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老头,把2500个中国贫困家庭,拍成了古典油画
今天,
就让我们跟着一个外国人的镜头,
重返90年代,重新认识中国。
他叫罗伯特·凡德·休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
对于上海的摄影爱好者来说,
这位摄影师并不陌生。
在成为摄影师之前,
他逃离过军营,
做过洗碗工和油匠、
在法国南部摘过葡萄、
在可口可乐工厂打工……
为的都是可以游历世界、自由摄影。
罗伯特曾驱车游历世界,
却因一场火灾,
他用一年半所拍摄的照片全部化为乌有
“那年我31岁,突然间我洞穿一切。”
1990年4月,
因《Vogue》法国版的拍摄工作,
罗伯特首次来到亚洲,
第一站到达上海后,
便与魔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候黄浦江对面的陆家嘴,
没有东方明珠,
没有环球金融中心,
没有金茂大厦,
也没有香格里拉。
有的是人民广场的白鸽,
和旧时那幽深的弄堂。
那时上海的天是湛蓝的,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
没事儿的时候总喜欢来人民广场,
晒晒太阳。
那时候还没有电脑,
甚至电视也很少,
凤凰是最拉风的自行车,
路上还能看到各种巨型海报。
那时候的上海,
路上总会有时髦的女郎,
或者戴着蛤蟆镜的帅气少年,
吸引人们的目光。
年纪尚轻的罗伯特,
虽然早已环游世界拍照,
可唯独中国让他留了下来。
仅仅在上海待了一天后,
他就深深爱上了
这座城市与这里的人们,
并在之后定居于此。
“上海是一个能靠步行去感受的城市,道路旁的绿树在春夏季郁郁葱葱,老派上海人穿着睡衣与邻居们坐在树下喝茶闲聊。”
他从不摆拍,
只是随意抓拍经过的路人,
记录下那些不为人知的记忆。
“走在大街上最让我吃惊的是,尽管我在不断地拍人拍景,但没人注意过我。
“直到一天晚上,我无意拍摄了正在唱卡拉OK的一家人,没想到他们特别兴奋,第二天接我到了家里,做了一桌大餐招待我。”罗伯特说道。
与西方崇尚独立和英雄主义不同,
“家”这个字在中国人心中,
是个特殊的含义。
定居上海后,
罗伯特也渐渐了解到“家”的文化,
尤其是“家”的精神价值深深种植在中国人心中。
于是从2004年开始,
年过六旬的罗伯特,
花费6年的时间,
走访中国20多个省份,
拍摄2500多个家庭(多数是底层家庭),
将他们的生活用镜头记录下来。
刚开始拍摄时,
罗伯特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麻烦:
他不会中文,
不能和拍摄者进行沟通,
更不用说进到别人家里拍摄了。
但是,很快罗伯特就发现,
当他身处中国家庭里时,
语言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我们用眼神、用情感、用感受来交流。”
“他们比我想得开放多了”。
“他们请我坐下,让我跟他们一起饮茶,
他们的真情和热情让我深受感动。”
罗伯特拍摄的多是中国底层家庭。
他会仔细观察人的表情、屋内的痕迹、装饰......
他说这些都是这户人家对生活的衡量,
对美的理解和他们生存状态的反映。
屋子里的静物,
仿佛一幅幅古典油画。
拍摄时,
他既不打光,也不用后期软件,
但他的画面却都精美无比。
人物脸上的神态,
坚定自若。
罗伯特坦言:
“家,是中国人心中唯一的城堡。”
2010年,
罗伯特终于完成了的拍摄,
并出版成影集《中国人家》。
此书一经发售,轰动世界。
罗伯特还在影集的扉页上写了一行小字:
“献给中国人民。”
往期推荐