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洞察人性的心理学——普通人的避难所

王登峰 少数派悦读 2022-12-28
- 荐读 -
新无知时代的三大认知陷阱——失责、失序、失智
知识分子没有“沉默的权利”




洞察人性的心理学
普通人的避难所
文:王登峰  编:先知书店


保罗·瓦勒里说:心理学的目的是让我们对自以为了然于胸的事情,有截然不同的见解。拥有“心理学”这双眼睛,才能得到小至亲密关系、大到人生意义的答案。


为什么要学心理学?这个问题每一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答案,或高大或简单平凡。特别是在充满不容易的成年人世界里,工作压力、子女教育、婚恋情感、社交关系......

事实上,学习心理学最为绕不开的一个目的便是: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应用的角度,心理学大概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作为装饰品出现,那时人们研究心理学是出于好奇心;

第二个阶段,即调味品阶段,此时心理学看上去是有用的,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被人们忽视,尚未对人们生活或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作用。

第三个阶段,心理学在社会和人生发展中成为必需品。比如在心理健康领域,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保持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目标之一,此时心理学越来越起到必需品的作用。另外,人力资源也离不开心理学,也体现了心理学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进心理学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首先人们对心理学研究日益深入使其具备了可以为社会所用的内在条件。

其次,社会发展进步,人们对自身的关注,开始依赖于对人本身素质的提高。在人类生存过程中社会对人本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与社会分工有关,不仅需全面的知识,也需深厚的个人素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心理学的作用才日渐体现出来。

从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角度:最初被称为泥瓦匠的心理学,因为其不是把人作为整体而对人的某些特点进行研究。在心理学进入科学之前,更多的是一种思辩,但当其进入科学范畴,则开始用宏观方法研究,此时研究的多是较为简单的心理过程。

比如反应时的研究,这是人的一种心理特点,反映人们心理素质方面的差异。

此时心理学还是将人之特点劈开,一个个研究,这与西方实证主义研究取向较为接近。因为当时对整体难以把握时,就将其打碎,研究每一个碎片,再将其拼和。

当我们研究一个物体时,这样做还是可行的。但将其用于心理研究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种研究方法会使我们失去很多重要信息。

其次是将人作为整体研究。典型的即是人格研究。我们知道,人比无生命物体复杂,因此作为整体研究难度很大。于是有三种方法:

第一是将人的特点与动物做比较。
因为很多试验在人身上无法做,便在动物身上来做,将人与动物行为类比。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论观点都是从动物行为而来,他这种研究方法又被称为对人类自尊心的第三次打击。

第二种方法是将人与机器类比,将人脑比作电脑,出现了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研究,人脑加工过程类比于计算机加工过程。行为理论心理学认为,人是作为环境的产物,受制于人所生活的环境,人就是对外界的应答反映。

第三种方法是人本主义,人既不等同于动物,也不等同于机器。人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性,既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先天的生物性本能,也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环境的要求,而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即自我实践。

我们是否能清楚的感知到人的意识。有人发现电脑与人的思维不同,前者是纯理性的,人脑却不是,其会受到情绪影响,外界信息的干扰。有人说要完全模拟大脑功能,光靠计算机是不行的,还必须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对于人脑,人的意识我们知之甚少,光靠一项科学是不行的,必须依靠相关学科的共同努力。可以说,今天的心理学已经到了一个整和的时期。



人与心理学的三个领域

人有三个生存空间分别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当心理学逐渐走向整和时,首先将其放在自然中,又在社会中,最后每个人还有自己的特点。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也就包含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中国人在这个方面有什么特点?老百姓多是认为人要服从自然,服从自然压力。少数知识分子则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西方则与中国不同。他们往往将自然人化,将自然看作象人一样有生命的,有自己喜好的,但人是自然的主宰。

换言之,从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讲,中国人是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自然,而西方则是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西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斗争的关系,人要征服自然,而在中国,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关系,人要服从自然。

这是从传统上来讲的。但中国现代也采取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来对待环境。这时,我们又面临一个新问题——环保问题。中国人的环保意识以中国的传统来看应该是最强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西方人环境保护意识反而更强烈。

我想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国人与自然长期以来的和谐是人一旦产生对自然的控制感之后就很难收住。但西方人于自然一贯斗争,发现很难战胜自然,于是开始保护;

二是由于中国面临很大的发展压力,则环保的问题就会向后退。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中国的环保意识如何?在家庭装修上体现明显,往往将自己的家作为自己的外化而布置的很漂亮,但又有另外一面,即可以打开窗户往外面倒垃圾。这是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传统中国人的行为模式与现代人是相反的。从这个角度,心理学在解决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是有很多文章可做的。


其次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社会取向,中国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人际和社会关系的和谐。甚至为此而不惜牺牲自己。传统的中国家庭结构就可以看出,往往是牺牲个人利益为了大家,比如政治联姻。

2.重视别人的意见,尤其是批评意见。

3.强调因人、因时、因地而宜,面对不同的人可以“言行不一”,这在中国人际关系中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4.习惯于压抑自我以求和谐。

5.强调自责,而不是外责。碰到问题时,怪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宁愿自己受委屈。但要按时间、地点、场合分又有所不同。我们曾做研究,当一件事未做好是,若是在一种正式关系(如同事关系)中,则往往会责备自己,但如果是在非正式关系(如夫妻关系)中,则总是会责备对方。
第二是权威人格的问题,也有着几个特点:

1.在社会交往中,按人的性别、年龄、地位将人按高低排列,依次来决定自己以什么方式对待之,即先定上下而心安。

2.将地位高的人权威化,那些地位低的人一定要无条件服从,这对中国社会有重要意义,既可巩固上下关系又可维持团体内部的和谐。

3.将社会习俗也权威化。一旦社会习俗形成,则将其权威化,本是自愿的行为,但到了后来,成了不愿做也得做,否则便被视为异端。

4.将人二分化。有人分为好人和坏人,有人分为自己人和外人。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人情味的民族,但这只说对了一半,对好人和自己人是这样的,但同时中国人又是最没有人情味的民族,因为其对坏人和外人便是持漠不关心的态度。

以上是中国人非常看重权威作用,就象是对自然服从一样。但在中国人和其他人眼里还有一个亲疏的关系。最近我们做研究发现中国人没有对权威的服从,问题就出在亲疏的关系上,即只对亲近的人服从,服从是根据于被服从者的亲疏来决定的。

在中国人与他人关系中反映了中国人长期以来适应环境所带来的压力而产生的必然问题。当我们看中国人时,不要只从一个角度去看,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人逐渐感受到自然、他人的威力,于是珍惜与自然和他人的这种和谐,这是长期积淀下来的特点。

最后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传统的中国人很看重自我修养。

首先相对于家庭社会,中国人并不看重自己,尤其是个人的私生活。这从传统的房屋结构中就可以看出来。往往是一家人群居,无自己的独居,即便有的读书人有自己的书房也是十分有限的。

其次,中国人独居时强调无欲、无念、无私,达到“空寂状态”,罗素说西方人的幸福感来源于多多的向外活动,而中国人的幸福感则是无外在活动时的一种心身的宁静。中国人强调内修的功夫。反省自己有无过失,考虑如何敬德修业,洞察人情事故,通达事理,生活要动静得宜。

不能过分强调和表露自我,否则会破坏和谐关系,而西方则是自我的不断扩张。中国人不太喜欢情绪生活,尤其是过度复杂和强烈的情绪,希望做到忘情,做到个人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我们谈一下心理学的未来。首先,其价值在于让个人生活的更幸福,人们现在已经很易获得一般性的满足,人们的满足和幸福感来源变的越来越个性化,没有一种共同的幸福的标准。个人幸福感在心理学中已成为热点问题。其次,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尽管人类可以制造出很多工具来代替人的劳动,使人们获得肢体上的解放,但人们精神的压力并未解脱。所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不仅需要物质上的丰富,也需要精神的满足,且这两这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


心理学之所以很重要,还体现在多个方面:

从认识自己的角度,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洞悉自己的内心,认识幸福,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从教育的角度看,心理学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帮助孩子保有健全的人格;

从工作的角度看,懂点心理学能让我们对看似复杂的人事和行动做到洞若观火;

从认识世界的角度,越懂心理学,就越能看清世界变化背后的逻辑,见他人所未见...

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学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了解和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就多了一双洞察人心的眼睛:理解自身,全面提升自我调节的能力;
洞悉人性,看穿社会运转的心理机制。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一套“心理学思维三书”;从理解心理学的三个重要维度入手——经典理论与新近研究成果、心理学与伪心理学的区别、心理学的研究案例;打破“伪心理学”的误导和误解,走上科学的心理学道路;

本套书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教材,其简练的思维和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心理学研究变得清晰易懂。不仅涵盖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也包括众多新兴研究,同时将“枯燥的”理论变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本套书的作者们也都是现代享有盛誉的著名心理学家,比如《心理学与生活》的作者,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因其卓越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而闻名于世,曾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被公认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

阅读本套书,心理学不再高不可攀,同时信服现代心理学的确是“硬”科学,并折服于心理学大师们的绝妙思路和天才的想法。

浙江大学心理学者周欣悦教授:你可能对心理学存在误解,也很容易受到伪心理学的误导。这套书将引导你走上科学心理学的道路,是心理学的入门必读。

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林崇德教授:“既是一套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又是通俗的心理学读本,不仅适合心理学界的同事欣赏,也值得广大心理学爱好者浏览”。

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还可在规格中一并收藏本套书+“多元思维模型七书”,用思维模型理解世界,世界立刻焕然一新。)



本文来源:王登峰,心理学的发展前景;编辑需要有节删,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本能>思维:越懂心理学,就越懂人性

心理学不是什么?走出人类心理的常见误区

张维迎:不是改革阻力大,是改革动力不足

周其仁:要是跑不赢,大麻烦在后面

安·兰德:12个问题看懂“西方价值观”

一个人懂了逻辑太可怕,他就会独立思考了

这本书“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也不算溢美之词”

野夫:他让我们在最寒凉的时代,也能看见光芒

这段决定中国命运、充满戏剧性惊天巨变的历史,令人扼腕叹息

叔本华:庸俗的本质

在这个时代,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新无知时代的三大认知陷阱——失责、失序、失智

知识分子没有“沉默的权利”

闻名后世的“桑弘羊之问”,难倒了中国历代的知识精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