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甲子祭 | 在朝志愿军忠魂迎来更多亲友祭扫

2017-03-30 我们一起走过 凤凰卫视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13155c3k3b&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上世纪五十年代

牺牲在朝鲜战争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有大约18万人埋葬在了朝鲜

而去朝鲜祭扫

曾经是广大烈士亲友终其一生都难以达成的心愿


入朝祭扫难



2001年,魏西河烈士的儿子魏红战离开乡村,风尘仆仆地来到车水马龙的北京,向朝鲜驻华大使馆领事部递交了入境祭扫申请。



魏红战:

“审核的人说没有邀请函,不能去。我说哪有人邀请我,我要是父亲还活着的话,我还去干啥?!”


魏红战出了大使馆,便掂着箱子跑到北京站,买了火车票,一口气跑到丹东。


天色阴沉,风声呼啸,他茫然登上了断桥,向朝鲜方向走去。



魏红战走上断桥



“也没有人阻拦我,也没有人买票,离朝鲜的国土就隔一华里地那么远,就差了这一步路。跨一下子过去了,就是过不去。我总想着跳到江里头算了。桥头站了很长时间,我想了想,面对着朝鲜方向,我跪在桥头上,喊了三声爸爸,叩了三个头。” 

——魏红战



军情特殊 举步维艰



魏红战:

“太难了,走不到父亲的坟上,我去干什么呢?我到朝鲜来干什么!”



2004年,终于有了赴朝祭扫机会,魏红战却再次声泪俱下。


老兵曹家麟一力沟通朝中友好协会,得以受邀赴朝,此行中,朝方接待热情友好,然而,阴差阳错之下,烈士亲友想去的昌道郡板桥里墓地终未成行。


金勇泛



朝中友好协会秘书长金勇泛赶来宾馆向众人解释:


金勇泛:

“东海岸的那块现在非常紧张,美国现在在那儿搞训练,我们人民军也正在紧张的状态。现在是最紧张的时期了,希望你们大家多多了解一下我们的实情,然后明年呢天气好的时候,或者是形势比现在缓和的时候,我们出钱让烈士的家属过来,那个时候说不定能去看一看。



湮没在合葬墓中



当形势和缓,朝方能够实现承诺时,已经是5年之后的2009年。


魏红战的父亲魏西河烈士之墓已经被迁往洗浦郡的志愿军烈士陵园,只有三个合葬墓,每座墓中埋葬了500多名烈士。


合葬墓


墓碑的背面镌刻了几位烈士的姓名,无名烈士用“以外”代替。魏西河显然是在“以外”之列。

墓碑背面的信息


魏红战倚靠在冰冷的墓碑前,无言神伤。


目睹此情此景,烈士李家发的妹妹李家英心里忐忑不安。


李家发是中国一级战斗英雄,也是朝鲜授予的12名“共和国英雄”之一,1953年,志愿军为他建造了单独的墓,修了纪念亭。李家英在去墓地的路上,一直宽慰自己,哥哥应该能够保留单独的墓。


然而,她看见陵园中只剩下了24座巨大的合葬墓,和一块孤零零的合葬墓碑,李家发埋骨何处,无人作答。


24座合葬墓


在中朝战争战火暂停时,志愿军们把战友的遗体就近埋葬在战场的附近,18万烈士大多是单独建冢。


1975年之前,朝鲜方面为方便管理,将散布各地的墓地迁移,以郡为单位,集中合葬在70多处陵园里。


矢志推动



曹家麟:

“给自己带来的情感上伤害太大。血压已经超过200了,已经人是不会睡觉那种状态,脑子里全是这个。”



这两次赴朝祭行的组织者、老兵曹家麟回到北京后深受刺激:烈士亲友从来只在阵亡通知书上看到亲人的姓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生也等不到赴朝的机会。


即便有亲友难能可贵千里迢迢奔波而来,希望离埋葬在朝鲜的亲人和战友更近一些,然而墓地迁移,墓体合葬,可能连亲人的安葬地也未必能够找到。


而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忠魂,难得来自祖国的亲友祭扫,墓葬设施过于检朴简化。



陵园位置图


为了赴朝祭扫,曹家麟曾多年搜集战友墓葬信息。他很清楚,志愿军撤退之前,各个师部都曾经留下了详备的墓葬资料。


陵园位置图


曹家麟向上反映了在朝墓葬的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提案,在多方努力和持续推进下,2013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境外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增设了境外烈士管理处,修缮和维护烈士陵园,查验烈士姓名。


陵园修缮工程


2016年有上万名烈士的英名登记在了两座陵园的英名碑上。


英名碑



圆梦:一个甲子的祭寻


亲人和老战友来了


2016年金秋,身为普通人的他们,终于可以实现60年以来的期盼,来到亲友的墓前,洒下一杯醇香的酒,献上一束馥郁的花。


昔日荒凉的墓园已修缮一新。


英名碑说明


在开城烈士陵园,已退休的农村小学教师刘永林焦灼地眯缝着眼寻找叔叔的名字,热心帮忙的众人眼明手快地指出,“刘训传,二号墓!”他的情绪瞬间崩溃。 


刘永林 


在安州铁道兵烈士陵园,马磊在黑色的大理石碑上,一眼便看到了姥爷吕训子烫金的姓名,他跪倒在前,小心地用纸擦拭,泣不成声,祭英灵的家书已无法诵读。


马磊


他们的伤痛承载了几代人的思念,终于得以在亲人的墓前淋漓尽致地释放。他们是幸运的,他们的哭声却让其他烈属羡慕和揪心。


马磊焚烧祭文


伤痛:安葬地不详



包大勇:

他一直在喃喃自语:“包世贵,没有啊,找不着了。” 

包大勇


60岁的丹东农民包大勇这辈子第一次出国,便是来到父亲牺牲的国度,他郑重地穿着西服,梳洗齐整。


来之前,他就被告知,安葬地不详,所以过去的几天行程中,包大勇带着绝望的心情,在桧仓陵园祭扫时,他曾流着泪收集泥土作为念想。


在开城陵园40多分钟的祭扫时间里,包大勇却又抱着一线希望,举起手掌,从上至下,从右向左,不停地在长长的英名碑上逐字寻找父亲的姓名。


 包大勇



 有人劝他以后还有机会。


他哭了,“不可能了,这一辈子不出来,这就不出来说实在的。”


让更多的亲友圆梦

 

从陵园经过数小时颠簸回到宾馆,已经是夜幕低垂。


曹家麟把拍摄的英名碑的照片导入电脑,他希望和自己搜集的2000多战友名册和墓葬地址相比对,日后或许有助于帮更多的烈属找到亲人的墓地。  


曹家麟:

“各位老大哥有的是87岁,比我也年长,但我也已经80了,说老实话,我等不到那一天了!”曹家麟深知个人力量的有限。

曹家麟直抒胸臆

87岁的志愿军老兵 


田科瑞:

“让更多的烈属找到亲人,我们会建立相关的系统。就像现在的我们中华英烈网一样,在英烈网上,我们所有的烈士名录都可以查询的。”   


在85%是山区的朝鲜,田科瑞带领着在朝志愿军烈士纪念设施修缮工程工作组的五六名组员工作了四个年头。


他们考察和修缮墓园,核对烈士姓名,2016年,又有新的上万名在朝志愿军烈士的墓葬确认工作完毕,在相应的陵园将不断竖立起更多的英名碑。 


英名碑


由于烈士陵园在朝鲜军事管制范围内,旅游团体多数不能涉足,祭拜亲友大大受到限制。


参与组织这次祭扫活动的民间团体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也正在积极发挥灵活的作用,力争增加祭扫的机会。  


在安州烈士陵园,曹家麟代替马磊诵读那封家书,声音朗朗回荡在湛蓝的天幕下


曹家麟诵读  


千百万志愿军拿起了武器,走向了战场,就是为了这个民族不再回到漫无尽头的黑夜。


安息吧!十数万离家的忠魂,家人不会忘记你们,民族铭记你们!


编辑:董琬亭 倪塑

鳳凰相关阅读 


· 法国华人家中遭警击毙 和平抗议变暴力冲突!附境外生存贴士

· 华人盛典 | 百岁贝聿铭:我是来自中国的西方建筑师!

· 给乌龟抄经文的省委书记

· 华人盛典 | 断过很多骨头后,成龙说“这个奖终于是我的了”

· 伦敦恐袭或预示“汽车碾压行人”成未来袭击模式

· 红色中国的洋孩子:现在的中国让我感到陌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