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9月2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千万不要试探人性,人的恶连佛也度不了

2017-09-06 永远的少数派




来源:博士高管汇(ID:neican666)

编辑:永远的少数派




柴静说:“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我们都希望生活是充满爱和善的。但似乎随便哪一天点开新闻,事实就会告诉我们绝非如此。

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善,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而最深的“人性之恶”,往往存在于你平静的生活。


1、一场关于人性的行为艺术


1974年,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进行了著名的行为艺术表演——“节奏0”。

她把自己麻醉后绑在了椅子上,旁边是一张桌子。

桌子上有72种道具,包括玫瑰花、画笔、口红以及刀、枪、皮鞭等等。

观众可以使用任何一件物品,对她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

最初,好奇的人们只是试探,有人用口红在她的脸上乱涂乱画,也有人帮她冲洗……

当意识到这些行为不会被制止谴责,人们开始变本加厉。

人们发现无论如何摆布,阿布拉莫维奇都不作任何反击。

在真的意识到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后,有人剪开了她的衣服,然后往她身上吐痰,有人把玫瑰花上的倒刺粗暴地扎在了她的身体,人们变得越来越疯狂。直到有一个人用上了膛的手枪顶住了她的头部, 最终被群众阻止。



这次的行为艺术持续了六个小时,在被人施暴的过程中,阿布拉莫维奇内心充满了恐惧,但她始终没有做出身体上的反应。结束后,她站起身来走向人群,人们四散逃跑。

阿布拉莫维奇哭着说:“这次经历让我发现,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离丧命也就不远了。”

人性的深处,藏着一些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就会蔓延生长。


2、现实生活中关于人性的考量


对于心胸狭窄的人,“我得不到的,就要毁灭给你看”,必要你死我活才是结束。

2016年发生在四川农村的一个新闻,可谓触目惊心、令人唏嘘不已,而究其原因,不过是“嫉妒”二字。

来自四川自贡正义村的一对夫妇,40多岁连丧4子,儿子都死状凄惨。他们经历了地狱般悲痛的十几年。 1996年大儿子抢救无效死亡;2003年二儿子口吐白沫而亡;2004年三儿子也同样夭折;即使妻子一刻不落地照看小儿子,2008年孩子还是出现同样症状死亡。

在外活蹦乱跳的孩子,回家就暴毙身亡,当所有的外界因素被排除,只剩下一个原因:人祸。经过法医验尸,警察调查发现,凶手是同一个屋檐下的嫂子。

因为嫉妒小叔子家生儿子,而自己生的一直都是女孩,这12年里,嫂子用急性毒鼠药先后将4个孩子杀害。每次下手后,她都装作若无其事,仍然和小叔子一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这样过了十几年。



《月亮与六便士》里写过: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在妻子眼中,嫂子不是个大度的人,但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4个儿子竟尽丧她手。人性的恶让人不寒而栗的地方大抵在此:我拥有不了的,就只能毁掉。亲情和良知全部都可以抛置一旁,恨意冲冠时,整个胸腔里只有一句话:“凭什么你可以有。”

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只有你过得惨淡痛苦,我才能与你惺惺相惜。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雷吉士讲过,婴儿在学走路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嫉妒”的情绪。七宗罪里,嫉妒也占一项。人堆别人的幸福多少怀有一些恶意,不加克制就会演变成灾祸。而这些被嫉妒打昏头的人,本质上都是卑微者。


3、“破窗效应”和“斯坦福实验”


犯罪学中有一个理论叫“破窗效应”,意思是如果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车的车牌拆掉,并打开顶棚,遗弃在纽约贫民社区的街头,另一辆完好无损的停放在中产阶层的社区。

不到10分钟,有路人对停在贫民社区的那辆车进行偷窃,把电池、散热器等值钱的东西拆下来带走。再接着,有人刮花车身 、敲碎玻璃。3天之后,车子变成一堆废铁,连小孩都去糟蹋,而停在中产阶层社区的那辆车一直完好无损。



是因为社区不同,人的素质不同吗?

一周后,研究人员敲碎了另一辆车的玻璃,仅仅几小时,车子便遭遇了类似的命运。

如果有人砸烂了路边的玻璃无人理睬,就会有更多的玻璃被砸烂。如果有人在街道乱丢垃圾无人清理,就会有更多的垃圾堆积在那里。第一个施暴的人,就是打破窗户的那个人,而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愈演愈劣,直到挑战最恶劣的底线。

几千年的文明教化,树立了人的道德底线,可是,把人类退化成动物,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周围的人都在作恶;作恶没有被制止。



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中,研究人员挑选了一批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这些人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并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

第一天,风平浪静。

第二天,无聊的囚犯们开始挑战权威,撕掉囚服上的编号并取笑狱警,囚犯和狱警两边发生了激烈的对抗。狱警脱光囚犯的衣服,没收他们的枕头被褥,半夜让他们起来报数,用尽方法的惩罚和折磨囚犯,甚至还对囚犯进行分化,服从管理的囚犯能够得到特权。

第三天,一名囚犯因为精神压力太大而歇斯底里地失声痛哭,一个“心理健康的、正常的”好人,就这样被另一群“心理健康的、正常的”好人折磨得几近崩溃,最后只能退出实验。

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群人性情大变,津巴多被监控屏幕中的画面惊呆了,侮辱和暴力突破了他的容忍限度,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提前终止。



在实验结束后,津巴多写了一本书《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书中详细记录了实验中的种种细节,并结合三十多年来的社会现象,透彻解释“情境力量”对人的影响。

在这些实验中,人性是如此脆弱,几千年的道德和文明,就这样被恶行摧枯拉朽,毁于一旦。


4、“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永远也不要考验人性


知乎里有网友这么说“鱼缸好好的,你却非要拿把锤子去敲,等敲碎了,你却说‘看吧,它一点都不结实’;TA本来和你好好的,你却非要说分手,当TA真的答应你了,你却说‘看吧,你果然不爱我’。”

一个聪明的女人,不会找一个女人去试探自己的男人坐怀不乱,而是让自己的男人习惯拒绝除了自己以外的女人来坐怀;一个聪明的朋友,不会让友人在自己与利益中做出艰难的抉择,而是竭力创造彼此的共同利益达到互利双赢。



诚然,人和人是有区别的,但是,人性和人性却没有太大的区别。皮囊之下,浅探之下,已是鲜血淋漓,深探之下,则是白骨森森的。

在试探人性方面,连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都没给出答案,只能无奈地给出一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如果非要试探,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毕竟人性是经不起试探的,倘若无法奏效的话,只有两点原因:一是你给的诱惑不够大;二是他还真不够饥渴。

在电影《一九四二》中,富家小姐逃荒时,坚持要带上自己的宠物猫,“它能吃多少啊,我省一口就有它的了!”

而经历了几个月的饥荒,这只当初受尽千万宠爱的猫,已然成了富家小姐果腹的“一口吃食”,此时的富家小姐只有一个想法:“我也想喝一口热汤!”



最后关头,她渴求自己卖到妓院里,她明知道这是一个火坑,可还是义无反顾的要往里跳——她愿意,因为她只想活着。

《一九四二》里还有一个比较震撼的镜头,只顾吃饼干的女人,已然顾不得在她身上趴着的那个人了,在这种非常状态下,易子而食自然成为常态。

如果在钟鸣鼎食的时候,去试探这位富家小姐,那么她肯定会以死明志,走入妓院还不如一死了之,留自己清白之身。但是,放在生死关头,人的动物本性只会让她选择活着。

饿到最后,离死亡很近的时候,道德感、羞耻感这些人为设定出来的文明概念,都是浮云,很容易一件一件地卸下,还原成一个真实的本性,无异于动物,甚至比动物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性本来就是具有兽性的,而且与兽性相比,人性有的时候更为恶劣!人性之恶并非极端个例,而是我们人类的共性。


5、如何安抚人性的恶魔


孔子有个弟子叫漆雕开,去当官,临走前对孔子说:我还不太有把握。孔子很高兴,觉得他靠谱。

一个靠谱的人,永远不会高估人性,不会拿一时的情绪当永久的法则。对自己越了解,对人性越了解,就越清楚情绪的无常。要驾驭情绪,得先懂得它的无常。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曾写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人类是世界上最贪婪的生物,人人心中都住着一只被定义为“恶”的猛兽,千年来的人类文明,逐渐将这只猛兽驯化并关入“法律”的笼子,让人看起来和善、体面、文明,法律的牢笼从不管你到底有多好,它时刻限制着“你不能有多坏”。



即便如此,人类社会仍有恶意不断流出,杭州保姆纵火案、南京南站小女孩被亲人猥亵案……如此多的事实提醒着我们:尽管有法律的牢笼,我们仍需警惕人性,永远也不要考量这只“困兽”,到时越笼而出,倒霉的还是我们!

亲密如手足,陌生如路人,都可因恶意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来。不加克制的恶意,最终造成的伤害,我们都无力承受。人性本就如此丑陋,根本无需试探!

柴静在《看见》里曾说过:“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存不存在,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善良与罪恶,人性与兽欲不断交织不断干戈的过程。”

人性本恶,但我们可以安抚,并努力习得善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认识到人性的不确定性,以及情境的强大力量,不要盲目自信,对自己可能犯错误保持警惕,尽量不让自己“暴露”在不受控制得人性之下,身处“险境”。




- 推荐阅读 -


逻辑谬误,你躲得过?我不信

何怀宏:做一个好人,还可能吗?

曼知|愿你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弗里德曼|自由才是奇迹之源

那些“无用”的思想对人类有多重要?

徐贲:为什么我们会对谎言深信不疑

罗永浩|我如何培养独立思考意识

刘瑜|肩负自由的疲惫

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人应该保留一点抵抗的精神




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联系、合作与交流请加小编私人微信:ding0001。


审核越来越严格,很多文章发不出来,请关注备用号:文章星斗(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