最重要的因素,观众各种用脚投票的选择,甚至让人快忘记了电影本身就包含着某种双向选择性。就像小生的僵尸粉所说,“每个观众在选择观看电影的时候,电影本身和导演也在选择属于他的观众。”
《地球最后的夜晚》在这一点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对于大部分最近三年才形成观影习惯的新观众来说,一部只能被感知、难以被理解的艺术电影,实在是在他们的射程之外。
这也是他们会被 X 音的营销“忽悠”的根本原因,动动手指刷到一个看似浪漫的概念很容易,但去互联网上了解一下一部电影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些时间,他们未必肯花。
对待电影的态度其实并无高下之分,只是电影对于那部分观众来说,并不是拓展认知的方式,不过是有限的娱乐方式中性价比比较高的那一个。一旦他们的希望落空,反噬就是必然结果。
就在昨天下午,毕赣的名字已经上了微博热搜,想必已经有不少一头雾水的观众,开始想要知道这个“骗”了他们的导演到底是谁。
毕赣和电影的宣传团队不会不懂这些道理,但他们也别无选择,一部投资超过5000万的艺术电影,靠存量观众收回成本甚至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前几天有一篇叫《那些先裁掉自己的创始人》的文章很火,毕赣的人生轨迹其实和这两年那些明星创业者也挺像的。
因为一个项目走红被推到风口浪尖,但接下来无论是资本还是用户,没有人能等,没有人能等到一个天才导演,拥有了足够多能够理解他的观众才去收割。
跟风跑去电影院,略显浮躁的用户、唯结果论,用尽营销手段的资本方以及夹杂在其中,显得疲惫又不适的天才导演。
这就是 2018 年中国电影最后的夜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