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人扮演小美人鱼是政治问题还是技术问题?

北方公园编辑部 北方公园NorthPark 2022-05-10


作者:薯片
编辑:王小笨

看上去,《小美人鱼》选角惹出的“麻烦”还将继续。
 
自从迪士尼选定 Halle Bailey 出演真人版小美人鱼之后,有关这个决定的争议就没有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平息过。最近《小美人鱼》片场的路透照陆续流出,网友的不满情绪更是达到了新高度,对 Halle Bailey 进行外貌甚至人身攻击的言论也屡见不鲜。



但说来说去还是那些陈词滥调:迪士尼为了追求所谓的“政治正确” 已经丧心病狂的地步,自己心中的《小美人鱼》形象被玷污了。
 
诚然《小美人鱼》确实源自一部北欧童话,我们对“爱丽儿是一个白人公主”的印象也早已经根深蒂固了,但这时候除了宣泄不满情绪,我们似乎更应该思考,迪士尼为什么要这么选角?或者说这么选角到底有没有道理?
 
一个很容易得出的结论是,这是迪士尼又一次“聪明的选择”。毕竟选择黑人演员扮演小美人鱼,并不意味着这部作品就会有多少真正的进步性。经历过几部真人版经典动画的洗礼,迪士尼能在故事上有多不思进取这件事我们已经领略了,把老故事再对着新观众近乎原封不动地演一遍,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它庞大的衍生品和乐园生意。
 
所以在选角上的这次“离经叛道”或许已经是迪士尼能为真人版《小美人鱼》带来的最大爆点了,这种选择既能够照顾舆论上的“政治正确”,也能够为作品带来持续不断的关注度。
 
但讨论不应该就此停止,事实上《小美人鱼》的这次选角反映的是过去一两年欧美娱乐圈一个热门话题:Color-Blind Casting(无视肤色的选角),即在选角过程中,不受真实历史或虚构作品中角色的肤色设定所限,只考虑演员的表演能力和适配程度的一种选角策略。
 
这件事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很难理解,毕竟肤色多样性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几乎是最微不足道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欧美娱乐圈却非常重要。去年《卫报》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探究这件事,标题就是,“‘看不见肤色是很危险的’,无视肤色的选角真的有那么好吗?”
 
回顾过去几年的欧美文艺作品,Color-Blind Casting 策略最成功的毫无疑问是火遍全球的音乐剧《汉密尔顿》。《汉密尔顿》全剧组几乎都由少数族裔构成,美国历史上那些声名显赫的白人开国国父全部由黑人和少数族裔扮演。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汉密尔顿》能够走红的原因之一,这种肤色彻底颠覆的标签本身就带给人相当大的冲击力。



《汉密尔顿》作为一部嘻哈音乐主导的音乐剧,嘻哈音乐本身就和黑人族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汉密尔顿》的故事虽然源于故纸堆,但内核上已经做了大刀阔斧的改变,同时还要考虑到它诞生于奥巴马执政时期的历史背景,种种因素都让《汉密尔顿》成为了“无视肤色的选角”的标杆。
 
当然《汉密尔顿》的走红也引发了一些新的讨论,即它并不能严格地被归结为是 Color-Blind Casting,而应当被视为是一种更高明的选角策略:Color-Conscious Casting(有肤色意识的选角)。

但这种说法也并足以服众,在 Showcase 的一次采访中,演员和作家 Brittany Williams 就提到这些开国国父除了是政治人物,其本身就是大奴隶主,曾经参与奴隶贸易,但这些历史背景因为角色由黑人扮演而几乎被彻底抹去。
 
托马斯·杰斐逊的一句台词,那句台词中提到了 Sally 这个人,也就是历史中的人物 Sally Hemings。这个人物在历史上被托马斯·杰斐逊长期性侵,还被当做奴隶,他们生下的孩子也全部成为了奴隶,但《汉密尔顿》中这一切都被一笔带过。
 
更重要的是,《汉密尔顿》这种选角策略虽然得以让这些原本机会寥寥的黑人演员得以获得全世界的关注,但它也很难动摇黑人演员只在百老汇演员群体中占据 9%这样的尴尬事实,并且看上去还没有多少松动的迹象。
 
有关 Color-Blind Casting 的讨论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它在历史剧传统更为悠久的英国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6月初历史题材电视剧《安妮·博林》在英国开播,但目前它在豆瓣上获得2.2分的罕见低分,在 IMDb 上也只有3.9分。究其原因恐怕只有一个,在剧中伊丽莎白一世的母亲安妮·博林是由黑人模特 Jodie Turner-Smith 饰演。
 

如果说《汉密尔顿》“全盘黑化”是一种策略上的进步,那在一部总体上依然以白人演员为主,唯独将女主替换成黑人的剧集,怎么看都是非常突兀的。豆瓣上的一条短评非常具有代表性,“什么叫历史虚无主义?这就叫历史虚无主义”,并且看上去这一次的选角也不会为演员的种族平等有什么助益。
 
《安妮·博林》不是《汉密尔顿》,它没有音乐特色的支持,也没有“戏说历史”的轻松性,这样的选角其实更容易让人感觉到一种讽刺。一个黑人演员在那个黑人尚且身处社会最底层的时期,身穿华服、成为历史重要人物的演绎者,就好像种族歧视、奴隶贩卖这些黑暗历史不曾存在过,这种“无视肤色的选角”是否也是一种借由改编历史完成的粉饰?
 
“Color-Blind Casting”最大的问题便在于,它会把一个故事中关键的关于种族的信息抹去。安妮·博林所在的16世纪,正是罪恶的奴隶三角贸易发展起来的时代。《汉密尔顿》尚可以由少数族裔之口用歌声讽刺杰弗逊蓄奴来拉回一点,但黑人女演员出演的奴隶贸易时期的王后,表现的仍然只是白人贵族的爱恨情仇,就真的很难解释了。
 
而哪怕不依托于真实历史人物,这种“无视肤色的选角”仍然会让人感到奇怪。不久前《致命女人》第二季开播,虽然它在美国反响一般,但在国内仍然有很高的关注度。从第一季开始,《致命女人》也贯彻着Color-Blind Casting。也许是第一季中刘玉玲的气场太强,大家没怎么注意到她这样一个典型的亚洲面孔,却在80年代丝毫不为种族问题所困的人物设定有什么不对劲。



这种情况在第二季延续了下来,50年代自信的中年贵妇是拉丁裔,然而只描写了她来自德州、改掉口音种种表面的细节。更让人困惑的是黑人警探的角色,50年代由受人尊敬的黑人担任侦探这件事也许还好,但是某一集中,这个角色拒绝女主约会邀约的原因在于他自卑,而他自卑的原因是自己在战场上受到的腿伤,则显得实在是和现实离题万里。



这就是典型的抹去种族信息的做法。刘玉玲作为制片人,结合她自己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的经历,也许我们可以揣测安排她自己和黑人警探的角色是一种绥靖的进步,即使用“无视肤色的选角”让虚构的人物可以有不同族裔的面孔,以开阔一些少数族裔演员的戏路。但是哪怕故事是虚构的,“假装种族不存在”仍不能让种族更更平等。想必任何族裔的人看到黑人侦探严肃地为自己的腿犹豫不定时,“不对劲”的感觉都会围绕着我们。
 
很多人对 Color-Blind Casting 完全悲观,认为把一些本该是白人的角色替换成黑人不会有任何促进种族平等的作用,反而是对少数族裔的一种高高在上的安抚性施舍。反对者给出的解决方法也很充分,那就是为什么不多拍属于少数族裔的故事,反而非要“篡改事实”?《黑豹》大获成功,迪士尼也用《花木兰》、《海洋奇缘》、《寻龙传说》这样的故事塑造出了多种族文化背景的公主,这种做法看起来显然也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也许这么喊着的观众在这里也存在虚伪的地方。至少在目前,少数族裔自身的故事能触及的群众就是没有那么多。可以对比一下网飞的《布里奇顿》和亚马逊的《地下铁道》两部剧集,前者为背景在英国摄政时代的“古装偶像剧”,男主及其家族由黑人出演,是典型的“无视肤色的选角”,而后者是黑人卡司为主,讲述南北战争期间黑人女孩逃离种植园的真正的黑人故事。后者故事精彩、制作极其精良,而前者确实只是个没什么新意的偶像剧。


(图为《布里奇顿》剧照)

然而两者光是看收看人数,无论在本来就对黑人题材不感冒的中国,还是放眼国外,都相差巨大。大家一边骂《布里奇顿》是不尊重历史的电视剧,既然要展示种族多样性为什么还要拍英国贵族题材,一边把它捧成热播剧,而当《地下铁道》这样真正关于黑人历史的故事出现,却只能落个叫好不叫座的下场。《布里奇顿》甚至还迎来了口碑的反转,只是因为其中的黑人男主确实够帅,大家发现即便不尊重史实也可以欣赏甜甜的爱情。


(图《地下铁道剧照
 
只控制是否“无视肤色的选角”这一个变量来比较快餐偶像剧和正剧或许有失偏颇,但我们猜不到大洋彼岸人的心思,对自己和自己周边人的口味还是心知肚明的。我们中国观众,真的有那么多愿意去看展现少数族裔真实故事的剧集的吗?


(图为《布里奇顿》与《地下铁道》国内外评分人数对比
 
《黑豹》、《海洋奇缘》依托于漫威、迪士尼的品牌威力,而《地下铁道》对大家确实缺乏吸引力,反而《布里奇顿》、《致命女人》都大受欢迎,因为我们曾经爱看《唐顿庄园》这样的时代古装剧,爱看《绝望主妇》这样的爽片,类似的题材模式确实更能吸引我们。
 
Color-Blind Casting 实际是复杂的,在每一部中也都有不同的考量和结果,对于与自己预期不符的选角有意见很正常,影视公司也绝不会是推进种族平等的先锋。
 
但或许,让大家知道“小美人鱼可以是黑人”这件事确实没那么不重要,改变影视作品中种族的形象特征如同促进种族平等的其他方面一样,都是极难的,都需要年深日久的努力。可能“无视肤色的选角”和拍有色人种自己的故事原本就不该是对立的两条路,而是都需要发展,当后者是与目前商业考量不那么相符的难走的路时,前者的存在,总是进步路上的一点曙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