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丹青:审美不是教出来的


2015年,出版机构“理想国”和优酷土豆集团合作推出了《看理想》,《看理想》包括了三档节目: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中与大家聊书,马世芳在《听说》中谈音乐,陈丹青则在《局部》中带观众看画。2015年6月23日,陈丹青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


▍是什么机缘推动你着手做《局部》?


“理想国”10年前就要我写写世界名画,说是中国缺乏通俗美术类读物,史论书又太多,大众进不了门槛。我那时正闹辞职,一讲起教育心里就烦,不想做。


去年,“理想国”鉴于未来的读书人越来越少,视频传播要跟上来,就请梁文道策划这档节目,我被分配谈画,题目《局部》就是梁文道起的。我只会跟人聊天,单独讲不行,但因为都是“理想国”的老作者,我单独拒绝,说不过去,赶鸭子上架,就同意做了。


▍两期《局部》播出后反响很好,你感觉如何?节目的点击量基本超过了同类型文化类的节目。


脱口秀就是脱口秀,但我在念稿子,效果太差,像在作报告,看了头两集样片,好害臊,心里叫苦。我要是个观众,看到哪位李丹青坐那儿装逼,第一反应就是嘲笑。可我不上网,更不知怎样在页面上留言。


点击量很恐怖。当年伏尔泰流放在外,给赦免了,回国时,陪同的大臣对他说:“怎么样,巴黎万人空巷来看你!”伏尔泰说:“我上断头台他们也会来的”。上个礼拜他们告诉我点击量,我就想起这事。当然,我岂敢是伏尔泰——点击量让我看到好多人,“文革”时批斗会都是一大片人,瞧着害怕。我原想有个几百人看就很好了。


▍你一直在强调自己做得不好,是否过分谦虚了?


为什么要谦虚啊?我看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英美艺术类脱口秀,那才叫好,深入浅出,大视野,看得我一惊一乍。国内我最佩服高晓松,那才是真的脱口秀,他是天生的脱口秀人才,讲什么我都爱听,他讲“文革”时他杭州叔叔那段,我不断流泪。


我女儿刚刚知道这个节目,看了片头就狂笑,说太荒谬了,说她最讨厌假装,她说有谁晚上穿得一本正经坐在家里,假装看书?是的,我讨厌自己必须假装。女儿说你应该穿个背心,短裤,看的人会更多。




《局部》已经播出了二集,虽然一集时间不足20分钟,但信息量大,所讲内容跳跃性也较大,第一集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说到同样给皇帝画画魏拉士开兹;第二集从《死亡的胜利》聊到中国北魏的壁画。也有观众表示,看得不过瘾节目就结束了。


我不是学者,开口就乱讲。我随时肯定自己的胡思乱想。你们小时候在教室上课,有谁不在胡思乱想?我能做的就是打开观众的兴趣,等于挠痒痒。千万不要把节目当知识课、美学课,人是语言动物,人在聊天时证明自己是个人。别把美术看得太高深,艺术让人活得更有意思,就是这样。


▍节目的受众群体是谁?专业绘画领域的人?还是普罗大众?


美术专家会对这个节目有意见,学者是知识警察,喜欢纠错,我的谈论充满红绿灯。艺术就是犯错、试错,好的艺术根本就是闯祸。我可没想到美术界,我假定的观众是所有对绘画好奇的人,不管是谁。



我要是现在还在农村落户,有个手机,会期待视频节目。但千万不要相信我的观点。我试着让你知道,世界上除了名画,还有许许多多有意思的画,如果大家说,是啊,是很有趣,我就很高兴。但其中牵涉的知识、观点,千万不要当真,不过是“有此一说”。


▍不少观众表示可以跟着你的节目去学习了解绘画知识?

   

“审美”不是教出来的。你长着眼睛,你是活人。“看”就是了解,会“看”,就会了解。你去看看婴儿的眼睛,他什么都不知道,可是拼命盯着一切看。节目一集集播下去,其实都在讲“观看”,不是讲画。手机视频,那不叫看画,那是看影像,看彩色斑点,真要看画你得进美术馆,得站在那幅画跟前,好画是活的,好画就是教科书。


▍《局部》是不是效仿木心先生当年的文学史讲课,在评画间渗透你对人、事、物的见解?


我哪里及得上木心的见解和读书量。再者,木心给我们上课,十几个人,小范围,不让拍照、不录音,完全是“私房话”。视频是现代高科技传播,不是上课。眼下大家无聊,梁文道这套节目试图弄得有聊一点。当然,我不知道大家究竟觉得怎样,我只管做。


陈丹青解读《千里江山图》 局部 第一辑

央视春晚《只此青绿》,以舞绘出《千里江山图》





是什么让小众领域的艺术之作《局部》获得1.5亿人次观看,还能被打出9.5分的超高分数?


“我不懂艺术,也不懂绘画,甚至连审美都不算好,可我痴迷一样的喜欢听陈丹青说话。”一位看过《局部》的网友如是说。


大多数艺术经典,往往都是内敛、宁静的。但是翻开《局部》,却涌起前所未有的生动感。难怪有读者说:看这本书全程鸡皮疙瘩,陈老师的娓娓道来具有强大的力量。


▲购买《局部》赠陈丹青签章书签


◎这本书不懂的能看懂,不感兴趣的会感兴趣,有审美的也有了审美新视角。


《局部》没有学院派的正襟危坐、没有庸俗解读的轻佻逢迎,陈老师性格上的“不装”、“不说教”,都恳切的和盘托出。哪怕是像“惊呆了”“像个傻子”“眼泪下来了”这样的随性闲谈,都恰到好处的够真、够深,散发出别开生面的奇妙魅力。


即使是艺术史上被说烂了的名胜、名著,跟随他的目光、语言与审美,我们也能看到与正统艺术史截然不同的局部艺术。不懂艺术的能看懂,对艺术不感兴趣的会感兴趣,有艺术审美的也有了审美新视角。


▲陈丹青


◎一部陈丹青的私人艺术史


但陈丹青的《局部》又是私人的,他拿出自己珍藏几十年的画册和影像,亲自裁切放大,同样在“局部”上做文章,他展现的动人细节,随处可得的“妙口偶得”,也说明,艺术顶要紧的,不是熟练,而是崭新的感受力。不是知识,而是可贵的无知。


他不仅仅谈画,更是画外有画。他讲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他讲《千里江山图》:让人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必须十八岁,再小几岁、再老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


他也讲政治对艺术的戕害。他讲蒋兆和“人在苦难中更像一个人”。蒋兆和为自己的祖国画了《流民图》,当了几十年精神流民,后半辈子一直低着头过日子。评论家李静写到,“我坐在笑语声喧里痛哭。冲动地写了一条短信:为知道并记住了蒋先生,永远感激你。”


▲书中插图《千里江山图》局部


史航:丹青这本书,就是从局部下手,挖着少有人挖的墙脚,我从中收获了太多的次要信息,而次要信息的获得,就是审美的主动,就是一种解放。


陈丹青:几乎每一个不是艺术圈的人都会说,“我是门外汉”,我其实蛮沮丧的。艺术被打扮成高不可测的门墙,什么东西都称为“专业”,什么人都称为“专家”。所以我才会做《局部》,而且用这样一种方式做。


看完《局部》,我们才会明白,“陈丹青何以是陈丹青”,更能懂得梁文道的那句话:“人人都喜欢陈丹青”。


少数派悦读&先知书店特别推荐陈丹青老师的《局部》(3册),随书附赠独家定制的陈丹青老师手写体签名章书签。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陈丹青:从古至今谁养艺术家?

陈丹青:艺术不是高不可测的门墙,而是审美的解放

陈丹青:这不是一件伪作

陈丹青:“大都会”是我的大学,现在还没从这里毕业

局部:陈丹青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陈丹青:闲散的美人何以几乎绝迹街市?

陈丹青:瞧这个人

陈丹青:艺术,取决于直觉和本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