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房,是一个人对世界最后的抵抗



书房,是一个人
对世界最后的抵抗
文:扬之水  编:大宛 

所谓“书房”,不仅指藏书之所;书房的不同,在于它是为人设,而不是为书设。

那么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在其中静心读书的所在,便是书房。
 
文人的书房,其实意不在书,而更在于它的环境、气氛,或者说重在营造一种境界。
 
“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自古及今,书房并无一定之规。富者可专门筑楼,贫者或室仅一席,或造于山间,或藏诸市井,不一而足,但总有一点是书房应有的品质,那就是清雅。
 
这样一个绝无功利之心的小小空间,读书实在只是涤除尘虑的一种生存方式。



▌理想的燕居之所
  
南宋杨国宾《题所居壁》云:“有竹百竿,有香一炉,有书千卷,有酒一壶,如是足矣。”
 
窗外有水,有竹,斋中有几有榻,有书插架,有花插瓶,一炉沉水,一张七弦,便是理想的燕居之室。
 
挂冠归隐的陶渊明也该有一间书室。明人《归去来辞图》,在“稚子候门”一段里便为他安排出这样一间:
 
高柳掩映中的村舍自然要有朴野之趣,从半开的窗子里望进去,里面书桌一张,上边放着书函一,又笔格和笔,砚和水盂,又香炉一,插着香匙和香箸的箸瓶一。

《归去来辞图》(局部) 明 马轼


远离功利的个人天地
 
宋人喜欢在住居中别筑小室,独处读书,如此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便也可以称作书房。
 
陆游居山阴,已是年逾八十的老翁,在容膝小室中而如曲肱枕流,可以尽享读书之乐,诚然“殊可喜”也。
 
南宋册页《秋窗读书图》,小幅绘水边一座院落,院中几间瓦屋,中间为堂,堂之东偏一间小室,室中一张书案,案有展卷之册、焚香之炉,炉旁并置香盒一。
 
清切闲远之高致,其室也;舒闲容与之态度,其人也。
 
南宋王十朋《读书》一首云:“入政惭无学,还家更读书,翻同小儿辈,相共惜居诸。” “居诸”,借指时光。

王十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而龙图在诸阁学士中序位最高,但诗中却说“入政惭无学,还家更读书”。
 
这时候的读书,自然全与仕途无关,而这正是文人在书斋中特定的心态。
 
自己的书斋,他人的书斋,都是作诗为文的好题目,闲适语、豪放语、解脱语,在这一题目之下,都是合宜,唯一不宜的怕是只有功利语。所谓“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


 
▌书斋至乐,来自读书意境的营造
 
书房与林泉之思,即所谓隐逸常常是一致的。风景便不是书房的点缀,而书房倒仿佛是点缀风景。
 
南宋郑刚中《书斋夏日》:“此殆有至乐,难令俗子知。”

读书中的“至乐”,却未必与书相关,而毋宁说,是得自读书的意境,这便正是书斋所要极意营造的。
 
宋人的书室多半是独处的所在,故常常以“容膝”命名,元人倪瓒有《容膝斋图》,成为最直观的显现。
 
而明人的书房则多有了开放的性质,它使书房与园林的结合更为紧密,因此也往往成为雅集之所。
 
但是,翠荫晴昼,庭宇清和,所重的仍是读书的意境。

《东庄图·耕息轩》 明 沈周
 
关于书斋的经营,明代文震亨作《长物志》对书房中的实有之物,几榻、器具、花木、水石、书画都一一作出规定:
 
悬画宜高,斋中仅可置一轴于上,山水为上。天然几一,设于室中左偏东向,不可迫近窗槛以逼风日,几上置旧砚一,笔筒一,笔岘一,水中丞一,砚山一。书册、镇纸各一,时时拂拭,使其光可鉴人为佳
 
书房之物的种种古意,特别为文人所重;其中雅俗之别,更是区分得清楚,由此成为文人书房的标识。  

当然,雅和俗实在很难有一个明白的界定, 标准尚大有讨论的余地,即便读书人也未必尽有那里所期望的风雅。

▲《谿山高逸图》(局部) 元 王蒙
 
其实宋人诗文中屡屡说到的,日常独处、可以率性读书的一间小室,倒是最让人羡慕,那是书房标准的今所谓“底线”。

说到底,关于书房,诗文与画中,所欲传递给人们的,仍是属于情趣与意境之类的东西。

文人的书房,大抵如是。


书房,对读书意境的讲求,是一个人对世界最后的抵抗。

许纪霖说,一个人真正的自我,不存在于身体中、也不在知识与道德之中,而是审美意义上的自由灵魂。

书房就是这样一个以最清雅的审美,抵抗世界的侵袭,培育自由灵魂的空间——

曾经繁冗琐事让人远离自然,束缚在城市之内,人们便在书房以“卧游”的方式,观赏山水,坐穷林泉;

当下生存的紧迫感,让人不得不奔走于眼前的俗务,人们便在书房以对器物的鉴藏中,感受历史的沉淀,时光的斑驳,涤荡俗虑。

因此,越是繁忙的时代,人们越需要一块精神的自留地,一块放下世俗烦冗和忧虑的燕居之所、独处之地。

不只为读书,更重要的是,在读书的意境营造里,远离功利与喧嚣,在极为有限的空间中,享受无限宽广的精神自由,逃脱尘俗向下的拉扯。

从前文可以看到,无论是描绘书斋的书画还是诗文,读书的意境,核心就在于文房器物的营设。

可以说,一套适合当下读书的文房器物,正是通往自由灵魂、营造书房意境的最好方式。


先知文房·黄铜七宝,以有“最后的文房贵族”的黄铜文房工艺,精心挑选7件文房必备器物,和读书人一起,守护读书意境最后的底线。

在黄铜七宝中,器物本身的古雅魅力,与精神世界的澄澈追求,完美相遇——

铜,堪称为文明的守护者。其恒定、重而不奢的特质,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也天然地承载了传承文明道统的使命。


而每件器物之上,都凝聚了无数匠心巧思,只为最好的质感;2008奥运缶匠人以一脉相承的工艺手工打磨;历经11道古法工序潜心雕琢,只为了与它承载的价值相匹配。色泽与细节完全来自匠师多年经验的掌控,因此,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
 
先知文房·黄铜七宝,珍藏于木质包布礼盒当中,藏蓝底色搭配雕花板材,宛若旧时读书人一袭长衫,沉稳典雅,气定神闲。首期仅100件(会员专享价立减500元),所余有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一并选购黄铜镇尺、黄铜书签)



▍延伸阅读

书房是灵魂居所,但好的书房不止于书

读书无小事:一个人的气质,尽在书房之中

一张一号,毁版限量50张,版画家芊祎力作,“先知书店”私享版藏书票

书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工具,而是精神之药

好书属于珍惜它的人:五套售罄即绝版的好书

文明史上最值得铭刻的三句话

书分两种:一种是谋生的,一种是谋心的

传奇布列松——影响了整个20世纪摄影历史的人

这不是一套书,而是一座书架上的“家庭艺术馆”

绝版书讯:1938年影印版《鲁迅全集》,最后不足100套,真正的“全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