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先生”和“交小苗”| 明日首讲!丁文江爷爷带你探秘氢科学!

伴你成长的 上海交通大学工会 2023-03-25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大考察时指出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

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今年的“交小苗”线上暑期成长营

校工会倾力推出

“大先生”和“交小苗”系列特色讲座

隆重邀请多位院士、资深教授

为“交小苗”们带来科普讲座


今天,小编带来首期讲座预告

7月13日,丁文江院士带你探秘

“神奇的氢科学”



.




“大先生”和“交小苗”

系列特色讲座



讲座安排

第一讲:7月13日(星期三)15:00-16:00

主讲嘉宾:丁文江院士

第二讲:7月20日(星期三)樊春海院士

第三讲:7月27日(星期三)王如竹教授

第四讲: 8月3日 (星期三)孔海南教授

(后三讲具体信息请关注见后续推送)


活动形式

1. 形式线下与线上结合

2. 时长:约1小时,主讲嘉宾预计40分演讲,后15分钟为“交小苗”与“大先生”互动交流

3. 提醒事项:所有与会交小苗及陪同家长须出具24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


.




第一期讲座预告

神奇的氢科学



· 参与方式

SUMMER.TIME

本次线下讲座的参与对象为在读三年级(含)以上的“交小苗”,其他年级的“交小苗”可以通过线上直播观看哦~


扫描二维码 

报名参加线下讲座


我们将按照成功提交报名的顺序邀请前30位”交小苗“线下参与,报名结束后通过短信告知您是否报名成功,如您成功报名,请各位“交小苗”以及陪同前往的家长(需为交大教职工且仅限一人)出示24小时核酸证明方可入场哦~

- 什么是“氢” ?-

准备参加讲座的“交小苗”们

可以和家长一起先了解一下

“氢”的名字由来是什么?

它的年龄、长相、体重是怎样的?

它有什么性格特点又有什么特长?

它从哪里来、住在哪里又到哪里去呀?


氢科学的背后

又有怎样振奋人心的故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丁文江院士的科研故事


1

心系祖国

令人尊敬的劳模科学家


    1969年,16岁的丁文江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在江西一个偏僻小山村开始了6年务农生活。1975年,丁文江赴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铸造工艺与装备专业。1984年丁文江受邀赴日做高级客座研究员,在日本工作期间他为三菱公司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还提出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熔体制备新方法并申请了专利,研究结束后他婉拒了日方的约请和优渥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深耕教学与科研工作。



    丁文江认为要想做出“有效的科研”,“沉得住气”是应该具备的首要素质。他十分务实,主张科研工作要与实际应用结合。“寓精于料,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是丁文江的16字“材料箴言”。在他眼里,材料研究如果不是瞄准应用,就不能算是在研究材料。如今丁文江依旧保持着谦逊和善的品质,在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中试研发车间里默默工作,继续攀登氢医学和氢农学的科研高峰。



2

领跑世界

创制系列镁合金助力新一代装备、

人体植入器件和氢能源的发展

  

    丁文江院士突破了大量的世界级难题,利用稀土和镁氧化物共电解的方法制备稀土镁中间合金,成功让“水火不容”的重稀土和镁结合在一起。创制了国际上最高水平的高强耐热镁稀土合金,发现了三角互锁析出强化相和热稳定结构,建立了镁稀土合金强化模型,研发了熔体复合纯净化与精确形性控制成形技术,率先实现了镁合金从非承力结构件至主承力结构件应用的颠覆性跨越。

    今天镁稀土合金已经被应用在航空航天和高速交通工具等重大工程的主承力结构件上,支撑了新一代高新装备的发展;高强韧医用镁合金专利材料被应用到心血管支架、骨固定材料上;大型镁基固态储运氢车,已经实现吨级以上的氢气存储和运输。

    丁文江团队已成为世界镁合金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团队之一,发表论文总数、发明专利拥有量和应用部件开发数及开发能力均居世界第一。团队迄今已累计向社会输出技术40多项,直接孵化出了8家高新技术企业。


3

奖掖后人

培养一批优秀的材料人才

    在工作的四十多年中,丁文江为祖国培养了100多位研究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选送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及著名企业合作研究。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国内相关高等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工作,近20位成为教授或研究员,多位获评长江学者、杰青和万人计划等学术带头人;他所带领的团队自2000年组建以来,先后获科技部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了梯队和年龄结构合理、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

    丁文江常常教导学生,做材料必须要持之以恒,“深其一点,究其本质”,而不是往“钱”看。他要求团队成员和学生们在境界、胸怀、能力和激情四个方面努力提高。


    丁文江作为第一获奖人,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项。在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0余项,其中两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出版专著3本。建立了中国自主的镁稀土合金技术标准体系,新增合金牌号5个,国家标准5项,国际标准2项。他同时也获得了“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上海市科技功臣”等诸多殊荣。


丁院士寄语“交小苗”:

"培养科普兴趣,扣好人生初扣”

探索科学 拓展视野

“交小苗”们 快来参与吧!



更多好看

云端相聚 精彩开启!2022年“交小苗”线上暑期成长营今日开营

炎炎午后,来一份自制的夏日清甜吧!

“烤”验还将继续!高温天防疫教你这样做

成长吧!交小苗|曲艺歌舞齐亮相,一起花式秀童年!

交大守“沪”者|她是小区“大表姐”,用心用情守“沪”家园!

来源:校工会

编辑:孙梦鸽


点赞、在看、转发扩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