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木心:日本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彻头彻尾的误解


“日本的庭院、书道、花道,一片生机,都是对外来文化的误解,我愿称之为‘了不起的误解’。如果有人认为我故作逆论,应纠正为‘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的引用’,我能接受这个说法吗?不接受。作为我的论点的注脚我也不接受。”



在日本的第一次讲演

文|木心


初次到日本,一下飞机,被记者围住,我说了话:“日本的文化,来自中国唐家废墟,是对中国文化的—种误解。”


第二天早晨看报,不得了!日本国朝野鼎沸,指斥我口吐狂言,是最不受欢迎的人。


看来我只好“不带走一片云彩”地悄悄地走了。


然而日本人有柔之礼,刚之心,迅速组成了—个“欢迎会”,文质彬彬地请我出席——当然要辩论了。


会场颇大,颇优美。衮衮诸公,正襟危坐,记者如穿花蛱蝶,兴奋极了。主席先生鞠躬如也,我深深答礼。宾主坐定,镁光竞射我这个不大不小的众矢之的。



主席先生话毕,我开言:


“日本文化来自中国唐家废墟, 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误解——误解得好!才有如此独特的日本风格出现。


“和服之妙,在于取中国的宽博而化为便捷。袖、裙短了不少,短得明快,宜于行,宜于坐,宜于舞,别有一番闲闲雅雅的潇洒。中国的古服,就是因为拖泥带水,妨碍活动而被淘汰了。眼看日本人至今还穿着和服,摩登得很,可知这‘截短’自有其远见卓识。

“茶道之胜,在于氛围圣洁,情致幽玄。一系列程序井然的小动作,丝毫苟且不得,正附合‘诗成于格律而毁于自由’的道理, 催眠似的引人明心见性。人的杂念本来自人的杂质,茶道作了澄清, 世上澄清难持久,弥撒也不是只做—次,人能不时得茶之精灵的澄清,是人的能事了。


“居室、器皿、餐具、玩物、小环境大环境, 日本一直能葆物质的本色:木、竹、石、纸……清清楚楚,天真相见——多谢日本,你们的偏爱是高明的,自然的本色,人的本色,够美了,不要借口现代文明而暴殄天物。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一样有着生态平衡的规律,违之也要受惩罚,至少是舍了本,逐了末,这又何苦来。



“日本的庭院、书道、花道,一片生机,都是对外来文化的误解,我愿称之为‘了不起的误解’。如果有人认为我故作逆论,应纠正为‘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的引用’,我能接受这个说法吗?不接受。作为我的论点的注脚我也不接受。形成日本风格的因素是日本人的天性、气质,不是一时一人形成得了的。在形成之初之中,没有理论体系,没有皇家意志,没有权威人士在启示控制,当初毋庸讳言是想亦步亦趋维妙维肖地传过唐家衣钵的,恰是步而斜趋而逸,另有妙别有肖,给人画像画成了自画像。矗立在空气中的浮屠与倒映在水中的浮屠,一浮屠也,空气与水不同质,浮屠也就异了形。人的心目,更不是静水,日本人传导中国人的文化艺术是在不知不觉中走了样,出了格。凡是动机纯良,想理解而理解得不对,才叫误解,与恶意的曲解不可混淆。使我迷醉的乃是:日本人的天性气质的内在景观,怎样的内在肌理内在纤维,才会把中国的风格徐徐转化为日本的风格。西方人常会分不清,中国人日本人都一望而知那是你们的这是我们的。游乐场中的‘哈哈镜’把人变为怪物,除了哈哈,别无兴味。如有一种镜子把一个美人变成另—种美,似曾相识却又陌生新鲜,那我当然要买下这面魔镜。


“日本的风格,一路来总叫我惊叹,越细心越能看出变法的神妙,左顾右盼,到处有这样的唐踪宋迹,就只在文学的方块汉字上,我忍俊不住,错得如此滑稽的用字,也难于查考始于谁手。主席先生,请允许我说下去,日本在乱用汉文的同时,也保存了不少在中国倒反忘掉了死掉了的文字,而且,近代的‘西风’是经由扶桑岛而吹入中国大地的,‘条件’、‘影响’等词都来自日本,中国大得方便,谨此致谢,请多关照。



“中国也曾有过对外来文化的高明的了不起的误解,遗迹尚在云岗敦煌,那时,对印度、阿拉伯,甚至远远的希腊罗马,误解所及,全成了卓越的中国风格,而且是非同小可的伟大的风格,可惜真不知怎么一来,鬼不使神不差,这种根源于中国人的醇厚秉赋的‘误解的本领’失了传,泄了气,越来越乖巧伶俐,徇人之意——所以,当我看到日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误解是如此巨细不漏,中边俱透,我不禁偏爱了你们的偏爱,我想写一本书,在书未成时,抑制不住心中的快乐,我说出来了,日本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彻头彻尾的误解……谢谢主席先生,谢谢各位。”

霎时满堂掌声——日本学者怎么用掌声来与我辩论?


我醒在床上,阵雨叩窗,热、口渴、梦如人生。


人到临死才可以说“人生如梦”,活着时,现实与梦还是有层薄薄的弄不破的区别。






陈丹青说:“你不遇到木心,就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你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没有自尊,我们没有洁癖,我们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很难得有一个人,能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的活了几十年。木心仿佛薄情人世上的一束光,总会在黑暗处将你点亮。


这就是木心的力量。


为此少数派悦读诚荐:“木心作品集”,他的书斩钉截铁,不解释、不道歉、不犹疑。他平视世界文学史里的巨擘大师,平视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读者,自在自由的娓娓道出文学的回忆。他的一句句识见,有如冰山,阳光下的一角已经闪亮刺眼,未经道出的深意,深不可测。


作家陈村一读,当下折服:“我这辈子读过无数中文,结识许多作家。毫不夸张地说,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见到的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优美、深刻、广博。”这些书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这套书更是木心最全、最新布面珍藏版。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木心:所谓智者,就是看清世界的荒谬而依然爱它

木心:自尊,实在是看得起别人的意思

木心:没有自我的人的自我感觉都特别良好

木心:以死殉道易,以不死殉道难
陈丹青谈木心:他是个精灵,我是个野蛮人
木心眼中的张爱玲:飘零的隐士
木心: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
陈丹青:木心使我洗去一点野蛮的根性
木心:人类的黄金时代并不属于人类,而是属于少数人
木心:我们要做既清醒又诚实的人

木心: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木心文学纪录片:归来的局外人

木心最后一课珍贵视频:我要讲一些对各位一生有用的东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