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成为人才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先说一个前不久发生的真实的案件。
2024年1月16日,美国加州发生了一起性质恶劣的凶杀案。有多恶劣呢?被害人头部有多处创伤,法医鉴定后发现她是被一拳拳活活打死的,凶手表现出“高度的残忍、恶毒和冷漠行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凶手和被害人竟然均是清华学霸,被害人还是凶手的妻子。他们都在美国硅谷工作,案发时,被害人于某是谷歌的程序员,凶手陈某是谷歌软件工程师。他们年仅27岁,能在世界顶级互联网公司谋得这样的职位,已经算是华人中的“王者”。如今,这对“王者”,一个沦为了冤魂,一个沦为了罪犯。
这是一起由情感问题引发的暴力犯罪。关于案件有什么隐情,网上众说纷纭。但是美国华人律师刘龙珠认为:谋杀就是谋杀,犯罪就是犯罪,什么理由也不是杀人的借口。不出意外的话,凶手陈某将以“一级谋杀”罪名面临指控。
刘龙珠律师谈到,他对美国华人圈层非常熟悉,也代理过谷歌、脸书、英伟达等大厂的华人工程师案件。这些案件中的工程师,都是学霸出身,其中不乏来自中国各个省市的高考状元,事业发展也非常顺利。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智商高、情商低”的现象,行事非常偏激,情绪管理能力极低。
刘龙珠律师的话,非常精准地说出这样的事实:学历并不代表人品,智商并不代表情商,能力并不代表教养;也反映出中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大学只是人才教育,普遍缺乏通识教育,导致人都变成了材料,变成了工具,有知识没文化,有技术没见识,有才华没思想,培养了许多没有教养、品格低下的低档次“人才”,甚至培养出一批批满脑子偏见,思维方式有严重缺陷的人。
现在的大学已经忘了:比成为人才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人。
然而,中国早期的大学并不是这样。民国时代的综合性大学,像美国的大学一样,实行的都是通识教育,让学生在成为专才之前先成为通才;办学理念都是人的教育,让学生成为有教养的人,成为文明的人,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
但这一切从1952年照搬苏联办学模式后,就完全变了。
大学被肢解成学院,只注重培养专业人才,完全忽略通识教育;大学空有“大学”之名,已经事实上简化和降格为高等职业学校。
连大学生都不能完成通识教育,没上过大学的人就更缺乏这种机会。这就造成了我们全社会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如果谁想成为例外,突破教育的局限,成为能够独立思考、思想健全的文明人,那么几乎只有一个途径:自我学习。
那么实现自我通识教育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
答案是学习世界文明史——这正是某些想恢复通识教育的大学的第一选择。
这里所说的文明史,可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那种纯粹的历史知识,而是涵盖史学、哲学、文学、科学、建筑、军事、宗教、艺术各个领域。学习这样的世界文明史,不仅能接触到丰富的、多学科的知识,更能培养多种思维方式和开阔的视野。它不是给你一个饭碗,而是使你成为一个有高度教养的人。
读文明史,最值得推荐的当属威尔·杜兰特所写的《世界文明史》。
这是一部荣获美国普利策奖的传世经典,足足1500万字,从书中任何一页开始读起,都会遭遇文明的光辉。
如此厚重的鸿篇巨制,即使当下国内注重通识教育的大学都没有拿它当教材的。一般的通识课教材仅仅只有一本几百页的书,只能算文明史大纲,与真正的通识教育还差得远。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花一两年时间读完这部《世界文明史》,那么你的通识教育水平,就远远超越了几乎所有中国大学本科生。
这部《世界文明史》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读完的著作,却是一生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这样的文明通识能够打开信息流通的渠道,使读者获得多元的和平衡的信息,学会合乎逻辑地思考,并接受现代文明价值的熏陶,值得每一个有学识、有文化、有教养的家庭阅读、珍藏、传家。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