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袭击案发生后,美国小学如何保障校园安全 | 秦瞳
本 文 约 3000 字
阅 读 需 要
6min
昨天重庆巴南鱼洞幼儿园14名儿童被砍伤,详见昨天推文《挥刀砍伤14名幼童,什么理由都不值得原谅 | 杜小桥》(点击标题进入阅读)。和中国恶人持刀相比,美国作为一个枪支泛滥的国家,校园枪击案层出不穷。在这种状况下,美国中小学是如何应对的呢?骚客文艺作者秦瞳以切身经历讲述了一个普通美国小镇的防袭击措施。
2012年12月14日的上午,我正在路上开车,临近圣诞,天寒地冻,车载电台在播放商家打折的消息,还有圣诞歌,喜气洋洋的,圣诞节是宗教节日,但是美国人过得不大严肃,歌曲都是嬉皮风——“圣诞老人大宝贝儿今晚就要来到我们镇~”
大概十点多的时候,所有的当地电台都在插播紧急新闻,距离我家四十分钟路程的桑迪·胡克小学发生了枪击案。
枪击案后,警察带领一队桑迪·胡克小学学生离开。SHANNON HICKS/NEWTOWN BEE, VIA ASSOCIATED PRESS
惨案刚刚发生,现场情况一片混乱,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不知道凶手是谁,甚至不知道凶手被制服没有。主持人带着哭腔报道,平常的伶牙俐齿也开始磕磕绊绊,偶尔有当地的警局连线,还有现场群众的连线,无一例外都是哽咽的,强忍悲痛。随着时间的推移,估计的遇害人数在不断攀升。
康州在全美各州里,属于比较没有烟火气的一个,地小树多人老实,老牌民主党铁阵营,中产阶级为主,人人忙着奋斗,很少有闲工夫闹幺蛾子。经常听到得州出事,加州出事,佛州出事,纽约州出事,什么时候听到康州出事?这个州高速公路限速都比别人低10迈,街上吵架最凶悍的程度就是互翻白眼,枪击案?不敢想象。
我听到信息之后,驱车回家,家里聚集了几个朋友,大家都面色凝重围着电视,上面播放的画面是航拍的桑迪·胡克小学,全美的频道都在播放同一个画面。我记得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形还是在911,这种感觉太糟糕,有一种末世来临的味道。
当时我儿子在小学,女儿在幼儿园,校方都来了平安短信——
噩耗传来,深感震惊,诸位放心,我们镇没事,但是学校紧急关闭,各家家长务必在几点之前领人。
我至今回想起来还忍不住难过,那几天都不敢开电视,一打开都是桑迪·胡克小学的画面,人们送去的鲜花堆满了整个校园。虽然不会透露遇害的20个孩子、8名老师的信息,但是所有接受采访的当事人都泣不成声,讲述孩子多么可爱,老师多么英勇,然后画面转到蜡烛和小熊,上面插着卡片“愿你们回到上帝怀抱中安睡”……我受不了,把电视关了。
枪击事件后,在通往胡克小学路上设立的临时纪念馆里堆满了鲜花和玩具
这次枪击案是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第二多的校园枪击案,但绝对是美国历史上最悲惨的枪击案,因为受害者都是最无辜,最弱小的孩子。
早上还笑脸盈盈地站在路口等校车,家长看着他们一蹦一跳地上了校车,然后把小鼻子贴在车玻璃上跟父母挥手再见,但是晚上可能就成了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而且每一具尸体都身中数枪,这让人情何以堪。
凶手是个20岁的男孩,家境富裕,父母离异,父亲每个月付高额赡养费。母亲带着儿子衣食无虞,母亲爱枪,儿子也被熏陶。除此之外,从未见过这对母子有什么异常,邻居反映,这家人温柔可亲,彬彬有礼。
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的凶手,亚当·兰扎
事发当天,儿子枪杀了睡熟中的母亲,上午9:30分来到母亲曾经做过志愿者的当地小学,身上带了一把大来复枪,两把小手枪,小学大门有门禁,他射碎玻璃进入。开始扫射,警察接到报警后,9:39分到现场,9:40分凶手在射杀了8名教师和20名儿童之后,饮弹自杀。
我们镇离桑迪·胡克小学所在镇不远,不能说鸡犬相闻,基本上也就走个亲戚的距离。那一段时间人人都被悲伤笼罩,总有人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在那个镇,甚至正是某个痛不欲生的家长,大家见面总是先叹口气,然后开始大谈校园安全。
我们镇设有一个校监,有点类似中国的教育局局长,只是我们这个校监属下就一个小学。
在美国,镇一级别的行政机构非常独立,而且独特,可以说一个镇一个样。比方说我们镇就没有镇长,而是一个管理团队,团队的头儿叫做“第一选举人”,永远是个民主党老太太,身后带三个老头,好不容易她退休了,新的“第一选举人”又是个老太太,选举照片一模一样,连脖子上的珍珠项链似乎都是配套的。
本镇就一个小学,校监本是个不必要的职位,但是我们镇上犹太人居多,跟中国人一样重视教育,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什么是刀刃?那就是教育。
比方说,本镇消防站破得不行了,要增加100万预算翻修一下,全镇居民投票,好几年都通不过,嫌贵。小学要上苹果电脑加300万经费,大家一致通过,而且是每年都通过,增加多少都通过(小学的费用由当地镇负担,州和联邦不负担)。搞得消防员穷兮兮的,一到过年过节就抱着靴子在马路上募捐。
校监这个位置其实没有任何实权,也没有多少薪水,属于友情奉献,半义务付出,由我们镇德高望重的老博士出任。平常的主要任务是代表小学跟镇上要拨款,再就是在校长和“第一选举人”之间做缓冲地带,不让他俩打起来。除此之外就是在小学的活动中以吉祥物形象出现,孩子们都喜欢他,他总是笑眯眯的,长得特别像肯德基的老爷爷。
桑迪·胡克校园枪击案发生之后,我们的老校监马上动作起来,当真不是尸位素餐,有反思、有反省、有反应,一套组合拳,拳拳到肉。跟镇上谈判,要钱要人,校园安全是第一位的,这里面都是心肝宝贝儿小天使,出了岔子是要亲命的事情。
具体举措有两个:
第一,从镇警察局调了一名警察全天在学校上班。警察局肯定不乐意,本来镇上警力就少,平常巡逻、抓超速都人手不够,哪里还有闲人分给小学?但是桑迪·胡克的风头上,谁也不敢说不,只能派出最为人民服务的兰奇警官走马上任。
从此之后学校停车场上永远停一辆警车,兰奇警官永远一身戎装在校园里溜达。家长们看了表示很欣慰,放心了,不怕个把歹徒闹事,有专业人士分分钟拿下,我们也是有枪的。
第二,学校换了进门方式。以前学校是刷卡进门,每个家长有一张门卡,一刷就进来。但这是漏洞啊,万一歹徒偷了卡,或者家长要行凶怎么办?谁敢保证家长都是好人?打离婚的找孩子撒气,这种事还少吗。
于是换了新的进门方式,不是更先进了,而是更原始了。进门前先按门铃,来访者仰头看摄像头,里面的人观察你是不是面露凶光,是不是手持两把大斧,是不是喝了酒、磕了药,是不是歇斯底里准备反社会。进行基本的判断之后,开锁进第一道门。
进了第一道门还有第二道门,这时工作人员隔着玻璃对你进行盘查,用的是防弹玻璃,她有个小扩音器,说话不费力气,但是家长就得使劲吼。这么说吧,就跟银行取大额现金或者进保险库门的操作差不多。各种信息对上了,这才进第二道门。
这下家长更放心了,进学校看个孩子,不比进博物馆偷画容易,而且博物馆还没有警察上班呢。
过了一段时间,学校觉得防患于未然的措施还不够,在正常的火警演习之外,又增加了一项演习,叫 LOCKDOWN PRACTICE(紧急演习)。这项演习从911之后就开始在全美校园普及。这次桑迪·胡克枪击案发生之后,我们镇的小学提高了演习的频率和逼真度。
具体来说,这种演习过程是这样的:有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学校广播会发出“LOCKDOWN”的信号,然后所有的孩子,不管你在哪里,都要第一时间去到离你最近的教室,在一定时间内教室门会自动锁上,灯会自动关闭,教室里的人需要马上关窗户,有窗帘的关窗帘,如果可能,需要找到掩体(书桌、壁橱之类)蹲下,保持安静,直到警报解除。
我有次问我女儿,除了演习之外,你们真的碰到过LOCKDOWN的情况吗?
小姑娘想了想说:有一次。
我问:是歹徒吗?是恐怖分子吗?是神经病吗?
小姑娘神定气闲地说:不是,是一群火鸡闯进学校,校长果断摁下了LOCKDOWN按钮。
好吧,我希望每次校长摁下按钮的时候,都是因为火鸡、野狗、麋鹿……而不是手持长枪的人类。
对于校园安全来说,很难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作为弱势群体,孩子们总是容易成为被发泄、被施虐的对象,他们弱小、无辜,攻击起来不费力气,砍孩子比砍成人省事多了,还能造成巨大的社会轰动。
而有这样企图的人总是存在的,无论文明发展到什么程度,无论有没有社会矛盾。与其杜绝这种人的出现,倒不如假设这种人必定出现,在这种假设下,设计一系列措施,勤加演习,以此思危的态度,也许才能做到真正的居安。
- 推荐阅读 -
值班主编 | 董啸 值班编辑 | 小窗
这是第 487 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与有趣的灵魂相遇#《soul客文艺:易见》为“骚客文艺”MOOK系列的第二辑,由华文天下图书出版上市。每个人都曾经如此颓丧,每个人却都在奋力一跃。世界并非冷若冰霜,还有温暖在暗暗滋长。如同断了电的夜晚,有人也会点着蜡烛找到你,微光摇曳下,莽莽余生里,你们是那一段的同行者。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当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