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
叔本华与悲观主义哲学
——叔本华的作品不适合在海边阅读
作者:【英】杰瑞米·斯坦格鲁 【美】詹姆斯·加维
译者:钱峰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以惊人的悲观主义著称。他的著作当然不适合在海边阅读。他的悲观主义究竟是哲学发现的结果,还是他的哲学思想受到悲观主义的影响,不得而知,或许二者都源自他郁郁寡欢的性情。他的母亲约翰娜称,儿子年幼时期就“经常思考人世间的不幸”。不过,他的冥思苦想造就了19世纪的一部哲学经典:《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稍后会介绍这本书。
叔本华出生在但泽,父亲海因里希是位非常成功的商人。1793年,普鲁士占领但泽后,父亲的政治立场导致全家人被迫付出很大的代价,搬到了汉堡市。父母鼓励他学习各种语言(他熟练掌握了6种语言),曾资助他去巴黎和英格兰读书。虽然叔本华更喜欢学术生活,但是为了让父亲高兴,他一开始先在汉堡市当店员。父亲自杀后,叔本华再也不愿意继续从商了,对合理收入也没什么兴趣,于是便转向了学术生活。他一开始在格丁根大学攻读医学,后来又转而学哲学。在导师的建议下,他重点学习了柏拉图与康德的哲学思想。这两位哲学家,外加印度教和佛教的些许感化,对叔本华的思想产生了持久影响。他在耶拿大学递交了博士毕业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然后回到了母亲的家乡魏玛。
母亲对文化颇感兴趣,尤其是文学。她出版了几本小说,还组织文学沙龙。她很可能和魏玛知识界的几位代表人物有过恋情。这一点很可能让叔本华感到不安。叔本华公开抨击文学沙龙,认为它毫无用处,这无疑也让他的母亲感到不安。他的言辞还导致沙龙的很多客人找借口提前离席。他和母亲经常吵架,而且非常激烈,原因各种各样、无所不有。由于约翰娜要求儿子离开家,1814年,叔本华离开了魏玛,去了德累斯顿。虽然又过了24年他母亲才离开人世,但是两人从那之后再也不理睬彼此了。
无论叔本华是否愿意承认,这件事都扭曲了他的思想,很可能对他的个人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能听到原本思维清晰的叔本华说,女人“……个头小、肩膀窄、臀部大、双腿短……她们一无所知,没有任何天赋”。
不言而喻,尽管叔本华有过几次浪漫机遇,但是终生未婚。他属于典型的单身汉哲学家,独自在柏林生活、学习,后来又去了法兰克福,宠物狮子狗是他唯一的陪伴。1860年,他坐在餐桌前吃早餐时与世长辞。
▍作为意志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于1818年出版,结果并没有引起读者的兴趣。于是,叔本华就去柏林演讲,希望能争取公众的支持,还刻意把演讲时间安排得和黑格尔的演讲时间相冲突,结果却输得很惨。他认为黑格尔只不过是个“碌碌无为、愚蠢、可恶、令人反感而且无知的江湖骗子”。结果,他的演讲厅里空无一人,那之后他再也没有尝试过。不过,他坚信自己的作品具有内在价值——认为它能够切实地解决所有哲学问题。这部著作的第二版内容得到了扩充。一直到叔本华晚年的时候,这本书和其他作品才得以为他赢得名望,让他如愿以偿。
叔本华指出,这本书围绕一个观点展开,不过他承认自己迫不得已才投入这么大篇幅来解释它。我们可以暂且不顾鲁莽与否,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思想:世界的本质就是意志。要想更清楚地诠释这一观点,就需要简要了解一下康德,因为他给予了叔本华很大帮助。
康德说,人们感知到的世界是由心智构成的,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依赖于时空,并由感觉来组织。多亏有了认识,人们在感知外界事物时不仅从时空角度考虑,而且从彼此之间的因果律考虑。叔本华在上述这些方面的认识都源自康德——不过他巧妙地将康德提出的复杂范畴结构简化为了一条原则。关键是,他沿用了康德对人们所感知到的现象世界(表征世界)与自在之物的实体世界,即区别于经验的现实(也就是叔本华所谓的“意志世界”)二者之间的区别。不过,康德认为人类永远都不可能完全认识实体世界。这一点叔本华并不认同,他认为事实上人对世界的认识正是世界本身。
人们对外界世界的感觉经验并非认识世界的唯一渠道,至少不是他们认识部分世界的唯一渠道。叔本华指出,“人类可以借助内心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人的感觉经验认为,人类存在于从属于时空的外界中,同时也能够直接体验自身意志——这一体验与构成现象世界的一般心智活动并不相符。我之所以知道自己伸手去拿咖啡杯了,是因为我确确实实看到了,不过我早晚也会知道的,因为我有伸手拿咖啡杯的意愿。看到自己的手,我会认为它是现象世界的物体,但是我对它的其他认识并不取决于任何现象。叔本华认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意志与身体行为并非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身体是具体化的意志,即现象世界显现或表征的意志。
叔本华坚决规避唯我论,否认只存在一个心智,其他一切都只是表象,认为整个世界都反映了意志。人们只要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是意志,就会明白同样的意志不仅存在于类似于人类与动物内心世界的现象中,而且他们通过不断反思也能够发现植物的内在生长力量,即形成晶体、使磁铁转动的力量……他们会认识到所有这些意志只是在不同现象中有不同表现,但是其内在本质是一样的。
如果有人不满足于认同叔本华反对唯我论的理由,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一步考虑问题。如果说意志是肉体的实际内在本质,而肉体完美地存在于其他现象世界中,那么这部分世界的实际内在价值肯定也是意志。叔本华认为,现象世界就是意志表象,实体世界也不过是意志世界。人们内心的意志体验就是叔本华理解康德自在之物——人类经验之外世界的关键。
▍悲观主义哲学
理论上而言,意志就是生存意志,但是它表现为欲望的持续悸动与努力,不存在特定的目标或对象。它没有方向性,盲目而且缺乏理性,旨在推进一切。更确切地说,它就是一切。正是意志的盲目性与缺乏理性导致了叔本华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的产生。人类的生活充满了永恒渴望,偶尔会体验到短暂的满足,但是往往备感挫败。当意志实现自我满足后,人们很快就会感到“生活枯燥无味”,于是再次唤醒拼搏意识。人生在世,总会不断强化意志,但是往往只是徒劳。他们会发现人生并不理想,这是所有美好世界中最糟糕的情形。叔本华的事物内在本质认识中很容易会透露出生活无用论:
……存在……就是当下匆匆成为往昔的持续过程……人们的生活无疑充满了成败,人的肉体生命也在不断地面临考验,一直到死。最后,同样,人的内心活动也是不断克服倦怠的过程。人的每一次呼吸都是在与不断逼近的死亡做斗争。
看到这里,你很可能也想把他赶出沙龙。
人类没有全然丧失一切。叔本华指出,意志如果得不到顺从或完全满足,就很可能通过审美静观降低内心的渴望。人们看到一盘水果后的反应与观赏一盘水果的静物写生内心的感受存在明显区别,虽然算不上超然存在。看到一盘水果后,人们内心的意志很可能会被调动起来,想吃水果。但是,他们观赏水果的静物画时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而是很容易对柏拉图提出的形式进行反思,类似无利害、无意志的静观。
然而,这种逃避只是短暂的——人们不可能一直盯着画看。要想持久摆脱意志的控制,就需要像圣贤一样放弃生命。虽然比较罕见,但是人们有可能完全认清事物的真正本质。他们可以理解所有生命无用的本质以及其表象,即唯一统一宇宙意志的盲目渴望。禁欲行为、放弃所有满足感以及厌恶生活,是人们否认并削弱,甚至全盘消灭意志的唯一方式。叔本华认为,佛教徒的思想是正确的,或者说基本正确。终极状态根本不是充满纯粹的满足与永恒快乐的天堂,而是虚无的涅槃。在叔本华看来,最接近幸福的做法就是自我消亡。
▍主要著作
《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1813)
这原本是叔本华的博士毕业论文,其中批判了例行思考可以诠释或检验宇宙的假说。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
这当属叔本华的杰作。他认为经验世界的基本特质在于盲目意志。如果个人能够深入进行自我审视,不仅能发现自身的真正内在本质,而且能发现一切事物的精髓。
【注】:本文选自《极简西方哲学史》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