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简史》110条哲理语录,揭示世界的真相

尤瓦尔·赫拉利 少数派悦读
2024-08-15


《人类简史》首次出版已经十年有余,它被翻译成了30多种语言,全世界的阅读热潮一直在持续,到今天,它依然是称霸各个读书榜单的“神作”。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推出《人类简史》之后,陆续又推出了《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类简史三部曲》。这三部著作分别探讨了人类从哪里来、人类往何处去、人类当下面临的挑战三大问题。
在一个大量无效信息充斥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这里,我们整理了《人类简史三部曲》中的110条金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01-《人类简史》
1. 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
2.先建立起信仰中心,之后才围绕着它形成村子。
3. 如果没有信任,就不可能有贸易,而且相信陌生人又是件很困难的事。
4. 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才是不变的大趋势。
5. 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6. 种种想让生活变得轻松的努力,反而给人带来无穷的麻烦。
7. 原本的奢侈品往往最后会成为必需品,而且带来新的义务。
8.  要说出有效的故事,其实并不容易。难点不在于讲故事,而在于要让人相信。

9. 我们从农业革命能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很可能就是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的幸福。
10.在现代晚期之前,总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农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们生产出来的多余食粮养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但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些人的故事。于是,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11.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总是有一夕崩溃的风险,因为这些秩序背后靠的都是虚构的故事,只要人们不再相信,一切就风云变色。
12.天生带来允许,文化造成封闭。
13. 就算是黑猩猩,要坐上首领宝座靠的也是稳固的集团,而不是盲目的暴力。
14. 人类和黑猩猩之间真正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虚构的故事,它像胶水一样把千千万万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结合在一起。这种胶水,让我们成了万物的主宰。
15. “人人都想要”正是金钱最基本的特性。人人都想要钱,所以有钱就几乎可以换到所有东西。
16.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17.宗教信仰的重点是自己相信,但金钱信仰的重点是“别人相信”。

18.虽然金钱能建立起陌生人之间共通的信任,但人们信任的不是人类、社群或某些神圣的价值观,而只是金钱本身以及背后那套没有人性的系统。


19.  农业革命最初的宗教意义,就是让动植物从与人类平等的生物,变成了人类的所有物。
20.  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厄运、社会不公或神祇的任性,而是出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维模式。
21.  自由人文主义最重要的诫命就是要保障这种“内心声音”的自由,不受外界的侵扰或伤害。而这些诫命统称为“人权”。
22. 历史的铁则就是: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直到今天,情况仍是如此。
23. 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宽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举例来说,研究欧洲人究竟是如何控制了非洲人,我们就知道种族歧视绝非自然或无可避免,而且知道世界大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样貌。
24. 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真正让科学革命起步的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人类对于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毫无所知”。
25.  科学能够解释的,是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物如何运作,以及未来可能会有什么。就定义来说,科学不会假装自己知道未来“一定”会有什么。只有宗教和意识形态会声称自己知道这些答案。
26.  地图上的空白可以说是在心理及思想上的一大突破,清楚表明欧洲人愿意承认自己对于一大部分的世界还一无所知。
27.  现代科学和现代帝国背后的动力都是一种不满足,觉得在远方一定还有什么重要的事物,等着他们去探索、去掌握。
28. 真正让银行(以及整个经济)得以存活甚至大发利市的,其实是我们对未来的信任。“信任”就是世上绝大多数金钱的唯一后盾。
29. 信用就是“今天的蛋糕”和“明天的蛋糕”之间的价差。
30. 因为人类有追求利润和经济增长的渴望,就会决定盲目扫除一切可能的阻挠。等到“增长”成了无上的目标、不受其他道德伦理考虑的制衡,就很容易衍生成一场灾难。
31. 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
32.  历史一再证实,人类有了权力或能力就可能滥用,所以要说能力越大越幸福,看来实在有些天真。
33. 金钱确实会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
34.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能够决定自己要走哪条路,但也让我们越来越难真正信守承诺、不离不弃。于是,社群和家庭的凝聚力下降而解体,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到越来越孤独。
35.  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36.  快乐这件事不适用于自然选择的原则,一个快乐的孤独隐士将会绝种,而两位整天焦虑的爸妈,却能把基因再传下去。快乐或痛苦在演化过程里的作用,就只在于鼓励或阻挡生存和繁衍。所以也不难想象,人类演化的结果,就是不会太快乐,也不会太痛苦。我们会短暂感受到快感,但不会永远持续。迟早快感会消退,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痛苦。
37.  正如尼采所言,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几乎什么都能够忍受。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
38.  从老子到苏格拉底,哲学家不断告诫人们:“认识你自己!”但言下之意也就人类简史是一般人并不知道自己真实的自我,也因此很可能忽略了真正的快乐。
39.  苦的根源既不在于感到悲伤或疼痛,也不在于感觉一切没有意义。苦真正的根源就在于“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不管追求的是什么,都会让人陷入持续的紧张、困惑和不满之中。
40.  历史一再让我们看到,许多以为必然会发生的事,常常因为不可预见的阻碍而无法成真,而某些难以想象的情节,最后却成为事实。

-02-《未来简史》
41.  全球经济导向也已经从物质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过去主要的财富来源是物质资产,比如金矿、麦田、油井,现在的主要财富来源则是知识。
42.  过去想到和平,指的只是“暂时没有战争”;而现在想到和平,是指“难以想象会有战争”。
43.  恐怖分子就像一只想要大闹瓷器店的苍蝇。苍蝇如此弱小,凭一己之力连一只茶杯也挪动不了,于是便找来一头牛,钻到它的耳朵里嗡嗡叫,让牛因为恐惧和愤怒而发狂,从而破坏整个瓷器店。
44.  知道自己终将一死并不好过,但如果一心想不死却梦想破灭,可能更让人难以接受。
45.  现代医学的成功之处,是让我们免于早死,能够过完应有的人生。
46.  不论是艺术的创造、政治的投入,还是宗教的虔诚,很大部分其实正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
47.  仅有物质成就,并不能让我们长久感到满足。事实上,盲目追求金钱、名誉和欢愉,只会让我们痛苦不堪。
48.  现在的思想家、政治家甚至经济学家,都呼吁要用GDH(国内幸福总值)来补充甚至取代GDP。毕竟,人们到底想要什么?他们不想总是忙着生产,而是想要幸福快乐。
49.  看来幸福感有一个神秘的玻璃天花板,虽然我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幸福感却未能实现同步。
50.  仅有和平繁荣的生活,并不能让我们满意;现实必须符合预期,才能让我们满足。但坏消息是,随着客观条件改善,预期也会不断膨胀。于是,虽然人类近几十年来的客观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但带来的并不是更大的满足,而是更大的预期。
51.  在21世纪,人类的第三大议题就是为人类取得神一般的创造力及毁灭力,将“智人”进化为“智神”。
52.  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一旦改变了行为,知识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我们拥有越多数据,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
53.  我们每个人都出生在某个特定的历史现实中,受特定的规范和价值观制约,也由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来管理。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所处的现实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切纯属自然、不可避免、无法改变。但我们忘了世界是由一连串的意外事件所创造的,历史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科技、政治和社会,也塑造了我们的思想、恐惧和梦想。


54.  研究历史,就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能看向不同的方向,并开始注意到前人无法想象或过去不希望我们想象到的可能性。研究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项。
55.  这正是研究历史最好的理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要摆脱过去,想象另一种命运。当然,我们仍不免受到过去的影响,所以永远不可能得到完全的自由;然而,部分自由总比全无自由要好得多。
56.  如果最早提出的理想有缺陷,那这一缺陷常常要到理想即将实现的那一刻才会赫然被发现。
57.  人们之所以不愿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
58.  人类有99%的决定,包括关于配偶、事业和住处的重要抉择,都是由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我们把这些算法称为感觉、情感和欲望。
59.  先将“他者”称为野兽,之后才能待之以野兽。
60.  科学家已经让智人做过千千万万种怪异的实验,找遍了人类心脏里的每个角落,看遍了大脑里的每一个缝隙,但仍未发现什么特殊之处。完全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够证明人拥有灵魂,猪则没有。
61.  所有的大规模人类合作,到头来都是基于我们想象的秩序。
62.  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都只存在于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
63.  人类编织出一张意义的网,并全然相信它,但这张网迟早都会解体,直到我们回头一看,实在无法想象当时怎么可能有人真心相信这样的事。
64.  宗教并不等于迷信,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把自己最相信的事称为迷信。自己相信的,一定是“真理”;只有别人相信的,才会是“迷信”。
65.  人类要合作,就不能只有问题,而是需要坚定的答案。
66.  传统观念把世界看成一块大小固定的饼,隐藏的假设就是世界上只有两种资源:原材料和能源。但事实上,资源有三种:原材料、能源和知识。原材料和能源取之有尽,用得越多,剩下的就越少;但知识是不断增长的,用得越多,反而拥有越多。而且,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还能带来更多原材料和能源。
67.  科学革命打破了人类这种天真的信念,科学最大的发现正是让人类发现了自己的无知。人类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所知竟如此之少,就突然有了很好的理由要去追求新知,从而开启了用科学推动进步的道路。
68.  塑造历史的,往往是一小群向前看的创新者,而不是向后看的大众。
69.  人的欲望不是一种“选择”,我们只能“感觉”到欲望,再据以行事。
70.  我们对一个想象故事做出的牺牲越多,就可能越坚持,只为了让我们的一切牺牲和痛苦有意义。
71.  现代人类已经患上“错过恐惧症”,总在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虽然手中的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选了之后又很难全心全意对待。
72.  从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走向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观,这种转变并不只是一场哲学意义上的革命,而是会真真切切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73.  我们正努力打造出万物互联网,希望能让我们健康、快乐,拥有强大的力量。然而,一旦万物互联网开始运作,人类就有可能从设计者降级成芯片,再降成数据,最后在数据的洪流中溶解分散,如同滚滚洪流中的一块泥土。
74.  在古代,力量来自有权获得资料。而到今天,力量却来自知道该忽略什么。

-03-《今日简史》
75.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从理论上讲,人人都能参与这场以“人类未来”为主题的辩论并发表高见,但想要保持清晰的认识并不容易。
76.  恐怖主义要发挥效用,靠的是按下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按钮,劫持数百万人的想象力。
77.  人类思考用的是故事,而不是事实、数据或方程式,而且故事越简单越好。
78.  大脑在无法查核现状的情况下,就会预想最糟糕的情形。这就像有人一头痛就觉得可能是脑瘤晚期一样。
79.  如果孩子还饿着肚子,还奢谈什么自由。
80.  民主的根基之一,在于亚伯拉罕·林肯提出的原则: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但你无法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人。
81.  只要制造出永无止境的危机,腐败的寡头政治就能享受永无止境的统治。
82.  科技革命可能很快就会让数十亿人失业,并创造出一个人数众多的新无用阶级,带来现有意识形态无法应对的社会和政治动荡。
83.  一旦有人研发出相关技术,能够攻入并操纵人心,民主政治便将成为一场情感丰沛的木偶戏。
84.  正因为大数据算法可能会抹去自由,同时也就可能创造出历史上最不平等的社会,让所有的财富和权力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大多数人类的痛苦将不再是受到剥削,而是更糟的局面:再也无足轻重。
85.  现在,最富有的1%人群已经拥有全球一半的财富。更令人警醒的是,最富有的100人所拥有的财富,已经超越最贫穷的40亿人。
86.  在生物工程与人工智能兴起之后,人类可能会分裂成两个群体:一小群超人类,以及绝大多数位于下层而且毫无用途的智人。
87.  成了多余的人,是件非常危险的事。
88.  建立社群不再是一场零和博弈,人类可以同时觉得自己属于几个不同的群体。不幸的是,亲密关系却可能是一场零和博弈。
89.  今天,主要的经济资产是科技和体制的知识,而不再是麦田、金矿甚至油田,而知识是无法用战争来掠夺的。
90.  许多宗教一边赞颂谦逊,一边却把自己想象成全宇宙最重要的;一边要求个人要谦和,一边又公然展现出集体的傲慢。
91.  人是社交动物,自己的幸福与否,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与他人的关系。没有爱、没有友谊、没有群体的支持,谁能快乐得起来?
92.  不论受苦的人身份为何,痛苦就是痛苦;不论发现知识的人身份为何,知识就是知识。
93.  那些担心自己失去真相的人,往往比习惯从多个不同角度看待世界的人更为暴力。而且,“无法回答的问题”通常也比“不容置疑的答案”对人更有益。
94.  我更愿意相信那些承认自己无知的人,而不是那些声称自己全知全能的人。
95.  每个人其实懂的知识很少,我们却以为自己懂的很多,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存在于他人大脑中的知识也看成自己的了。
96.  人类大部分观点的塑造,都是通过群体思维,而非个人理性。我们之所以会坚持这些观点,是因为对群体的忠诚。
97.  你需要试试那些看来可能无法前进的路,走走那些好像是此路不通的胡同,为怀疑和无趣保留空间,让各种想法的种子慢慢萌芽、绽放。如果你没有可以浪费的时间,就永远找不到真相。
98.  强大的权力总会扭曲事实真相。权力就是要改变现实,而不是看清现实。手中拿着锤子,一切看起来都像钉子;手中握有强大的权力,一切好像都正在等着你介入。
99.  巨大的权力就像一个黑洞,会让周围的空间扭曲,而且越接近它,扭曲程度就越大。
100. 当代世界大多数的不公正,并不是来自个人的偏见,而是来自大规模的结构性偏见,但我们这种狩猎采集者的大脑尚未进化出能够察觉结构性偏见的能力。
101. 如果只有1000个人,相信某个编造的故事,相信一个月,这是假新闻。但如果是10亿人,相信某个编造的故事,相信1000年,这就成了宗教信仰。
102. 真相和权力,这两者虽然可以携手共度一小段时光,但迟早得分开。如果想要权力,到了某个阶段之后就得开始传播虚构的故事;如果想要看清世界的真相,到了某个阶段之后就只能放弃对权力的追寻。
103. 对人类这个物种来说,喜欢权力过于真相。我们把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拿来努力控制世界,而非努力理解世界;而且就算我们努力理解世界,通常也是为了事后更容易地控制世界。
104. 如果你想得到可靠的信息,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如果你总是免费得到信息,有可能你才是整个商业世界的产品。
105. 技术本身并不坏。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技术能帮助你达成目标。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它就很容易为你塑造目标,控制你的生活。
106. 任何事物只要限制了人类自由地去感受、思考、渴望和发明的能力,就会限制宇宙的意义。所以,最高的理想就是有摆脱这些限制的自由。
107. 想要了解自己,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承认“自我”也是个虚构的故事,会通过心智思维的复杂机制,不断制造、更新和重写。
108. 种种想法、情绪和欲望的来去没有理由,也由不得你命令,就像是来自四面八方的风,吹乱了你的头发。你既不是风,也不是你体验到的那些想法、情绪和欲望,当然更不是你心中以事后之明整理消毒过的那些故事。你只是经历了这一切,既无法控制,也不能拥有,你更不等同于这一切。
109. 当人类问“我是谁”的时候,希望能得到一个故事作为答案。其实,你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并不是一个故事。

110.  人生真正的谜并不是发生在死后,而是在生前。想懂“死”,就得先懂“生”。



以上内容摘编自《人类简史三部曲》,尤瓦尔·赫拉利 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赫拉利在《今日简史》的自序中介绍了“简史三部曲”的各有分工:


第一本书《人类简史》概述了人类的过去,审视一种几乎微不足道的猿类怎样成了地球的统治者。


第二本书《未来简史》则讨论了生命的远期愿景,思考人类最后可能会如何成为神,智能和意识最终又会走向怎样的命运。


第三本书《今日简史》着眼于此时此地,重点在于当下时事,以及人类社会近期的未来,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事?今天最大的挑战和选择是什么?我们该注意什么?我们该教给孩子们什么?


赫拉利通过“人类简史三部曲”,是一场关于人类过去、未来与现在的认知革命,让世人看清: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普世价值都已千疮百孔,几乎无人真正彻底相信......他指出了所有套路,毫不留情地击穿了所有面具。

赫拉利直言:“就我个人而言,我更愿意相信那些承认自己无知的人,而不是那些声称自己全知全能的人。”面对历史这个大舞台,从来不缺精彩纷呈的故事,最难能可贵的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真实的自己、世界,乃至宇宙。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赫拉利“人类简史三部曲”,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来源:哲学与艺术、先知书店


▍延伸阅读

我们生活于思想牢狱之中,但并非无法逃脱

尤瓦尔·赫拉利:我写此书,是想帮人们更清楚地看世界

鲍鹏山:我们如何摆脱工具和动物的命运?

黄河不会倒流,但是会改道、会泛滥......

雷蒙·阿隆:风雨欲来的德国

“塔西陀陷阱”与精英政治的崩溃

“自由,就是能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孟德斯鸠对现代文明的四大贡献

约翰·洛克——启蒙者的启蒙者,文明底线的守护者

葛剑雄:真正的本领在于看懂书本背后的社会事实

看到过去,想到未来——上迄鸦片战争,下至2021年,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沧桑剧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悦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