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晕还要去!探访上海迪士尼背后……
今日12时,上海迪士尼正式开园。从落户上海,到开始售票,再到开门迎客,上海迪士尼乐园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乐园,一直备受关注。
还没开园,关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负面报道就已经抓取了国人眼球,网传第一批去上海迪斯尼乐园体验的人都已经哭晕回来了,但是开园当天还是迎来了非常可观的客流,为什么大家哭晕了还要去?
上海迪士尼乐园之所以备受争议,主要在于园区的高额消费。但据入园体验的游客称,乐园可以自带未开封的食品和水,如果觉得景区餐厅太贵,可以自行解决来省钱。而排队太久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主题公园都会存在,毕竟美好的事物总是值得等待。这些争议在享受入园的乐趣后便一扫而空。
看到萌萌的动画场景,心都化了。米奇大街、奇想花园、探险岛、宝藏湾、明日世界、梦幻世界。六大主题,各具特色。
游乐设施一览图
● 奇想花园的幻想曲旋转木马
● 加勒比海盗——沉落宝藏之战
● 明日世界·创极速光轮
●爱丽丝梦游仙境迷宫
● 翱翔•飞越地平线
飞越地平线绝对是迪士尼热门第一!看完视频网友直呼,一定要身临其境去体验,才能感受到现场体验完情不自禁为它鼓掌的感觉。
|跟着凤凰卫视记者黄达亮一起体验飞越地平线|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07w1mx79&width=500&height=375&auto=0
虽然上海迪士尼凭借精彩的内容,一开园就扫除了之前网络上的“差评”。但是依然有人唱衰。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就曾隔空喊话上海迪士尼:好虎架不住群狼。有万达在,上海迪士尼20年内赢不了利。
王健林不看好上海迪斯尼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高昂的成本,“这一个乐园开出来,花了55亿美元,这个让我完全无法理解,我们内部都在分析为什么如此昂贵,不是一天一句话、两句话解释清楚的,这么高的成本,我断定只能采取高价格来维持财务平衡,高价格会流失客户。”
迪士尼CEO艾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确实震惊到了,但并不认为这样的观点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
根据财报数据,迪士尼2015财年的总收入约合人民币3457.6亿元,这一收入水平超过了2015财年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和百度总收入之和。
据了解,迪士尼各个主题公园规模宏大,每年的收入30%来自门票,15%来自餐饮,13%来自住宿,25%来自购物。
王健林唱衰上海迪士尼,但是中国的主题乐园发展状况也并不容乐观。近年来,中国主题公园数量逐年上升,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但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主题公园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凤凰卫视《中国深度财经》对中国的主题公园经营进行了调查,国内乐园发展的确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
缺乏创新力
一方面主题公园数量不少,但特色鲜明的不多;另一方面中国主题公园的游客数量高涨,但人均消费及公园赢利偏低,尤其在园内二次消费领域,盈利模式单一而且过度依赖门票,盈利能力存在持续改善的空间。
内外交困
从内部看,主题公园所需投资大、更新及维护成本高,且目前国内市场同质化程度高,想要在较长时期内维持高入园率和高重游率难度较大;从外部看,迪士尼、环球影城等洋品牌纷纷“入侵”,万达、长隆、方特等本土品牌拼命追击,再加上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冲击,市场局势变得错综复杂。
急功近利
而且,还有不少企业将主题公园作为廉价拿地的工具,或者不满足于重资产行业的长投资回报期,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主题公园产品的规划与运营。另外也不排除有些地方政府为业绩而盲目引进项目导致主题公园难以持续发展。
面对国际娱乐巨头的抢滩,业内人士分析,迪士尼的入驻对中国国内一些主题公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外资不断加码中国主题公园市场,无论是景观、游乐设施、旅游演艺,还是软件服务,都将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感受,对国内现有的主题公园而言,无疑会产生标杆作用和冲击,迫使他们在体验上全面升级,否则会面临困局。而对未来新建的公园,则会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将加速主题公园和文化企业形成合作,很多IP(知识产权)会从影视作品很快转向旅游体验作品。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主题公园将成为21世纪与探险、海上娱乐、文化旅游等并列的几大旅游产品之一,业内人士建议,中国国内首先要严控打着主题公园旗号的圈地行为,其次就是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让主题公园的发展充分市场化,鼓励国内主题公园实现集团化运作,并注重品牌塑造,拓展收入渠道。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中国深度财经》,深入了解国内主题乐园投资现状。
纵览全球资讯
聚焦天津生活
纵览全球资讯,聚焦天津生活,关注北方网官方微信,为您呈现最新鲜、最及时、最全面的新闻资讯盛宴。
猜你喜欢
政府每月发钱,你还会好好工作吗? | 过不起的毕业季:人均消费超6000元 | 堂堂美国总统搞不定一支枪? | 昔日红卫兵忏悔:我把母亲推上了刑场 | 卧底刑警:我是堕落了,可这怪谁呢? | 最低工资标准出炉,99%的人都不知道和自己关系很大
本期编辑:刘晓慧(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