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考试应该并可以不断改进,却不可能废除
考试应该并可以不断改进,却不可能废除。近年来对高考的批评不绝于耳,但谁能想出不需要考试、取代考试的更好办法?
科举制度:存废皆有理
一种制度能在一个国家长期存在,肯定有其适应性和合理性。同样,一种制度被废除,并且再未恢复,也可以肯定有其必然的原因。
从隋唐到清末,中国的科举制度存在了一千多年。此期间无论政权如何更迭,包括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开科取士的做法却一直没有改变。中国的人口从五六千万增加到四亿多,疆域范围由数百万平方公里扩展到超过千万平方公里,科举制度的具体方法和名额不无改变,基本原则却一仍其旧。科举制度不仅在中原王朝长期延续,还影响到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推行到朝鲜、越南等藩属国。
任何制度的合理性都是相对的,科举也不例外,所以我们今天要评论其优劣,不能脱离中国历史的实际,更不能无视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 古代选拔官员制度的演变
在科举制度产生和实行之前,人才的选拔有两种主要的办法:一是世袭等级制,一是举荐制。前者规定某些职位是世袭的,只能由担任该职位者的男性后代继承。这类职位范围很广,既有天子、诸侯王、贵族等君主和统治者,也包括一些专业性强的官职,如太史,司马迁即继承了其父司马谈的太史职位。其他职位也只在特定的阶级或阶层中选拔,如魏晋开始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和此后逐渐形成的高门世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多数重要职位只能在出身特定家族的人中挑选。在公共教育几乎不存在的时代,为了一些专业知识,特别是口耳相传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对诸如天文、档案、史料、礼仪、艺术等方面的职位实行世袭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但同时也剥夺了其他更合适的人才的机会。政治上的垄断则对社会的正常运作与进步毫无积极作用可言,只是能维持某些特权家族与阶层的利益。
举荐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袭制的局限,但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病。且不说在专制集权制度下必然出现的腐败,如政治权力的干预甚至逼迫、钱财的贿赂、人情的影响等造成的营私舞弊,即使当事人完全出于公心,也还有两个无法克服的不利因素。第一是个人的接触和了解范围毕竟有限,但为了对自己的推荐负责,他只能在这范围内提出。而有举荐权的人只是一部分官员、贵族、名流,能获得他们举荐的人自然少而又少。虽然偶尔也允许个人自荐,但草民百姓的自荐一般很难通过各级地方官的筛选,能够上达天听的更是凤毛麟角。第二是缺乏统一的标准,推荐者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而推荐者本人的水平、判断能力和选择标准相差悬殊,其结果也可想而知。
▲清代科举考试系统
正因为如此,科举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首先是打破了世袭制和等级制的垄断,除了少数受限制的家庭出身者外,无论贫富贵贱,都有参加考试的资格。其次是标准一致,各级考试都有统一的程序、形式和内容,即使主考官免不了个人好恶,也已受到很大制约。再则,随着科举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制度日趋严密。其中不少做法实际沿用至今,甚至比今天的规则严密得多。尽管科举制难免也有缺点,但在当时条件下,还能找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科举制最受诟病的,一是遗漏了不少人才,二是考试内容毫无实际意义,三是耗读书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这些需要具体分析,全面认识。说到遗漏人才,我们的确可以举出一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往往在科举中落第。但科举的目的是为选拔官员,并非选拔社会的各类人才。有些人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却未必适合当官员,考不上科举倒是很正常的。如李白,无疑是旷世奇才、天才诗人。但从他对韩荆州的谄媚和受永王之召的轻率看,他肯定不适合当官。所以他考不上科举既不是坏事,也不能证明科举埋没人才,倒是成就了一代诗人。反之,由科举入仕的人中虽不乏庸庸碌碌之辈,但对中国历史起重大作用的人物大多也在其中。至于其中出现奸佞,与科举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选择标准中本来就只凭考试成绩,对未来的奸佞是无法识别的。第二点也是任何考试所无法避免的,因为考试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对考生打分排序,所以必须有一套通用的程序,便于不同的考官之间有比较共同的标准,八股文正是这些需求的产物。
▲清朝光绪年间放榜告示
科举制本来就是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产物,决定读书人对科举态度的是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而不是科举制,不能本末倒置,以果为因。在科举实行之前,读书人在干什么?难道在从事科研、管理、文艺创作或生产劳动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到了清末说废就废,再未恢复呢?
中国以往的教育以儒家学说和文史为主,科举取士也以此为标准,但到西方现代科学传入,这样的知识结构和选拔标准就无法适应。科举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官员,但新形势下需要的外交、法律、管理、警察、军事、科技、金融、财务、民政等很多方面的官员却无法通过科举来选拔,也不是临时开设的“经济特科”所能囊括。科举的基础是精英教育,而要进行国民教育就只能采用现代教育制度,设立各类各级学校,设置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课程。科举只是为官方选拔行政官员,无法为社会选拔各类人才。当行政官员在全社会的人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低时,科举制的适应范围也越来越小。无可奈何花落去,科举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势所必然。
▲“戊戌变法”的主角们
但科举制的普遍和积极意义早已在各国通行的文官制度中得到体现,考试更成为无法替代的选拔人才方式。考试应该并可以不断改进,却不可能废除。近年来对高考的批评不绝于耳,但谁能想出不需要考试、取代考试的更好办法?
本文摘自葛剑雄《人文千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年,第101-104页,转自复旦大学出版社公众号。
我们今天怎么来复原历史、了解真相?
葛剑雄选择的办法,是开一门课,抛开朝代更迭那些传统叙述方式,用50个关键词,俯瞰历史风貌,跨越三千多年的历史,解读“不一样的中国史”。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
▽
葛剑雄教授试图在这么纷繁复杂、悠久的历史中间,选出50个关键词,实际上也就是50个题目。
这些题目中间,有主题非常宏大的,比如说疆域、政区、人口、首都、朝代等等;
还有像我们大家长期以为都已经很了解的,但实际上认识有偏差、有疏漏的主题,像长城、运河等等;
再有就是一些小人物、小事情、或者某一个细节,我想通过这些比较特殊的角度来让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
葛剑雄教授说他向来鼓励真正的学者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普及工作,写书或讲讲课。现在社会分工如此精细,不公开展示你的才识,影响面太小,很可惜。公众和你专业以外的专家都不知道你的研究成果,也就谈不上为社会做贡献。
因此,他说: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几十年来自己学习、研究的这样一些新的体会,但是这不能代替大家全面的学习中国的历史,更不能代替大家对某一个专门史,自己进一步的学习理解研究。我讲的都是我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我也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各位当面交流、探讨,感谢大家花出宝贵的时间。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亦可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