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培斌走了,司法所还在,阵地还在!

2018-04-04 西藏司法厅政治部 西藏司法

培斌走了,司法所还在,

阵地还在!

4月初的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杏花已经绽放。龙泉司法所内,依旧人来人往。这里是李培斌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2015年10月15日,时任龙泉司法所所长的李培斌,因劳累过度不幸殉职,年仅50岁。在他殉职后,中组部追授其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宣部授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清明前夕,《法制日报》记者再次来到龙泉司法所,感受英烈留下的精神财富。

办公室内,李培斌生前养的两盆绿植依旧茂盛。只是打理者换成了王何。2015年12月15日,也就是李培斌去世两个月后,王何被任命为龙泉司法所所长。

“培斌的工作已经到了一个高度,想要超越,确实有难度。”提起当时情况,从事20年司法行政工作的王何眉头上又拧成了疙瘩,“但再难也得上,培斌树起来的牌子不能砸在我的手上!”

怀着对老友的崇敬,王何骑着那辆省司法厅配发的已经使用十几年的嘉陵警用摩托车,带着司法助理员鲁学虎开始走街串巷,调解矛盾纠纷。
  待人热情、耐心倾听、认真解决、虚心学习……两年下来,王何对调解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也渐渐得到龙泉人的认可。“有事情,找司法”依然是龙泉人的共识。


“王所长,马上就要下种了,我的事儿啥时候能解决?”采访间,龙泉镇兴隆巷村村民樊某推门走了进来,气势汹汹地说道

“老樊,别急吗,先喝口水,我马上和你去。”让了座,王何一边倒水,一边安抚道。

  因与本村村民燕某存在耕地纠纷,几天前,樊某找到了王何。为了解情况,王何专门到村里实地调查。当天下午,王何决定到村里组织当事双方进行调解。待樊某情绪缓和后,王何骑上摩托车,载着他驶向了兴隆巷村。

15时,记者见到了李培斌的徒弟鲁学虎。几个小时前,作为大同市人大代表的他还在市里参加人代会。匆忙收拾了一下,鲁学虎跳上自己的车,准备到10公里外的守口堡村回访。“对案件进行回访是师父生前一直坚持做的,他说这样能确保调解结果落实,真正案结事了。”如今,鲁学虎继承了李培斌的这个习惯,“平时都骑车子,今天你们在,咱们破例开车去吧。”
  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行驶着,两旁山上的古长城尽显沧桑。

“人民调解十法”是李培斌30年调解生涯总结出的工作方法。李培斌去世后,鲁学虎将“人民调解十法”写在了日记本的首页,并开始尝试独自运用“人民调解十法”调解矛盾纠纷。如今的他也对“人民调解十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概括起来就是清、理、法、公4个字。”鲁学虎一边开车,一边向记者介绍说,“人民调解十法”每一条都充满着对群众的质朴感情,贯穿着理性,同时要求调解员必须坚守法律底线、公平公正。

20分钟后,汽车来到守口堡村。补偿款落实了没有?杏花节筹备期有没有其他矛盾……一个半小时,在村主任席进财陪同下,鲁学虎进门入户,一边询问一边记录,他说回到所里还要整理归档。

司法所社区矫正室里,司法助理员刘小平正在忙着录入新报到社区矫正人员的资料。2017年9月,刘小平通过考试来到龙泉司法所。之前,李培斌对于刘小平来说,只是个经常见诸媒体的名字;如今,李培斌成为刘小平工作道路上的一座丰碑。
  放下手中的资料,刘小平说:“敢于担当是我从李培斌身上学到的第一课。”初到司法所时,面对25名社区矫正人员,刘小平有些怵:我一个女的管得了这些“犯人”吗?

在与王何和鲁学虎交流的过程中,刘小平听到李培斌冲在前面制止群体性械斗的故事,听到李培斌挽救失足青年的故事。渐渐地,刘小平知道了司法所工作首先要敢于担当。从那时开始,刘小平一有时间就翻看社区矫正人员档案,在前辈的帮助下与社区矫正人员谈心,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如今,刘小平已经掌握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要领,开始融入龙泉司法所工作团队。阳高县司法局局长兰凤斌说:“以前,许多群众习惯有事情找培斌,现在,虽然培斌走了,但司法所还在,阵地还在,培斌的精神还在!”


采访结束时,记者回望龙泉司法所,李培斌工作室的牌子在灯光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来源:“司法部”

“西藏司法”投稿邮箱地址

xzsfcm@sina.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