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绿色交通,河南“公转铁”“公转水”加速推进 | 绿色转型低碳河南 ⑤
编者按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自此,“双碳”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词。
作为新型工业大省,河南正在全力推进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向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变,带动产业绿色低碳升级。
在国家“双碳”目标提出一年后,9月7日召开的河南省委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全省要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发展绿色能源、壮大绿色产业、做强绿色交通、推广绿色建筑、创新绿色技术、构建绿色屏障、倡导绿色生活”。
如今低碳战略在河南落实如何?低碳产业又存在哪些投资机遇?大河报·大河财立方即日推出“绿色转型低碳河南”系列报道,助力河南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日前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指出,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把准政策导向,突出双控倒逼,坚持先立后破,发展绿色能源、壮大绿色产业、做强绿色交通、推广绿色建筑、创新绿色技术、构建绿色屏障、倡导绿色生活。
“做强”二字,意味着河南绿色交通工作已有基础——在总结“十三五”时期绿色交通建设时,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的用词是“取得巨大成就”。
推进绿色交通建设,绿色交通设备的推广、运输结构的转型是重要抓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河南新能源公交占比已近九成,总量较“十二五”末增加2.4万辆,公、铁、水完成货运量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2.3、1.2和40.1个百分点。
接下来,河南交通将如何落实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做强绿色交通的要求?近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目前已就交通“碳达峰、碳中和”展开前期研究工作,并草拟了《河南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和《2021年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分解清单》。
郑州公交率先完成新能源化
近水楼台先得月。郑州是宇通客车“大本营”,在本地市场竞争力极强。而郑州公交,得益于宇通客车的先进新能源技术,快速完成了6000余台公交车的新能源化。
郑州公交的新能源化,始于2009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
年初,国家四部委启动“十城千辆工程”,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
端午,郑州快速公交(BRT)开通,与其主线配置的18米长红色专用铰链车相比,其他线路的“黑烟车”频受关注。
恰好,宇通客车也在这一年组建了新能源技术开发团队。这一年的结尾,郑州公交首台新能源公交车“亮相”。
随着这台“宇通造”新能源公交车正式上路运营,2010年成为郑州公交10年新能源化征程的起点。当年下半年,郑州被纳入“十城千辆工程”第二批参与城市。
此后,郑州公交在推进新能源化的道路上“一路狂飙”:以BRT为例,车辆从最初的普柴动力,逐步更替为柴电混合动力、CNG插电混合动力、LNG插电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电池车辆也加入车队。
2020年,郑州公交的6316台公交车,全部更替为新能源动力,走完了10年新能源化征程。
郑州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据测算,相比传统燃油车辆,郑州公交一年可减少尾气排放物超过30万吨,每年可节省燃料费用3亿多元。
公开报道显示,正是“新能源车辆最多、充换电设施规模最大、推广工作进度最快”等优势,为郑州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撑。
在郑州公交车队中,最受人关注的是223台宇通造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宇通燃料电池研发超过10年,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三代燃料电池客车的研发。”宇通客车给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的回复中称,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够解决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不足,拓展车辆的运输半径,同时推广氢燃料汽车更符合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
河南绿色交通“底数”
新能源公交推广,是“做强绿色交通”的重要一环。而从“做强绿色交通”本身来理解,它意味着河南绿色交通工作已有基础。
“过去五年,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节能环保为重要抓手,全行业绿色交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有关人士向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介绍说。
“十三五”末,全省共有城市公交车辆3.8万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86.1%,新能源公交车较“十二五”末增加了2.4万辆。随着新能源公交等绿色交通设备的加快推广,据测算,全省新能源公交车每年可节油约4亿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30万吨、PM2.5排放140余吨。
与绿色交通设备推广同步推进的工作,还有运输结构调整。
一组数据凸显了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急迫性:2018年,中国交通部门能源消耗量为4.96亿吨标煤,占全国总能源消耗量的10.7%。当年,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民航运输分别占交通部门总排放量的73.5%、6.1%、8.9%、11.6%。
“运输结构调整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判断。
可以看到,近年来,河南正通过多种举措加快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全力推进国三柴油货车淘汰,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1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河南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省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著增加,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大幅增长。
在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方面,“十三五”时期,河南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积极协调郑州、武汉铁路部门与重点货源企业签订运量运能互保协议,完成周口中心港区疏港公路专用通道建设,加快淮河、沙颍河等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等。
2020年,河南全省完成货运量21.9亿吨,其中公、铁、水占比分别为88.4%、4.7%和6.9%,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2.3、1.2和40.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水运的大幅增长,正是得益于“十二五”期间沙颍河、淮河这两条“通江达海”的水运通道的打造。
绿色低碳转型
河南交通谋划了这些事
如何落实省委工作会议有关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做强绿色交通的要求?
近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交通“双碳”工作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启动,前期需要先摸清行业底数,“目前整体处于偏重于前期研究的阶段”。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正式组建“绿色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河南省交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以重点研究国内外碳排放、碳汇集、碳交易相关政策及技术,强化创新能力。
同时,省交通运输厅还聘请交通运输部科研院、公路院、规划院专家,组建了智库助推交通绿色低碳转型。
相关课题研究也加快进行,以科学分析交通领域碳排放历史趋势与现状特征,合理确定二氧化碳排放分析和预测方法,确定河南交通运输行业的碳达峰路径。“目前课题研究报告已完成初步研究成果。”上述人士透露。
据了解,省交通运输厅还根据《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结合河南省交通运输实际,草拟了《河南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和《2021年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分解清单》。
绿色交通,少不了科技的赋能。上述人士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未来省交通运输厅将主要聚焦装配式施工等节能降碳新技术,开展高速公路“13445工程”专项科技研究,加快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编制智慧高速技术指南,开展智慧公路试点建设,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减少车辆碳排放。
“公转铁”“公转水”持续发力
“十四五”开局之年,河南“公转铁”“公转水”持续发力,成效明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铁路货运发送量5454万吨,同比增加617万吨,增幅12.8%;内河航道水路货运量1975万吨,同比增加804万吨,增幅68.6%。截至8月15日,全省提前完成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207992辆的淘汰任务。
为持续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河南正积极推进铁海联运发展,着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据统计,河南共有郑州、洛阳、驻马店等城市的17个铁路货站开行了至连云港港、宁波港、青岛港、日照港、天津港、上海港的35条铁海联运线路,其中驻马店—宁波舟山港线路已实现图定。
在铁路专用线建设方面,当前河南正在推进实施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653工程”,有序推进64个铁路专用线项目。这些项目的总里程约500公里,总投资约300亿元。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重点项目已完工4个,在建8个,其余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在沙颍河、淮河“通江达海”后,还将有更多区域迎来“面朝大海”的机会,这将进一步加速“公转水”的步伐。
目前,河南沙河航运工程平顶山段、淮河淮滨段基本建成,沙河漯河段、唐河省界至马店段、淮滨公铁水一体化港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进度显示,截至6月底,全省内河航运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3亿元。而整个“十四五”期间,河南计划投资300亿元,新改建航道640公里。
此外,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还注意到,今年省交通运输厅已经印发《2021年河南省运输结构调整工作要点》等文件,明确了各单位责任分工,以期切实解决集装箱公路短驳运输车辆通行不畅、运价偏高等问题。
多措并举之下,河南绿色交通也必将做强。
河南66个“整县推进”,抢滩屋顶光伏万亿级“大蛋糕” | 绿色转型低碳河南 ②
低碳经济风起,河南企业以绿色发展促转型升级 | 绿色转型低碳河南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