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佰》中没有展示的事实:幸存将士被刺杀,放逐,奴役

燕之敖 骚客文艺 2020-10-23


本       文       约      630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min


2020年8月21日,电影《八佰》上映。而八百壮士守卫四行仓库之壮举,正是当年人们如同看戏一样看到的发生的历史。




1937年,其实很少有人当兵的目的是为了保家卫国,绝大多数人就是图一口饭。

现在的影视剧中民国时期的士兵,总是光鲜的成套制服,发蓝的整齐枪械,刺刀铮亮头盔黝黑,军官们则是器宇轩昂短髭油头,浑身毛呢手枪精致,还有浓妆艳抹的女军官,白手套亮皮靴,撩动心扉。

这一切都不过是后人意淫出来的景象,20世纪20-30年代真实的民国军队,其实更接近于武侠小说中的丐帮。军装破烂颜色各异,大多穿草鞋;枪支也是万国造,口径千奇百怪。很多枪接近于破铜烂铁,膛线都几乎被磨平,想水平射击先得瞄准月亮。比型号芜杂更操蛋的是数量还少——即便是号称嫡系的中央军德械88师,全师合计也只有4000多支步枪。

国军最精锐主力尚且如此,地方部队就更不用说:抗战初期的贵州部队中,部分士兵是手持大刀长矛作战的,最多身上背几个手榴弹,这种士兵在贵州叫做徒手兵。而出川作战的几十万川军,武器装备也是极为缺乏。参加台儿庄作战的川军第22集团军,很多新兵赤手空拳。为了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迫不得已只能在路过山西时,顺道哄抢了阎锡山的军火库。

该部调到徐州战场后,其麾下的第41军奉命保卫滕县时,364旅张宣武团仅有2挺轻机枪,其中还有一挺打不响。张宣武只能自己花钱,从私人手里购买了2挺轻机枪。

淞沪会战打了3个月,日军逐渐形成合围态势。到了1937年10月,百万国军面临被围歼的境地,无奈后撤。蒋委员长想留点人象征性抵抗一下,打给全世界看——中国还在坚持。坚守的地点选在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委座让88师留一个团,88师师长孙元良打了个折,只留下一个营。

坚守四行仓库的是国民革命军第19集团军第72军88师第262旅第524团第一营,作为一支加强营最初确实有接近800人,但经整个淞沪会战的消耗,到该次战斗前包括军官只有423人,其中大部分人员是补充兵,补进来的是湖北省保安团,战斗力充其量算辅警水平,还不如小军阀的杂牌军。在那个时代,他们通常被叫做:炮灰。

弹道修正,密位计算,班组跃进,这些合格士兵的基本训练对于基本为文盲的中国农民来说,几乎无法掌握。上战场之前每个人平均打靶的子弹不超过5发。他们面对的敌人每人至少打靶300发子弹,1/3都是优秀射手。

无知无能无援无炮的400余败兵,困守四行仓库。孤军孤楼,楼外是20万坐拥炸药和钢铁的敌人。天地宽阔,戏台广博,连台步都不会走的400多人终究要上台来。



苏州河的另一边,是天堂。

万国租界几乎是欧美人在东半球可以想象的最幸福之地,也是整个中国当时最繁华最先进最文明的一块地界。远来的冒险家在这里找到财富,失意的政治家在这里谋划再起,富豪大亨小开间谍车夫妓女红帽子阿三大鼻子水兵聚集在方寸之地,灯红酒绿歌舞狂欢醉生梦死是主题曲,百万大军的殊死决战,不过是画外音。

隔岸,真的可以轻松观火。

1921年,中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缔结了《九国公约》,公约第一条便是“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9月12日,中国代表团长顾维钧根据盟约第10、11、17条向国联秘书长提出了申诉,要求国联行政院采取必要措施。

10月6日,国联大会通过了远东顾问委员会的两个报告书和一个决议。第一报告书承认日本在中国的军事行动“不能依据现行合法约章或自卫权以资辩护”,违背了九国公约与巴黎和约,但是没有明确宣布日本是侵略者;第二报告书则建议九国公约签字国举行会议,“并与其他在远东有特殊利益之国家联合工作,寻求以彼此同意之方式结束此次争议之方法。”

敌强我弱,败局已定的时候,以苦战博取世界之同情,推动布鲁塞尔会议召开,以求解决日本军队的步步紧逼。

四行仓库这一战,至此非打不可。

这是一场苦情戏,也是一场悲情戏。打给苏州河对岸的洋人看,也打给欧洲大陆的洋人看。他们看了戏,或许会被悲情和苦情触动,中日战局或许就有转机。

先例不远:

1895年,甲午战败后中日和谈,日本要求赔偿白银2亿两,并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李鸿章将《马关条约》的内容,暗地里告知了英、法、俄、德、美等主要西方列强。俄、德、法联袂向日本正式发出外交照会,“兹特劝告日本政府,放弃确实领有辽东半岛一事。”

最终在三国武力威胁下,日本放弃割占辽东半岛,勒索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金。中国政府首脑肯定会有盘算:倘若布鲁塞尔会议形成合议,要求日本撤军,三国干涉还辽的旧梦是不是就可以重温?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日双方激战月余,虽然中国军队给与日军不小的杀伤,但最终战果还是日军占领上海后,主动宣布停战,随后在国联斡旋下,双方达成《中日停战协定》。日军除留下海军陆战队及宪兵共2500人以外,全部撤离上海。

5年后的国民政府,很难不陷入同样的路径依赖。

上上个庚子年,公历1900年,八国联军一路打进了北京。

然后联军惊奇地发现,天津北京市民对联军并无任何敌意。甚至在他们和大清官军以及义和团作战的时候,这些市民悠闲地看着热闹,像平日看京戏一样拍手叫好。

那个时候,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梁启超在《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中写到:

中国人不知有国民也,数千年来通行之语,只有以国家二字并称者,未闻有以国民二字并称者。国家者何?国民者何?国家者,以国为一家私产之称也。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

国家是皇帝的国家,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国难云者,一家之私祸也;国耻云者,一家之私辱也。”国民是鱼肉,本国统治者是刀俎,外国侵略者也是刀俎,只要这刀不砍在自己身上,那么对于所谓外敌入侵,老百姓乐得看热闹。

然而,进入1930年代之时,现代国家“国民一体”的概念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已经逐步形成,此时民国成立已20余年,国民熙育工作初见成效,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在日本侵略的形势下,迅速强化起来。

毕竟血脉关联,万国租界里的华人已经不再如37年前的京津市民,他们的心中有了血浓于水的家国观念。四行仓库的浴血奋战,不能不对他们的内心有所触动。

隔岸,但绝不能只是观火。这次,有了家国的人们决定不再只是看戏。



电影中的乡下士兵刚刚到上海,就被日军冲得七零八落。迷惘中逃窜,仓皇中被收容,怔怔忡忡进入四行仓库,傻子也能看出来这是孤军死地——战争中固然个体如蝼蚁,可蝼蚁也有自己的心思,想偷生。湖北保安团的败兵不是冠上88师王牌的名头,就可以成为王牌部队的尖兵。他们想逃跑,想求生,苏州河那么窄,游过去就可以活着,是的,是很苟且,但是可以偷生。

但是他们也想赢——不是赢得战役,战役已经输透了,而是想赢得尊重。对手的尊重,观众的尊重,最重要的是自己早已在失败中丢失许久的自我尊重。

想赢得尊重,就必须入戏:打败面前的敌人,打出自己的尊严。

委员长电令524团1营,从掩护88师撤退改为坚守四行仓库。聚光灯收拢在这瓦砾中的坚固工事,散乱溃兵团结起来就是尖刀。世界的目光汇聚之处,炮灰也升腾起家国的雄心。易水风萧萧,壮士不复还。背水一战的悲壮在此刻就是炸裂的战斗力。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有一句特别扎心的台词,瘸子孟烦了痛斥龙文章:“你骗我们我们有了不该有的希望,我们现在明知道不该有还在想,我们想胜利!明知道死还在想胜利,明知道输我们还在想胜利!想胜利!”

入戏的一个最重要标志是当记者询问四行仓库守军的人数时,谢晋元挥手止住了部下脱口而出的实话,说出另一个数字:八百。

这桥段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三国志》中曹操写给孙权的战书。

八百壮士,水军八十万众,都是一种文学或者说是戏剧化的表达。豪迈,慷慨,字里行间都是英雄气。虽然结局都是失败,但英雄气不减不灭,足以成为史籍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父老子孙口耳相传的传说。

和国人相比,洋人入戏比较浅。

四行仓库保卫战作为淞沪会战最后的战斗,就是为了把抵抗行为延续到布鲁塞尔会议开幕。在确定布鲁塞尔会议召开日期之后,四行孤军于11月1日撤出仓库,进入租界。

11月3日至24日,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中、美、英、法、苏等19个国家参加了会议,日本和德国拒绝出席。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要求与会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停止提供贷款和军需物资,并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但与会各国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和利害关系,除发表泛泛的谴责之词外,谁都不愿率先制裁日本。

三国干涉还辽的故事脚本,没有了续集。

四行孤军的奋战,激起了国际社会的一点浪花。英文《大美晚报》发表社论说:“吾人目睹闸北华军之英勇抗战精神,于吾人脑海中永留深刻之印象,华军作战之奋勇空前未有,足永垂青史。”英国伦敦《新闻纪事报》发表社论说:“华军在沪抵抗日军之成绩,实为任何国家史记中最勇武的诸页之一。”

谢晋元甚至成为1937年11月8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周刊的内文写道:“坚守在四行仓库里的中国官兵,耀眼地出现在硝烟弥漫的上海。这是当年最为轰动的一次抵抗。”

各路洋人感喟于中国军人的英勇和牺牲,然而他们自身也面临着纳粹德国的威胁,这感喟不久之后,也终于湮灭无声。

此后的中国还要单独面对侵略者整整4年,直到1941年12月9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爆发第三天,国民政府才敢跟在美国之后,正式对日宣战。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计算,事实上的抗战至此已经持续了10年。


四行仓库的战事,就在上海市民的眼前打响。100年间,上海确实也曾经经历过多次战争,但如此近在眼前的,从来没有过。

国军全线败退,上海市民的情绪陷入低落。当他们突然听到闸北传来的枪炮声,了解到四行仓库还有一支中国军队在坚守时,群情激荡,人们爬上屋顶向闸北眺望,苏州河南岸聚集了很多人,观看孤楼中的孤军如何血战不退。

电影《八佰》中的一些剧情设定,其实是不符合史实的:

首先,四行仓库的位置在租界的西北角,仓库东临的西藏北路,往东区域都属于租界区。上海市民和新闻记者,并不需要泅渡苏州河才能进入四行仓库。他们基本都是通过英军控制的垃圾桥(今名西藏路桥)到达苏州河北岸,再翻墙进入四行仓库的。

女童子军杨慧敏给孤军送国旗的时候,也没有游过苏州河。在后来她的自述中这样写道:

“当我负着神圣的使命走到垃圾桥附近时,被一英军阻止了。经我多番辩论后,我终于在这英兵的许可之下爬过了铁丝网,随又匍匐在地,爬过了许多沙包堆,约二小时之久,我终于爬到了四行仓库,将国旗献给了谢团副和杨营长。”

整整四天四夜,上海市民目睹四行孤军血战顽敌,目睹四行孤军勇敢升旗,目睹着四行孤军安全撤退。甚至目睹四行孤军21岁的士兵陈树生,绑着集束手榴弹从残破的墙体洞口跃下,与攻击楼体的日军同归于尽。

1937年10月29日的《申报》有一篇特写这样写道:“朝曦初上,国旗飘展,隔河民众经此地,纷纷脱帽鞠躬,感动落泪。”

孤军和市民并非仅仅是观看和被观看的关系,他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战斗进行中,市民们举着牌子向守军警示日军的进攻方向;战斗间隙时,市民们运送了食品、水果、衣物、药品等物资及一大袋慰问信给守军。文艺界人士迅速排演了话剧《八百壮士》,创作了应援歌曲,和守军隔水唱和。

守军也和市民有着良好互动,并源源不断提供宣传物料:不断接受记者采访,拍摄照片,谢晋元给长官的信,给家人的信都发表在报纸上,手书被拍成大大的照片——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生必有一死,此时此境而死,实人生之快事也。

余一枪一弹,决与日寇周旋到底

如果套用今天的经验,四行孤军和上海市民的关系,有些类似粉丝和养成系的偶像——这个说法并无对先烈和先民的不尊重的意思,只是觉得那种感情相系骨肉相连的关系,确乎极为类似。



四行仓库的战斗规模很小,一栋楼的内外无法展开兵力,400多国军,对阵约大队级别(相当于营)的日军。近在咫尺的公共租界,还有存储着十万立方英尺煤气的存气罐,使日军投鼠忌器,根本不敢使用重炮等重武器。

到11月1日,租界当局和日军达成协议,允许四行仓库守军解除武装撤入租界。谢晋元决心与四行仓库共存亡,但心疼部下的蒋介石直接命令撤离:

“惟以现值长期抗战之际、国家所期待于此忠勇壮士者,至深且远,如任其孤军死守、壮烈牺牲,要亦为国家之莫大之损失,不如忍痛放弃此闸北最后阵地,使此辈壮士另图报国之道......”

抗战必将是长期的行为,为了象征性的四行仓库牺牲百战余生的将士,任何人也心头不忍。正如7月17日庐山谈话中所言:

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10月31日零时,四行孤军从坚守了4天的四行仓库撤退。他们越过垃圾桥退入英租界,谢晋元最后一个离开四行仓库。

在当日《申报》的民生板块,发布了一条豆腐块大的消息:

新垃圾桥南今日已许通行。

电影没有给出八佰孤军的最后遭遇,然而这遭遇才更令人唏嘘。

撤入租界的孤军在跑马厅休整了两天,上午11点,租界工部局派来13辆卡车,载上谢晋元等500多名官兵,驶往临时安排的营房。沿途市民站在马路旁,热烈鼓掌,高呼“抗日英雄万岁”的口号;战士们站在卡车上,向市民行庄严的军礼。谢晋元流着泪,向市民频频举手行礼。

谢晋元

谢晋元所部被安置新加坡路上(今余姚路)临时营房中,租界当局派了“万国商团”的白俄兵看守,谢部所在地被上海市民称为“孤军营”。

在孤军营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谢晋元率领官兵开展打球、打拳、唱歌等文娱体育活动,并亲率士兵坚持出操,以木枪练习瞄准刺杀。他还带领战士自盖房屋,开办制皂、织袜、毛巾等工场,换得收入补贴生活费。

上海市民和孤军终于从隔岸相望成了邻居,从此守望相助变成了一家人。有好吃的,给孤军送去;有高兴的事,要让孤军分享。当然,更多的人是因为痛苦和迷茫才到孤军营找答案的。正如报纸上报道的:“每天人来人往,好像信徒们涌向圣地。”

1941年4月24日,就在谢晋元带领官兵照常早操时,被日伪政权收买的上等兵郝鼎诚、龙耀亮、张文清、张国顺等4人突然一拥向前,用事先准备好的匕首等凶器猛刺谢晋元,致使谢晋元当场遇害,年仅37岁。

谢晋元死后被国府追赠为陆军少将,葬在他在孤军营的住地。后来迁址万国公墓,也就是现在的宋园。

上海至今,有晋元里,有晋元路,有晋元中学晋元公园。

谢晋元遇害后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强行接管租界。孤军战士中100多人被押解至安徽裕溪口装卸煤炭,100多人被押往南京孝陵卫种菜养马,100多人被押到杭州萧山做苦力,剩余几十名,因为反抗激烈,被发配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座海岛当苦力。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次年,散落在各地的“八百壮士”陆续回到上海,400多人只剩下百余。他们请回老团长的遗孀,在老团长的陵墓四周搭起棚子住了下来。三年内战开始后,他们不愿打内战,没有人继续当兵;而战争和崩溃的经济也让上海市民自顾不暇,这些当年的英雄们,只能各自寻找出路,有的当了车夫,有的当了警察,有的做了苦力……

2010年12月16日,祖籍湖北随州的88师524团1营1连1排排长杨养正逝世。至此,八百壮士全部凋零。历史的戏台,终于落下帷幕。

……

回望历史,四行孤军的忠勇事迹,已经内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历千秋万代,与日月同辉。世间终会回荡那首由桂涛声作词,夏之秋作曲的《歌八百壮士》: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


-  推荐阅读  -

把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这事有点黑暗啊 | 张发财

只要我的态度够坚决,就没人能把我灌醉

相识满天下的宋江,其实并没有朋友


 


值班主编 | 刀哥   值班编辑 | 小窗

这是第 917 篇文章

- END-

图源:《八佰》剧照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骚客文艺】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请将骚客文艺打上“星标”,

每次看完文章后,也劳烦点个“在看”。

这样,我们每次的新文章推送,

才能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有趣的灵魂彼此不要错过哦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