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解禁、祛昧、创造
批判性思维:解禁、祛昧、创造
文:钱颖一 编:Kuange 、李强
三种答案代表着三种不同的阅读阶段,美国认知神经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Maryanne Wolf)称之为:解码级阅读、流畅级阅读和专家级阅读。
●第一阶段:无知的确定性(Ignorant Certainty)
表现:盲目相信
表现人群:大学新生
●第二阶段:有知的混乱性(Intelligent Confusion)
表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表现人群:大部分大学生
●第三阶段: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表现:理性分析,精确求证
博克观察到大多数本科生的思维水平都停留在第二阶段,只有少数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够进入第三阶段。
批判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简单说来,它的主要特征就是:
把这两个特征结合在一起,批判性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
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critical)不是“批判”(criticism),因为“批判”总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则是指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多是建设性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如果说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能力更多地是关于“如何思考”(how to think)),那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更多地是关于“思考什么”(what to think)和“问为什么”(ask the why question)。
有关 “how”方面的问题,多是技术层面,包括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取。而有关“what”和“why”方面的问题,则很难通过类似的方法学习。但是它也是可学习的,可以通过被感悟、被启发等方式学习。
心理学家德韦克(Carol Dweck)的畅销书《看见成长的自己》(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描述了两种心智模式:
这就不是 “how”的范畴了,而是进入到“what”和“why”的范畴。
应该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在训练学生“how”方面见长。中国学生提出的问题,几乎所有都是关于“how”的,但很少是关于“why”的。我们往往满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批判性思维除了要求在逻辑上、统计上不犯错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想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问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并且要刨根问底,探究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上,从能力层次入手是自然的,也是需要的。不过,这不是全部。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正如旅美学者徐贲老师所说:
“我们无法防止别人扭曲真相,也无法阻挡别人说谎,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更为警觉”。
批判性思维不仅是独立思考的方法论,更体现了人对自由的追求和捍卫。网络时代,保持生而为人的自主性,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而且,正如钱颖一教授指出的,批判性思维是一个长期培养和专业训练的过程,找到对的方法和好的指导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为此,我们准备了一份批判性思维理解与养成的精选书单,共7本书,它们:
1. 经典
●专业权威的作者:批判性思维界顶尖大师,物理和哲学学界知名学者,商业媒体资深运营,理查德·保罗、尼尔·布朗、殷海光凝结多年研究心血;
●极佳的口碑:激发各知识领域大咖创作灵感,巴菲特、芒格、韦尔奇等一致采用的思维策略;
●经久不衰的影响力:翻译为十几种语言,多次再版,长期占据多国畅销排行榜首。
2. 可操作性强
●对症下药,直击日常思维困境;
●由浅入深,提供批判性思维手把手进阶教程;
●全面、系统,批判性思维的最佳直通车。
扫描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批判性思维精选书单,全面学习批判性思维,成为思维高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