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根治?(中)
2015年5月28日日本制药巨头武田(Takeda)宣布,在日本推出糖尿病新药Zafatek(trelagliptin succinate,曲格列汀琥珀酸盐)。
2016年3月该药获日本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该药是全球上市的首个每周口服一次的降糖药,代表着武田在糖尿病市场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更为饱受传统降糖药物的使用副作用大,过程繁琐痛苦困扰的广大糖尿病患者燃起新希望!
作为世界性疑难杂症,在上一篇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根治(上)我们已经了解到糖尿病的主要分型及常见认知误区,本篇小小酱总结了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方式,以及它们的应用和特点。
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方法
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运用综合性手段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运动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也是俗称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一、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二、糖尿病的病情监测,主要是血糖监测
血糖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波动,糖尿病人要定期随诊,进行血糖检测,同时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检查。
三、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长期坚持适量的锻炼,从而增加热量的利用和胰岛素的敏感性。我们强调有氧运动,持续30分钟,每周至少5次。
四、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合理用餐,在保障营养的前提下,避免摄食过量,多进食高纤维食物,保证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饮食清淡,戒烟限酒。
五、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在饮食、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达标的情况下,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多与专科医生联系,科学治疗糖尿病。
1.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剂,如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
(1)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2)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其次还有体重增加,水肿,屈光不正,过敏反应,皮下脂肪萎缩或肥厚,以及出现胰岛素抗药性等等。
2.口服药物治疗
糖尿病药物治疗已经很多年,不断有新的药物出现,老的药物也不断更新,下面就目前针对2型糖尿病使用的口服降糖药做一个较全面的介绍。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双胍类降糖药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双胍类降糖药为二甲双胍,其不良反应少,应用广泛。201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颁布的2018年版糖尿病诊疗指南上指出,对于无禁忌症者,起始治疗首选二甲双胍。
作用机制:双胍类降糖药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
适应证:
二甲双胍片首选用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可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禁忌证:
对本品过敏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及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超过1.5mg/dl)、肺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和外伤、重大手术以及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情况、酗酒、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者、合并严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不良反应:
(1)偶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乏力等。
(2)偶有疲倦、体重减轻、头痛、头晕、味觉异常、皮疹、寒战、流感样症状、心悸、潮红等现象。
(3)罕见乳酸性酸中毒,表现为呕吐、腹痛、过度换气、意识障碍。
(二)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适用于经饮食、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仍不稳定者。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人群,对1型可结合应用。
作用机理:(1)刺激、激活胰腺中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2)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3)降低肝脏内葡萄糖的产生。
适应证: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但对肥胖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使体重逐渐下降,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联用较好。
禁忌证:一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二是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及大手术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三是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四是糖尿病孕妇,妊娠高血糖对胎儿有致畸形作用,早产、死产发生率高;五是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主要特点包括平稳降糖、安全性高,以及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少数可干预糖耐量受损的口服降糖药之一。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不良反应较少,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也可出现胃肠痉挛性疼痛、顽固性便秘等。少数患者可见乏力、眩晕及皮肤瘙痒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四)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增敏剂,又称“胰岛素增敏因子”,它是一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的激动剂,增强人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充分利用的特殊物质。
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
胰岛素增敏剂药物已经问市,主要有:文迪亚等;同时,胰岛素增敏剂(增敏因子)也广泛存在于日常食物中。铬元素就是一种很好的胰岛素增敏因子,广泛分布在谷类、肉类及鱼贝类食物中。科学研究发现,蜂胶也富含铬元素以及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是糖尿病人理想的健康食品。
(五)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格列奈类药物是一种新的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酰脲受体结合,刺激胰腺在进餐后更快、更多地分泌胰岛素,从而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
这些药物包括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1)瑞格列奈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2)那格列奈作用类似于瑞格列奈。
(六)DPP-4抑制剂
DPP-4抑制剂即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是一类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该类药物能够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灭活,提高内源性GLP-1和GIP的水平,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同时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提高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且不易诱发低血糖和增加体重。
迄今,世界范围内已上市多种DPP-4抑制剂。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日本武田推出的新药Zafatek,(Trelagliptin succinate,曲格列汀琥珀酸盐,以下简称“曲格列汀”)就是DPP-4抑制剂的一种。
那么我们就以目前热门的“曲格列汀”为例,来探究一下此类药物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
Trelagliptin(曲格列汀)是一种每周一次的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持续性抑制DPP-4,控制血糖水平。
DPP-4是一种酶,能够引发肠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的失活,而这2种肠降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DPP-4,能够增加血糖水平依赖性胰岛素分泌,从而控制血糖水平。
Trelagliptin NDA的提交,是基于在日本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数个III期临床试验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相比于传统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双胍类降糖药、磺脲类降糖药、阿卡波糖等药物,曲格列汀在用药的便利性和预防低血糖的效果上有明显优势:
第一,Trelagliptin(曲格列汀)只需每周口服一粒即可,相比其他治疗方法更加便利。由于曲格列汀对于肠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的失活有长效的抑制作用,单次口服100mg曲格列汀,168小时后的血药浓度为2.1ng/m。因此每周口服一次即可有效控制血糖,无需另外注射胰岛素。
第二,Trelagliptin(曲格列汀)能够更好的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曲格列汀只在血糖偏高时对于肠促胰岛素的失活发挥抑制作用,在血糖达到正常水平或偏低时则不发挥抑制作用。因此相比于传统胰岛素和降糖药物在低血糖时仍然降低血糖,曲格列汀能够更好的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Trelagliptin(曲格列汀)的疗效在所有试验中均得到了证实,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曲格列汀每周给药1次便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国内大多数专家认同DPP-4抑制剂可以用于糖尿病的全程,但是如果可以在糖尿病早期应用,能更好的体现其优势。曲格列汀同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单独服用或者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曲格列汀耐受性良好。
与市面上其它的DPP-4抑制剂药剂相比,曲格列汀的最大优势体现在服用次数少。目前也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报道。虽然网络遍布糖尿病只要有了曲格列汀就可以,甚至有人认为它可以治愈糖尿病,但是基于目前的临床研究,只能提醒各位糖友,曲格列汀虽然给力,但远不是神药,更谈不上糖尿病的治愈。
但是如果经济允许,曲格列汀的确是很好的一种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选择曲格列汀,也不能立刻停止原来的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物,而应该在联合应用4-8周左右,在监测血糖的同时,根据血糖的水平,逐渐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或者二甲双胍用量。如果4-8周后,餐后血糖可以降到6以下,需要进一步减少其他药物的用量,甚至可以考虑完全停用其他药物。
以上是小小酱为大家总结的传统治疗方式。虽然药物治疗近年来已经有了各种突破性发展,但是依然只能止步于有效控制的层面,那么糖尿病到底有没有根治的希望呢?下一篇,小小酱将带你一探糖尿病最前沿的治疗研究方向。
点击查看往期经典内容
日本医疗
翻译培训
日本抗衰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转载、媒体、商务合作
请联系个人微信:Japanyimei
扫描下方二维码
日本医美整形
日本医疗体检
翻译培训
联系我们/Contact | |
电话: | 03-6912-7290 |
地址: | 北京朝阳区胜古南里34-1-101 |
東京都豊島区池袋4-27-5和田ビル401 | |
官网: | www.japanxxj.com |
传真: | 03-6912-7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