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陈丹青带着三本新书,在新落地的naive理想国上海店,举办了一场新书签售与读者见面会。
陈丹青和读者们面对面交流,他曾说:“我喜欢看着人说话,一切要让我看清楚,我才踏实,这是长久形成的习惯。”
现场提问通道收到许多读者提问。陈丹青与读者的一问一答,带着孩子气般的真诚。
读者:在《除非我们亲历》中,关于程谷青的文章中,您提到“我能口齿清晰的说话,怕是要过了四五十岁吧”,那您是经过什么样的训练才得以“口齿清晰的说话”呢?陈丹青:口齿清晰的说话,是指面对媒体,那时我快五十岁了。读者:记得陈丹青老师在《一日谈》节目中提到过主持人像明朝人,想问问明朝的人和现在的人在外貌上有什么区别吗?读者:同样是创作,作为一个艺术家,您觉得写作和绘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这次写作带给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陈丹青:写小说才是创作,我只会写点随笔之类,不很难。平心静气,慢慢写,就写好了。读者:新晋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获奖理由是“其创新的戏剧和散文创造了难以言喻的声音。” 丹青老师的行文特征之二是“鲜活的画面感”与“浓烈的诉说感”。倘若您有兴趣创作一部“剧”,您会优先选择什么题材?如何分配喜与忧?陈丹青:你高看我了,一行诗,一页小说,我都写不来,还写剧?谢谢你的总结——鲜活的画面感,浓烈的诉说感——老天爷,我很开心。读者:请问陈丹青老师最欣赏的中国古代画家是哪几位?是何原由?陈丹青:尽量少用‘最’。近年我越来越喜欢中外古代的无名画家。有名的画家看久了,会烦的。读者:消费主义的社会生活方式和艺术发展之间会有怎样的相互影响和关系?读者:陈老师近几年有哪些新交的年轻朋友?和他们相处有什么感受?陈丹青:一次性见面的,好印象的青年,常有,保持联系的,谈得拢的,有一位零零后愣小子,爱文学,爱书法。什么感受?他们的每根头发,都好年轻啊!读者:一位22岁的女孩向陈老师提问:因为不甘心而喜欢上的一个人,什么道理都明白,也尝试过主动了,怎样可以让自己真正放手呢?陈丹青:哎呀,不知道。‘真正放手’的意思是?喜欢上人的感觉总是好的吧。读者:想问老师问题,又不太敢问老师问题。因为想到的问题无外乎“关于......您怎么看”“我......,您有什么建议”于是想到老师说的“为什么你们总喜欢问我的看法,问我的建议?”那么,我的问题是,老师您期待什么样的问题?您觉得什么样的问题是一个好问题、一个有趣的问题?陈丹青:我期待具体的问题。上面22岁女孩的问题蛮具体,但又不知道怎么答。我要看见那女孩,也看见他爱上的青年,才能凑合说两句,我是靠观看过日子的。你这问题也蛮具体,但不够有趣。为什么你不逗逗我呢?
先知书店特别推荐理想国出品的陈丹青2023年新书——《为什么我不是读书人》《除非我们亲历》《目光与心事》套装珍藏版。
这套书的设计独具匠心,朴素而精美,别有一种优雅,恰如陈丹青其人。适宜收藏、品阅,更适宜赠予友人。
先知书店有幸获得本套书陈丹青先生签章版,更增添了一份珍藏价值,仅100套,喜欢的书友可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陈丹青:他人的死亡告诉你,你也要死的
陈丹青十年潜心之作:为什么我不是读书人
假如当年台湾失守,蒋介石准备逃往哪里
中东往事:揭秘5次中东战争始末
“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吗?
秦晖:雅典民主的遗产与教训
500字锐评辛亥革命,惨遭删除…
秦晖:巴以问题的由来(完整版音频)
汉英对照《画说经典:诗经 唐诗 宋词》| 百岁翻译巨匠许渊冲签章版
德国导师批评季羡林:你的文章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